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新生兒腦癱 寶寶腦癱是什麼造成的

新生兒腦癱 寶寶腦癱是什麼造成的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30 06:15:08

  每一個新生兒都是父母手中的寶貝,如果寶寶出現了什麼問題的話父母會非常擔心,那麼如果寶寶有新生兒腦癱怎麼辦呢,大家對于新生兒的護理知道多少呢,新生兒喂養是怎麼樣的,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新生兒腦性癱瘓(腦癱)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如感染、出血、創傷等)。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滞、肢體痙攣、視力、聽力、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主要有痙攣型、混合型、強直型、共濟失調型等。

  新生兒腦癱病因

  新生兒腦癱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産前原因,二是産時原因,最後就是産後原因。

  産前因素包括父母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響,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綜合症以及過多服用避孕藥等都是産前腦癱的發病原因。

  而在生産的時候也是嬰兒腦癱嬰兒很可能在出生的時候如果腦外傷,或在氧傳遞到大腦,或生産的婦女在妊娠期高倍或有一個曆史的死胎,流産和宮内感染情況制成腦癱發病原因(Cp)。

  在産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會導緻小兒腦癱發病,比如小兒黃疸病等都會造成腦癱發病。

  所以預防腦癱夫妻要注意婚檢,排出不良因素的潛在危害,在孕前也要進行相關的檢查,排除可能造成腦癱的疾病,保證安全的孕育。

  新生兒腦癱症狀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

  這是一個肌肉緊張的症狀,一個月可以看到。如果持續了4個月以上,那麼就可以确診斷為腦癱。

  3、頭圍異常

  頭圍是腦的形态發育的客觀指标,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4、固定姿勢

  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緻,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5、體重增加慢

  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斜視

  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新生兒腦癱的分類

  分型痙攣型腦癱

  是最典型和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以雙下肢為主的痙攣性截癱或四肢癱瘓。患兒行走、站立困難,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張力明顯增高,腱反射亢進,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語言及智能障礙。

  肌張力不全型腦癱

  多見于幼兒,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明顯降低。不能站立行走,頭頸不能擡起,運動障礙明顯,關節活動幅度過大,但腱反射活躍,可出現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語及智能低下。

  手足徐動型腦癱

  多由核黃疸、新生兒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損害而發病。患兒表現為面、舌、唇及軀幹肢體的舞蹈樣或徐動樣動作。伴有運動障礙和肌張力增高。

  共濟失調型腦癱

  較為少見,是由于小腦發育不良所緻,主要臨床表現為肌張力低下、共濟運動障礙、意向性震顫、構音障礙及運動發育遲緩。

  強直型腦癱

  強直型腦癱為錐體外系損傷,也稱強剛型、固縮型腦癱。目前臨床中單純的強直型腦癱十分少見,多與痙攣型腦癱混合存在,強直型腦癱的最大特點就是被動運動有抵抗。

  因強直型腦癱屬錐體外系損傷,故與痙攣型腦癱最大的區别就是:強直型腦癱腱反射不亢進或正常或呈減弱狀态,無踝陣攣及不随意運動。痙攣性腦癱腱反射十分活躍,有踝陣攣,無不随意運動。

  震顫型腦癱

  震顫型腦癱多由錐體外系損傷及小腦損傷引起,臨床上有兩種類型。

  預防

  預防腦癱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産前檢查,做好圍産期保健,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3)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等。

  2、胎兒出生時

  即分娩過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内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應預防早産、難産。醫護人員應認真細緻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産胎兒的各項處理。

  3、胎兒出生後

  一個月内要加強護理、合理喂養,預防顱内感染、腦外傷等。

  4、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盡早做産前檢查

  (1)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新生兒腦癱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新生兒出現腦癱的話,是每個父母都不希望看見的,所以就要求父母們及時的做産前檢查,保證孩子的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