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2 09:25:01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人們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來了解一下吧)1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人們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産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自己發病是因為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内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争相佩戴,用以驅瘴。

挂荷包和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丢棄,隻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抛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