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醫的診斷,我們不得不提望聞問切四大診斷方法,那麼中醫除了望聞問切之外,還有其他的診斷方法嗎?其實還有推拿,那麼推拿是如何診斷病情的呢?讓小編來帶你去詳細的了解一番中醫推拿的診斷知識吧!
中醫推拿
壓頂、叩頂試驗(椎間孔擠壓實驗)
患者保持坐姿,然後醫者将雙手重疊放置在患者的頭部正上方,并且控制這患者的頸椎在不同的角度情況下進行輕柔的按壓,如果患者感到頸椎處傳來疼痛感或放射痛,可以斷定為陽性,也就是說明頸神經根受壓了。
正位時,用拳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如引起頸痛并有上肢竄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側腰腿痛,均屬陽性,提示頸或腰神經根受壓。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坐位,頸部前屈,醫者立于患側,以一手抵住患側頭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牽拉,患肢有竄痛或麻木感為陽性,提示臂叢神經受壓。
頭頸傾斜試驗
患者采取坐姿坐在床上或者地闆之上,然後将頭部稍微向後仰起,并且下颌轉向患側,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屏住呼吸。醫者用一隻手頂住患者的下颌,給予阻力,而另一隻手輕摸患者的桡動脈,如果脈搏出現減弱或者消失的症狀,則說明為陽性,通常多見于前斜角肌綜合征。
頸部拔伸試驗
患者正坐,放松,醫者立于身後,雙手捧托于患者枕部,緩慢用力,向上提起患者頭部。若患者頸肩部疼痛及麻木減輕,為陽性。本試驗常作為頸部病症是否需要牽引的指征之一。
椎動脈扭曲試驗
患者坐位,頸項放松,醫者立于患者背後,雙手托扶患者頭部作固定,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做仰頭、轉頸動作,如果出現明顯的頭昏、眩暈、惡心、嘔吐症狀,即為陽性。
屈頸試驗
患者坐位,雙下肢伸直,主動或被動屈頸,下颌貼近胸壁約1分鐘左右,引起腰腿痛為陽性,提示腰部神經根受壓。
仰卧挺腹試驗
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勢平躺在床上或者地闆上,然後以枕部雙足跟為支點,輕輕的将腹部稍微挺起,當腰部和骨盆部位離開床面的時候,咳嗽一聲,如果能夠引起腰部和腿部的酸痛以及下肢竄痛則為陽性,說明腰部神經根受壓。
股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俯卧,患肢屈膝90°,醫者将患肢小腿上提或繼續屈曲膝關節,如果出現沿股神經放射性疼痛,為陽性。
雙膝雙髋屈曲試驗
患者仰卧,醫者将患者屈曲的兩下肢同時壓向腹部,如活動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關節病變。如将一側屈曲的下肢壓向對側腹部引起骶髂關節疼痛,說明有骶髂韌帶損傷或關節病變。
骨盆分離或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醫者用兩手分别壓在兩側髂骨翼上,并用力向外按(分離)或向内擠壓,有疼痛者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病變,恥骨聯合分離或骨盆骨折等。
“4”字試驗
患者仰卧,健側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側膝上方,醫者一手壓住患側膝上方或另一手壓住健側髂前上棘,使患側骶髂關節扭轉,産生疼痛為陽性。提示髋關節病變即為骶髂關節有病變。
直腿擡高和足背屈試驗
患者仰卧,雙下肢伸直,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分别做直腿擡高動作。測量擡高時無痛的範圍(擡高肢體與床面的夾角)。如有神經根受壓時,可出現直腿擡高明顯受限,一般多在60°以下,即出現受壓神經根分布區域的疼痛,為直腿擡高試驗陽性。
然後将下肢降低5~10°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經痛再度出現為陽性,後者較前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更有臨床價值。因為髂胫束緊張等其他下肢病變時直腿擡高試驗亦可出現陽性,而足背屈試驗陽性是單純坐骨神經受牽拉緊張的表現。
床邊試驗
