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百家姓》
還記得小時候背過的《百家姓》麼?還記得興緻勃勃的找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現在後多少同姓之人,遇到一個同姓的還會有一種親近感等等,這都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極度認同。中華姓氏文化是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社會發展進化的産物,也是我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中華姓氏知多少?現在,有很多漂流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回到祖國認祖尋根,他們所依據的正是姓氏,而姓氏并不是一個單獨意義的詞,而是由“姓”和“氏”組成的,它是人的根。不管經曆怎樣的時代變遷,隻要弄清楚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就能找到自己的家族和祖先,找到歸宿。
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傳·隐公八年》
《左傳》中的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姓是由帝王将有功之人根據出生血統賜給,氏是由其封地的地名進行命名的。比如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為姒、氏為有夏;再如四嶽有功,被賜姓為姜、氏為有呂。而在三皇五帝時期,姓氏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征,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普遍存在的姓氏,隻是一些貴族才有明确的姓氏。
那麼,現在如此多的姓氏是從哪裡來的呢?《左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在魯隐公的時候有名叫無駭的大臣去世後賜予他一個谥号和姓氏。所以,“姓”被當做是貴族化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且表明了諸侯國和周朝王室的嫡親關系,比如宋為子姓,滕為姬姓等。
姓氏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标志,它在早期的社會中及其重要,并且有着較為嚴苛的管理制度。《國語》韋昭注說:“太史掌氏姓”,姓是由專門記錄曆史的太史公掌管的,足見皇家的重視。到後來姓氏逐漸被其他的古籍所記載,如東漢王符的《潛夫論》裡有《志氏姓》,應劭的《風俗演義》裡也有《姓氏》篇,顧炎武的《日知錄》裡也有關于姓氏的深入探讨。
也許有很多人都聽到過“天下X家是一家”,是嚴禁通婚的。同姓不婚自古至今仍然被視為重要的原則,這也充分體現出姓氏的社會功能,在曆朝曆代都形成專門的“姓氏學”,與曆史、考古、語言文字、社會民俗等有着密切的聯系。
那麼你知道現在的姓還有多少個嗎?《百家姓》做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其中原來記錄了411個姓,後面增補為504個,其中有單姓444個,複姓60個,有我們熟悉的“張王李趙,長孫慕容”,也有不熟悉的“蓋益桓公,漆雕樂正”,千奇百怪的姓氏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中華文化之燦爛。除了《百家姓》還有在明初編撰的《千家姓》,收錄姓氏1968個,明清時還有《古今萬姓統譜》和《禦制百家姓》,在商務印書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裡共有姓氏4219,包括單姓2288個,複姓1689個,三字姓143個,四字姓7個,五字姓2個。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麼中華大地上的姓氏如此之多,這就是幾千年以來胡漢共治、胡漢融合的結果,也是大一統、華夷一家的具體體現。
二、賈氏起源與姓氏來源
關于姓氏的起源,也是衆說紛纭,有人總結有34種,也有人總結有13種、16種等,其實占主流的也就那麼幾個,如以國為姓、帝王賜姓、由他姓改姓、以居住地為姓、以官職為姓、以職業為姓等等。
賈姓在《百家姓》中排在137名,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賈姓的人口是439萬,在姓氏榜是第65位,也算是人口較多的大姓。曆史考證表明,賈姓的來源大概有以下幾個。
1.周朝時唐叔虞的後代
周成王有個弟弟叫唐叔虞,唐叔虞的小兒子叫公明,周康王把公明分封在了賈地(今山西襄汾),史稱賈伯,後代以國為姓。
還有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狐射姑的人,說起來他還是晉文公重耳的舅父,也是唐叔虞的後代,他又被叫做賈季,“為晉太師,食邑于賈”,是晉國的“股肱”,受到晉文公父親一般的尊敬。後來晉襄公去世後,立新君的鬥争中失利,逃亡到了翟國,其後代就以先祖的封地為姓,代代相傳。
2.來源于古賈國
古賈國,不是jiǎ而是gǔ。相傳這個古賈國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賈鄉一帶,是殷商時期的大諸侯國之一,後來周武王消滅殷商之後,古賈國也不複存在,留下來的貴族和子民就以國名為姓,流傳了下來。剛開始隻能念gǔ,估計随着時代的發展也就改為念jiǎ了吧!
