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腦血管病越來越年輕化了。 腦血管疾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緻的心髒、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一、腦梗死
腦梗死舊稱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緻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腦梗死占全部腦卒中的80%。
腦梗塞症狀口訣
發病大多正睡眠 醒來嘴歪半身癱
言語不清口流涎 重者昏迷也可見
頸内動脈若閉塞 同側偏盲對側癱
中動閉塞同側盲 對失感覺完全癱
小腦後下多眩暈 共濟聲嘶難吞咽
一旦發現莫遲疑 開車趕緊送醫院
早期CT雖不顯 鑒别出血是關鍵
腦栓塞口訣
腦栓塞,有概念 病因來自各種栓
風濕房顫附壁栓 動脈粥樣硬化斑
脂肪腫瘤纖軟骨 進入動脈堵血管
側肢循環無代償 腦組缺血壞死變
神經功能缺損現 頸内動脈常多見
臨床表現同血栓 失語意障和偏癱
出血性梗塞口訣
出血腦梗分水嶺 動脈栓塞血栓成
缺血缺氧腦組織 增強毛管通透性
側枝循環再灌注 出現動脈再開通
血由病管而漏出 出血腦梗就形成
早發血梗症狀重 意識障礙腦水腫
治療困難預後差 多伴嚴重心髒病
遲發多在第二周 神經受損不減輕
梗塞面大伴滲出 多因溶栓和抗凝
病情急重血腫型 栓子來源心原性
[說明]
出血性腦梗塞系指腦動脈主幹分水嶺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發生腦梗塞後,其供血區内腦組織彌漫性缺血、缺氧,血管壁尤其是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或麻痹,當側支循環再建或過度灌流時,血流力圖通過吻合支進入已麻痹損害的血管,出現動脈再開通,血液從病變的血管漏出,或穿破血管進入腦組織而形成出血性腦梗。
(1)早發型:多在發病後數小時至3天内出現。常表現臨床症狀重,意識障礙,腦水腫、血壓升高,同時多伴有嚴重的心髒疾病或其它内科疾病,治療困難預後較差,死亡率高。
(2)遲發型:多在發病後4~14天内出現,神經功能損害經過治療不減輕、持續存在或無變化,此型病人多由于梗塞面積大,中間有軟化、壞死和滲出,同時應用抗凝或溶栓藥物所緻。
(3)血腫型:發病急,病情較重,臨床表現有高血壓征,CT見腦水腫的表現。多見于心源性腦梗塞,栓子脫落所緻的腦動脈主幹梗塞。
腦出血口訣
出血病因高血壓 血管畸形加硬化
發病多在活動中 用力激動可誘發
吸煙血管脆性大 季節變化尤多發
飲酒血管内皮傷 脂質沉積條件差
過度勞累不鍛煉 出血多重因疊加
[說明]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長期吸煙可以使得體内血管脆性增加,對血壓波動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發生腦血管破裂。
而長期飲酒可引起血管收縮舒張調節障礙,并出現血管内皮的損傷,血管内脂質的沉積,使得血管條件變差,易發生腦出血。此外,經常過度勞累,缺少體育鍛煉,也會使血粘度增加,破壞血管條件,導緻腦出血的發生。
腦出血臨床表現口訣
基底出血最常見 肢體無力麻木感
言語不清意識障 雙眼凝視出血邊
惡心嘔吐頭劇疼 無法控制是小便
丘腦出血入腦室 偏側顔面肢無感
言語淡漠反應遲 頑固高熱也可見
腦橋出血側面癱 對側肢體也癱瘓
大量出血意識障 眼球固定生命完
小腦出血多眩暈 頭暈嘔吐構音難
四肢軟癱若出現 侵犯腦幹命歸天
[說明]
典型的基底節出血可出現突發肢體的無力及麻木,語言不清或失語,意識障礙,雙眼向出血一側凝視,可有劇烈疼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小便失禁症狀;
丘腦出血常破入腦室,病人有偏側顔面和肢體感覺障礙,意識淡漠,反應遲鈍;甚至發生頑固性高熱。
而腦橋出血小量時可有出血一側的面癱和對側肢體癱,而大量時可迅速出現意識障礙、四肢癱瘓、眼球固定,危急生命;
小腦出血多表現為頭痛、眩暈、嘔吐、構音障礙等小腦體征,一般不出現典型的肢體癱瘓症狀,血腫大量時可侵犯腦幹,出現迅速昏迷、死亡
腦出血并發症口訣
并發肺部多感染 應激潰瘍也常見
長期卧床勤翻身 合并褥瘡更麻煩
治療原則要牢記 脫顱降壓水腫減
調整血壓防再發 功能恢複多鍛煉
腦血管病預防口訣
腦血管病重在防 切莫激動把身傷
自我調節解壓力 性格寬容要開朗
生活節律要有序 避免熬夜趕夜場
飲食清淡戒煙酒 多吃纖維便通暢
有氧運動要适量 慢跑太極跳廣場
降壓降脂降血糖 危險因素更得防
終生服藥要牢記 血壓平穩最恰當
早期應用防癡呆 切記沒有胃潰瘍
慢病防治是大計 健康教育要加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