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20:15:08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可能很多人以為李姓主要源自于唐朝,因為唐朝開國皇帝就姓李,其實不然,李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再說李姓之前,我們先來認識《百家姓》這本書。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1

關于百家姓這本書

我想作為中國人都知道百家姓,《百家姓》是一部關于中國漢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最初的百家姓這本書是成文于北宋初期,那時候總共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來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2

《百家姓》這本書呢,是采用四言體例,并且對姓氏進行了按序排列,使其句句押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編寫的一個最大好處在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百家姓》裡的所有姓氏排名并不是按照姓氏使用多少來排序的哦,在古代其實很難統計姓氏的使用率,因為古時候各國分割占據不同的地方,姓氏在每個國家都有,但是有的國家呢又是老死不相往來這種,所以《百家姓》裡的姓氏順序并不是個數最大來排序,那這個排名的一依據是什麼呢?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3

其實很簡單,古人為了讓人更方便得記住這些姓氏,對姓氏進行了一個編排,就像是詩詞一樣編排,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做得目的也主要是因為古代讀書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是農民,要想讓這些不識字的農民也能快速記住這些姓氏,這種将姓氏編排成詩詞的姓氏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了

李姓如今的地位

李姓在《百家姓》裡面排名第四(不是因為姓李的人第四多哦),按照人口計算的話,李氏其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姓氏,是中國使用第二多的姓氏,因為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李姓人口達到1.009億人,為全國第二大姓,而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的姓氏,在朝鮮李氏為第二大姓氏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4

李姓的起源

關于李姓的源流,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李姓的起源。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5

李氏圖騰

(1)嬴姓起源說

這種說法認為李氏是源出嬴姓,血緣先祖是一個叫臯陶(也稱為咎繇,嬴姓)的人,臯陶曾被任命為舜帝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從此以後其後族都稱為理氏,因為“理”和“李”是古字相通,所以在後代演變過程中,逐漸變為李氏,我們所熟知的老子就是姓李,本名李耳,李耳是李姓的第十一代繼承人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6

(2)李樹圖騰說

這種說法認為李姓是起源于對圖騰的崇拜,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子,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并以李樹為神樹,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常于宅旁種李以為象征,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

所謂入李白家有桃李園,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就是說這個事的。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7

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3)源自姬姓說

商朝時期,有跟姓周的同姓的後裔,叫巴人,住在鐘離山(在今天的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在巴(現在的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4)源于封賞賜姓與恢複李氏

據傳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給當地少數民族不少姓氏,比如趙、張、楊、李等姓;到了漢晉時期,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逐漸附屬到内地,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随後也被賜為劉、李等姓;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8

到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複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

而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複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将李陵後裔。

李姓為什麼在百家姓排第四位(百家姓排行榜第四位)9

直到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将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大食國人李诃末将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黨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好了,說了這麼多李氏的起源,你最贊成的事哪種說法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