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也就是動物的肌肉和内髒,是我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但同樣是它,卻又讓許多做父母的有些害怕。因為,許多文章和報導都說過兒童多吃肉類會損腦、患孤獨症、變肥胖、會受肉中激素影響……
可是,不吃肉行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而且按照古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的說法,也表明吃飯時加些肉食有益身體。但前提是主食還是要吃飯。因此,專家表示:對于正處在快速發育當中的寶寶而言,經常适量吃點肉是讓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飲食内容。而不是因為吃肉會“損腦”、變“孤獨”、怕孩子“肥胖”、受“激素”……就放棄這類營養美食。
科學食肉:肉類營養大評比
牛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牛肉性微溫,各種體質的寶寶都可以吃。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強筋骨,對身體瘦弱、貧血的寶寶更為适宜。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高達20%,富含血紅素鐵,是補血的好食品。同時,鋅、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種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
脂肪含量: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平均低于6%,但是“肥牛肉”的脂肪含量可達30%以上。如果寶寶已經有點胖,不要經常帶他去涮肥牛。
羊肉
食用季節:最好在冬春季食用。但是如果寶寶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以常吃。經常“上火”怕熱的寶寶夏秋應當少吃羊肉。
适用人群:羊肉性溫熱,中醫認為它益氣補虛,适合虛寒體質的寶寶。身體瘦弱、怕冷、吃涼東西後容易胃痛腹瀉的寶寶最适合吃羊肉。如果寶寶身體怕熱、吃涼東西感覺舒服、經常大便燥結,則要少吃羊肉。
營養特點: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與牛肉接近,富含血紅素鐵,也是補血的好食品。
脂肪含量:普通羊肉脂肪含量稍高于牛肉,平均可達14%,用來做涮羊肉的“肥羊片”脂肪含量可超過30%。如果寶寶體瘦怕冷,在冬天帶寶寶去吃涮羊肉是個好主意。
雞肉
食用季節: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冬春更為适合。
适用人群:雞肉性微溫,各種體質的寶寶都可以吃。中醫認為它補中益氣,對身體較弱、食欲不好的寶寶更為适宜。
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達20%,含鐵量低于牛羊肉。微量元素較為豐富。在各種B族維生素中,尼克酸的含量最高。烏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普通雞更高。
脂肪含量:去皮土雞肉的脂肪含量僅有5%,而烏雞更低,通常為3%。但是,育肥雞的脂肪含量較高,可達10%-20%。
鴨肉
食用季節:最适合夏秋季節食用。中醫認為它有滋陰補血的效果。
适用人群:鴨肉性質偏涼,容易上火、燥熱、咽幹口渴的寶寶可以用鴨肉代替雞肉,起到清補作用。
營養特點:鴨肉的蛋白質含量略低于雞肉,在16%左右。鐵含量低于牛羊肉,略高于雞肉。
脂肪含量:普通鴨的脂肪含量略高于雞肉,約為7%-10%,但低于豬肉。北京烤鴨經過填飼育肥,脂肪含量可達38%。如果寶寶已經有點胖,不要經常帶寶寶去吃烤鴨。水鴨的脂肪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雞油更高,故而營養價值也較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