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剪紙的發祥地,它不僅把美表現出來,更是和傳統文化緊密相連,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透過剪紙,我們可以看到風土人情和生活百态。
歲時節令在民間格外受到重視,一到年節時候,剪紙活動尤為突出,一般是在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七月七這幾個節日常用剪紙表達喜悅之情。
一、春節剪紙
春節剪紙的形式有三種,分别是窗花、門箋、牆花。
窗花
顧名思義,就是貼在窗戶上的剪紙,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必定要貼上窗花,圖個吉祥,喜慶。窗花圖案多是以古今人物,吉祥動物,名貴花草等為題材,憑着簡單的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創作出大量剪工精湛,富有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把人們喜慶,快樂的心情表達的淋漓盡緻。
貼窗花
窗花是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最為普及的品種,無論南北地區,在過春節的時候都要貼上窗花。窗花的形式有裝飾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團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樣,總之适應不同形狀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寄托着新年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門箋
在剪紙的種類中,除了窗花以外,制作和使用數量最多的就是門箋了。門箋是節慶時張貼在門窗橫梁上的一組剪紙,又叫挂錢、喜箋、吊錢、紅箋等,它是由唐代剪春幡的習俗轉化而來的。其狀如旗幡,天頭較大,外緣較寬,下方是流蘇,多以紅紙刻成,也有其它顔色的或套色的。
圖案多是整齊的幾何紋樣和吉祥文字的圖案:如“普天同慶”“國泰民安”“連年有餘”“風調雨順”“金玉滿堂”“喜鵲登梅”“福、祿、壽、喜、财”“五業興旺”等。張貼時或一張一字、或一張一個内容,成套懸挂,一般以貼五張為多。貼門箋除有迎春除舊之意外,也有祈福驅邪之意,所以每逢春節,門楣上挂着的各種門箋迎風飄揚,不僅喜氣,也為我們帶來春天的喜悅和希望。
牆花
牆花就是貼在牆上的花,用來裝飾房屋牆壁和天花闆頂棚的剪紙, 貼在炕圍的,叫“炕圍花”;貼在竈頭的,叫“竈頭花”。尺寸一般較 窗花 略大,有單色的,也有彩色的。彩色的又可分為點色、襯色、分色多種。炕圍花的題材以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為多,主要有嫦娥奔月,牡丹亭,西廂記等中的人物;竈頭花的題材多取吉祥内容,如“五谷豐登”、“連年有餘”等,一般以粗犷厚重的剪紙為多。
二、元宵節剪紙:
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門前懸挂彩燈。彩燈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剪紙這個時候就要隆重登場了,它被張貼在彩燈上,使用剪紙最多的是走馬燈和夾紗燈。
燈花是貼在燈籠上的剪紙,多注重镂刻技巧,民間流傳下來的彩燈主要工藝是運用糊紙、紮紙和剪紙,剪紙圖案就成了彩燈中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刻畫的内容大多是祈福平安,富貴長壽,吉祥如意等祝願生活和諧美滿的各種題材。
彩燈剪紙的外輪廓突出,用線較多,空白面積大,主要考慮采光的效果。彩燈以它特有的光影效果展現了剪紙的實用功能和造型特征。
三、二月二剪紙:
農曆二月二,是龍擡頭的日子,天氣開始變暖,雨水漸漸增多,動物也開始蘇醒。大地複蘇,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農村人家多剪龍蛇貼于門上,窗上,豬欄上,雞窩上,據說可以躲避病災。大龍小龍,活靈活現,迎接大地複蘇。
四、端午節剪紙:
端午節的剪紙除了要有祈福,還要有辟邪的特征,内容經常以五毒圖案,葫蘆圖案為主,寓意多福多壽,人丁興旺,端午節門上貼葫蘆,驅邪免災保平安。
五、七月七剪紙:
農曆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叫乞巧節,傳說這一天,牛郎星和織女星雙雙下凡,向人們傳授剪紙刺繡工藝,這個節日的剪紙多是讴歌愛情題材。
在山東,剪紙時還有一個歌謠,“七月裡,七月七,剪個牛郎拱織女。先剪憨牛郎,再剪巧織女,搭橋喜鵲剪千萬,好叫牛郎會他妻。在這個節日裡,婦女們都希望自己有一雙巧手,祈望有一個如意郎君。還會聚在一起,通過剪紙活動,比一比誰的手巧。
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多多專注,轉發,收藏。有問題下方留言給我。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