患者仰卧,患側臀部靠近床邊,健側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醫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盡量後伸,使骶髂關節牽張和移動,若骶髂關節疼痛,則提示有病變。
跟臀試驗
患者俯卧,兩下肢伸直,肌肉放松,醫者握其足部,使足跟觸到臀部,如腰骶關節有病變,則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甚至腰部也随着擡起。
搭肩試驗(杜加氏試驗)
正常人手搭于對側肩部時,肘關節可以緊貼胸壁,而杜加氏實驗陽性時,可見到當手搭于對側肩部時,肘關節不能靠緊胸膛,提示有肩關節脫位的可能。
骨性三角實驗
肩峰、喙突和大結節三點組成三角形。脫位時,因大結節位置變動,故所成三角形與對側不同。
肩關節外展試驗
此實驗對于肩部疾病能作大緻的鑒别。
A 肩關節功能喪失,并伴有劇痛時,可能為肩關節脫位或骨折。
B 肩關節炎時從外展到上舉過程皆有疼痛。
C 開始時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時肩越痛,可能為肩關節粘連。
E 外展過程中疼痛,上舉時反而不痛,可能為三角肌下滑囊炎。
F 從外展至上舉60°~120°範圍内有疼痛,超越此範圍時反而不痛,可能為岡上肌肌腱炎。
G 外展動作小心翼翼,并有疼痛者,可能為鎖骨骨折。
肱二頭肌長腱試驗
A 肩關節内旋試驗:讓患者主動作肩極度内旋活動,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後,引起肩痛者為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B 抗阻力試驗:患者肘關節用力屈曲;醫生手握患者腕部,對抗用力,使患者肘關節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劇,為抗阻力試驗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網球肘試驗(密耳氏試驗)
前臂稍彎曲,手半握拳,腕關節盡量屈曲,然後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時,肱桡關節的外側發生疼痛,即為陽性。
前臂屈、伸肌緊張(抗阻力)試驗
A 患者握拳、屈腕,掌心向下,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側疼痛則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竈。
B 患者掌心向上,伸手指和背伸腕關節,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内側痛者為陽性,提示肱骨内上髁有病變。
肘三角
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鷹嘴三者關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線,在屈肘90°位構成一等腰三角形,稱為肘三角。肘後脫位時,肘三角即失去正常關系。
握拳尺偏試驗
患手握拳(拇指在裡、四指在外),腕關節尺偏:桡骨莖突處疼痛為陽性,提示桡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屈腕試驗
将患者腕關節極度屈曲,短時間後即引起手指麻痛,為腕管綜合征的體征。
浮髌試驗
患者平卧,患肢伸直放松。醫者一手将髌骨上方髌上囊内液體向下擠入關節腔;另一手指按壓髌骨,一壓一放,反複數次。如有波動感即表示關節腔内有積液。
側向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患膝伸直,股四頭肌放松,醫者一手固定膝關節,另一手握踝關節,雙手相對用力,作膝關節被動内翻或外翻活動,正常時無側方活動,亦無疼痛。如韌帶完全撕裂,則出現側向異常活動;如韌帶捩傷或部分撕裂則引起疼痛。
抽屜試驗
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醫者雙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後反複推拉。正常時無活動,如向前滑動,提示交叉韌帶損傷;向後滑動,則表示後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旋轉試驗
患者仰卧,醫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踝,将膝關節作被動屈伸活動的同時,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引起彈響聲或疼痛時為陽性,為半月闆損傷。
