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常穿高跟鞋老後易患關節炎

常穿高跟鞋老後易患關節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30 00:33:49

  常穿高跟鞋老後易患關節炎

  年輕時愛穿高跟鞋 老來易患上關節炎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國内各城市開展關節炎疾病防治講座,調查發現不少中年婦女稱腳趾有拇指外翻的問題,既影響美觀,還帶來疼痛不适。

  專家說,這是臨床中每天必見的現象。“除了遺傳、外傷原因,30%的拇指外翻是長期穿高跟鞋引起的。”女性長期穿着高跟鞋,先是導緻大腳趾變形、向内傾斜,之後大腳趾還會靠到第二個腳趾上。由于擠壓和鞋子間的摩擦,還會發生疼痛、紅腫、發炎甚至腳部橫弓塌陷、平足、拇囊炎等問題。

  專家提醒女性市民,“避免長時間穿尖頭細高跟鞋行走。如果不得不穿高跟鞋,應經常用熱水泡腳。平時要多做腳部運動,如在站立或走路時多做腳趾抓地的動作,或是在垂直站立時向上踮腳,每天可重複數十次。”

  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度骨關節炎等已成為我市中老年人關節殘障頭号殺手,“不少人認為骨頭不舒服,多活動就好了,這是誤區。正确方式是堅持每日熱敷,注意關節休息,不能負重。”

  延伸閱讀:健康的鞋應該怎麼選?

  一雙好的鞋子不僅要美觀,更要實實在在地保護雙腳。可是,當前越來越豐富、花哨的鞋子款式讓雙腳也經曆着巨大挑戰。對此,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邀請美國足部醫學協會專家希拉裡·布倫納博士,總結6大傷腳的鞋子及其危害,教我們如何選鞋。

  超高跟鞋(鞋跟超過5厘米)。鞋跟越來越高,可能導緻很多問題,如腳踝扭傷、慢性疼痛,還會造成足跟後部生成疼痛的硬結(如圖1),以及足部水泡、腫脹、滑囊炎、跟腱疼痛等。采用冰敷、矯形器、足跟墊雖能暫時緩解疼痛,但是造成的足骨變形将是永久性的。此外,穿超高跟鞋還會給腳背上的跖骨等帶來更多壓力,導緻關節變形、周圍組織發炎(如圖1),周圍神經遭到破壞,若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可能引發骨折。

  因此,女性的鞋跟以2~3厘米為宜;别選細跟,要選粗矮的,更有安全性,能讓雙腳更加自然和舒适。

  平底鞋。看似舒适的平底鞋也無法讓足部得到健康保證。穿着這種鞋子無法讓足弓得到有效的支撐,可能給膝蓋、臀部和後背帶來不利影響。此外,缺乏足弓支撐也可能導緻足底筋膜炎。要想補足平底鞋的缺點,可以在鞋内墊上矯形器或者鞋跟墊,給足弓以有力的支撐,減少敏感部位的壓力。

  人字拖。人字拖簡單的構造不能給腳足夠的保護,受到劃傷、擦傷的風險更高,尤其對于糖尿病患者,更應避免穿着,因為小傷口就可能導緻嚴重并發症。和平底鞋一樣,人字拖鞋底大多很平,不能支撐足弓,也會讓足底筋膜過度拉扯、撕裂或發炎,進而引發足跟疼痛(如圖3),夏天要少穿。

  松糕鞋。松糕鞋擁有厚而堅硬的鞋底,這會讓走路時足部的運動不協調。當足部試圖彎曲時,又厚又硬的鞋底可能會從中作梗。如果鞋子根部比前部高出很多,還會給跖骨帶來額外的壓力。因此,盡量選擇厚度适宜,根部不過高的鞋子。

  尖頭鞋。尖頭鞋可能讓你成為時尚達人,卻會把腳趾關進擁擠、狹小的空間裡,時間長了會帶來神經疼痛、拇指囊腫、水泡和槌狀趾,甚至讓指甲處形成瘀傷。因此,為雙腳健康考慮,盡量選鞋頭寬松的。

  号碼不合适的鞋子。大多數女性穿的鞋号都比實際需求偏小,所帶來的就是痛苦不堪的創傷:老繭、水泡、拇指囊腫、雞眼等。腳與鞋子長時間摩擦還會刺激關節,導緻關節炎。此外,有研究表明,孩子的鞋如果不合腳,将影響他們的足部發育,進而影響成人後的腳健康。因此,買鞋時盡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此時腳掌最大;雙腳同時試鞋,确認每隻鞋子都合适;即使再漂亮的鞋,也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如果不合腳,就狠心舍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