3.以官職為姓
在商周時期有一個叫做賈正的官職,也叫做賈師,與胥師一同管理者國家的政令實施及處罰,有點像現在的紀律監察部門吧!還擔任着監督和管理首都的貿易活動,包括物價的調節,市場秩序的穩定等工作,又有點現在市場管理監督局的味道了,權力還挺大的。在後世王朝裡沒有這個官職之後,其後代就已官職為姓。剛開始也隻能念做gǔ,後來也改為念jiǎ。
4.源自少數民族
在民族大融合的進程中,有許多少數民族也将自己的姓氏簡化、漢化,由長長的好多字變為簡潔的一個字,這是裡是發展的需要和必然。厄魯特蒙古中一支杭席古德氏改為賈姓;還有蒙古族賈拉喇氏的滿語拼音JalariHala也漢化為賈氏、張氏、詹氏、年氏、白氏等。
5.滿族姓氏漢化而來
在滿族入關之後建立清朝,到最後清朝覆滅,滿族也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一些滿族姓氏也逐漸漢化,就有嘉佳氏、嘉穆呼氏、嘉布塔喇氏、賈佳氏等漢化為賈氏。其實不管是滿族姓氏還是漢化後的賈氏,追根溯源依舊是華夏的後代,就如賈佳氏的祖先原來其實是漢族,在東漢被鮮卑的烏桓部俘虜之後,後來融入鮮卑,成為了遼東女真的一部分。
6.各民族變姓而來
在中原曆史上的每一個強大王朝都不忘邊地的統治,所采取的的措施也不一樣,但是最常用的還是羁縻政策、設立都護府等,後又有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從文化上同化邊地人民。在今天南方的彜族、苗族、土家族中就有很多姓賈的人,其實他們就是文化上漢化的少數民族,後代也就沿用賈姓。
現在要問我是從那一種起源而來的,我還真說不清,據老輩人所說,我們是從洪洞大槐樹移民而來的,根據就是:凡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後裔,腳的小趾的指甲是複形的,上面有一片大指甲,還有一片小指甲。我始終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态度,要說移民肯定是有,但是是不是從洪洞大槐樹移民而來就有待商榷了。
賈誼
洪洞大槐樹隻能說是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移民起點,大概也與中華民族“根本”的意識有關系,因為一棵幾百年的大槐樹枝繁葉茂、盤根錯節,更符合即将踏上遷徙之路人民的心裡需求。
其實,根據史料研究賈氏的郡望主要有武威郡、洛陽郡、長樂郡、臨汾郡等,我更相信我所在賈氏支系的郡望是土生土長的武威郡。
從以上幾個賈氏的來源,可以看出賈氏是從山西襄汾開始開枝散葉,逐步向外省遷徙繁衍。而武威支系也來源于逃亡到河南的賈季後裔,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就是其後代。而賈誼的後裔有賈龔的一支遷居到了武威,後來才有了三國中有名的謀士賈诩。
後來随着朝代更叠和時代變遷,武威賈氏逐漸外遷,形成以賈诩之子賈穆開始的長樂支,以賈疋或者其父輩為開始的平陽支,以賈敷為開始的廣川支,還有益郡支、江南支等。
賈诩和曹操劇照
三、姓氏文化永流傳通過不同緣起形成的姓氏承載着的不僅僅是一個分辨不同群體的作用,而有着人們對中華曆史和文化認知、加深對家庭和自身認識的作用,正是尋根意識和尋找精神上的歸屬,海外華人華僑踏上了回鄉的路。這大概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弘揚祖德、敦睦友善、團結互助的優良民族傳統吧!也是實現世界大同美好願望的具體體現。
我們的這種姓氏文化并不是像三哥那樣狹隘的種姓制度,更不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縱觀世界曆史,任何一種優秀的民族文化都會有着更加廣闊久遠的生命力,随着世界新型全球化的發展,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姓氏文化也将更加廣泛深入的影響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文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