研磨試驗
患者俯卧,髋關節伸直,患膝屈曲至90°。醫者一腿跪壓于患者大腿屈面,将其固定,用雙手握住患足,擠壓膝關節,并旋轉小腿,引起疼痛者為陽性,提示半月闆損傷;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關節間隙增寬,并旋轉小腿,如引起疼痛,則為側副韌帶損傷。
膝反射
坐位檢查時,患者坐于床沿,雙小腿自然懸挂,在卧位時病人仰卧,檢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約20°~30°,然後輕叩膝下肢四頭肌腱,反應為伸膝動作,其反射中心在L2,4。
跟腱偏斜症
正常站立位,跟腱長軸應與下肢長軸平行。扁平足時,跟腱長軸向外偏斜。
足内、外翻試驗
檢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将踝關節極度内翻或外翻,如同側疼痛,提示有内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對側痛則多屬副韌帶損傷。
踝反射(跟腱反射)
患者仰卧位,髋關節外旋,膝關節屈曲,醫者一手推足底,使踝關節略背伸,另一手用叩診錘輕叩跟腱,其反應是足跖屈。如不易引起時,可讓患者跪在床邊,醫者一手推足底使其背伸,另一手用叩診錘輕叩跟腱。其反射中心在S1,2。
踝陣攣
常與跟腱反射亢進同時存在。患者仰卧,髋、膝關節微屈,醫者用手托住患者腘窩,另一手握足,驟然背屈踝關節,并持續按壓足底,陽性者可見到同側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出現節律性的持續收縮。
推拿知識
推拿按摩前為啥要拍片子,甚至要照核磁
其實,中醫治療前也需要明确診斷,将輔助檢查結果與醫生的手摸心會等結合,才能對病情有所把握。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排除按摩的禁忌症。有很多頸肩腰腿痛的病人,并不一定适合按摩,比如椎體的結核、腫瘤等,應立即去專科治療。這些病人如不拍片子,很容易誤診或推拿時受傷。因為推拿按摩主要針對的是軟組織損傷疾病,核磁是觀察軟組織最好的手段,尤其是對很多椎間盤突出的病人。
同一個病人,為何不同的醫師手法不同
每個醫師擅長的手法都不一樣,力度的把握也不盡相同。目前還不能做到對一個疾病的手法進行量化,即到底應用多大的力、多長時間、什麼樣的手法等。另外,醫師之間也存在水平差距,會導緻手法不同。
有時為何推拿完更疼了
确實有些病人按摩一次後疼痛加重,但随着治療的繼續,這種現象就不存在了。可能是第一次按摩時皮膚相對稚嫩,突然受力不适所緻。還可能是因為長期神經壓迫導緻神經敏感性降低,突然按摩放松肌肉,神經卡壓減輕而敏感性增加。不過一般這兩種情況都會随着接下來的治療而緩解。
去美容院或洗浴中心找人按摩行不行
推拿按摩屬于醫療行為,需要在掌握大量相關醫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如中醫經絡、西醫解剖。理發店、溫泉洗浴中心等地方的按摩師,雖不排除是專業訓練出來的,但大部分學習時間很短就上崗了,對疾病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相對來說做做保健、放松一下還是可以的,但上升為醫療還是有些欠缺的。
推拿幾次不疼了,是不是就可以停了
疾病的痊愈不能完全以疼痛減輕為标準。可能疼痛緩解了,疾病還沒有真好。很多患者覺着不疼了,就不繼續治療了,但往往過了一段時間病情又反複。所以患者不要因為疼痛緩解了就停止治療,應該聽從醫師的建議。
為何推拿還要配合牽引、藥物熏蒸等手段
每種治療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優缺點,推拿往往對緩解肌肉的痙攣、勞損效果明顯,如果能配合其他療法,病程能明顯縮短。比如牽引對緩解神經根及椎動脈的壓迫效果明顯。藥物熏蒸具有溫陽通絡的效果,針對陽虛體質效果明顯,适用于病變部位發涼、受點風就疼的病人。
推拿除了治療骨科疾病,能治内科病嗎
目前推拿主要治療的是骨傷類疾病,尤其對軟組織損傷,如頸肩腰腿痛疾病,效果明顯。但推拿也可以治療内科疾病,推拿按摩對冠心病、胃炎、痛經等内科、婦科疾病,效果不錯。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中醫推拿和推拿知識等有關内容進行了非常全面的介紹,大家是否都已經對中醫推拿是如何診斷病情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如果大家對這些知識感興趣的話,不妨分享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