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成功的父母如何和孩子溝通

成功的父母如何和孩子溝通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3 08:58:46

  “已經跟你說過多少遍啦,怎麼還忘記呢?你長不長記性啊?”

  “叫你不要在客廳踢球,你沒聽見嗎?是不是要打一頓才聽話呢?”

  “爸爸在睡覺,你還大聲說話,你真不懂事!”

  “隔壁笑笑早把作業做完了,你到現在還沒做好,你真笨哦!”

  孩子做錯事,常常讓父母生氣。父母一氣之下,就要教育孩子。在有些孩子的家庭中,經常可以聽到父母這樣教育孩子。這種抱怨式的教育,傳達給孩子一種不被父母信任、不被父母了解、在父母心中沒有價值的信息;常常讓孩子感受到被指責,産生不滿的情緒。在這樣的情緒下,孩子自然不會心甘情願地去改正他的錯誤,他們不願與父母合作,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導緻反抗和敵意。

  當父母以這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時,事實上就是以自己的負面情緒來責罵孩子。如此的溝通方式,将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劇。一些父母隻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卻不知自己這種不當的溝通方式,反而促成了孩子的許多不良行為。當父母在唉聲歎氣自己的孩子怎麼就不學好時,從來沒想到,孩子的不良行為正是自己造成的。

  穎是一位16歲男孩的母親,以前經常在家中與兒子發生争執,自從她通過學習改變了與兒子的溝通方式後,她欣喜地發現:兒子變了!

  前幾天,兒子又在客廳裡踢球。為這事,她多次與兒子發生過争執,以後兒子還是我行我素。這天,她改變了溝通方式,對兒子說:

  “地闆被弄髒了,我好難過。因為我過會兒又要辛辛苦苦拖地闆了。”

  兒子聽了媽媽這番話的感受是:媽媽好辛苦,好可憐。我這樣做有點對不起媽媽。于是,他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球,說:“媽媽,對不起噢!”同時,馬上幫忙去拿拖把,要幫媽媽一起拖地闆。

  媽媽高興地說:“兒子長大了,真懂事,謝謝你幫助媽媽。”

  兒子得到了媽媽的表揚很開心,他感受到自己身上對家庭的責任。他說:“媽媽,我以後再也不在客廳踢球啦!”

  從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孩子同樣的行為(在客廳踢球),由于媽媽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溝通方式,産生了完全不同的溝通效果。批評、指責讓孩子感到受威脅,激發起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産生了反抗行為;而不指責孩子,僅表達父母對孩子行為的感受和關心,并且表達相信孩子會尊重理解父母的感受;這樣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從而激發起了内心的責任意識,産生了主動承擔責任的行為。

  聰明的父母,可以運用有效的溝通方式,來達到讓孩子主動改變不良行為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