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足月,臨産分娩困難者,稱“難産”。古書有“乳難”之稱,《神農本草經》有“子難”的記載。難産處理不及時,可導緻母子雙亡,或留下嚴重後遺症。
難産的病因病機及治療原則
難産的病因歸納起來有産力異常、産道異常、胎兒、胎位異常。其中産道異常、胎兒、胎位異常于分娩之際需手術助産。本篇主要讨論“産力異常”。産力異常導緻難産的機理主要是氣血失調,分虛實兩證。或氣血虛弱,不能促胎外出,表現為宮縮乏力;或氣滞血瘀,礙胎外出,表現為子宮收縮不協調,子宮收縮過強,産程過長。在治療方面,虛者補之,使氣血充足,産力正常,産道順暢,自然分娩;實者理氣活血,催生下胎。用藥注意補虛不宜過于滋膩,以防滞産;化瘀不可過用破血耗氣藥,以防傷正。
辨證論治
1.氣血虛弱證
證候:臨産陣痛輕微,宮縮時間短而弱,間歇長。産程進展慢,或下血量多,色淡或胎膜早破,面色無華,神疲肢軟,心悸氣短,舌淡,苔薄,脈大而虛或沉細而弱。
治法:大補氣血。
方藥:蔡松汀難産方。
常用藥:黃芪、黨參、茯神補益中氣,以助母力為君;當歸、川芎、白芍養血為臣藥,枸杞子、龜甲滋腎填精,血旺精足以潤胎助産。若宮口已全開而産力不足時,亦可加服獨參湯或含服參片,大補元氣助其産力。
2.氣滞血瘀證
證候:産時腰腹疼痛劇烈,間歇不均,宮縮雖強,但無規律,久産不下,下血量少,色黯紅,精神緊張,心情煩躁,胸悶脘脹,時欲嘔惡,面色紫暗,舌黯紅,苔薄白,脈弦大或至數不勻。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催産。
方藥:催生飲加益母草。
常用藥:當歸、川芎活血,大腹皮、枳殼破氣散結下胎,白芷芳香通竅,加益母草共奏行氣活血、催生下胎之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