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等多個方面對體教融合工作的發展提出規劃和實施意見。
文件發布近兩年後,體教融合工作已取得長足進步。相關工作負責人和行業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體教融合工作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未來需要在更細的方面落實,讓體育真正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021年4月8日,啦啦操隊員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團結杯”排球·啦啦操聯賽上表演。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多維發力 體教融合進展明顯
“《意見》推出一年多後,體教融合工作目前可以說是欣欣向榮。我們初步總結了400多個案例,整體上感覺形勢還是比較喜人的。”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王立偉表示。
王立偉介紹,體育系統主要從建體系、服務好、抓試點、加強頂層設計等方面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在一年多的時間内,各級體育部門推動體校改革,實施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試點,補充場地和師資力量。積極引導社會參與,解決公共體育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一方面制定出台相關政策标準,引導社會體育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組織遴選高質量的社會體育組織進入學校,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運動需求。
這400多個案例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青島二中以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四川成都天府新區的“體育教師共享”探索、上海推行一條龍體育人才培養體系等。
2021年2月4日,上海市梅隴中學女子足球隊教練錢惠(前)在訓練中指導隊員。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各地要落實,就需要因地制宜,然後全國統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具體情況,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以體育的方式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體教融合會擴大人才的培養面,但最主要的還是讓孩子們身心健康。體育強國的目标實現了,體育人才自然而然也就有了。”王立偉說。
王立偉表示,青少年體育目前面臨的問題,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去加以解決。
“建設體育強國的路上,一個孩子也不能落下。”王立偉說。
百年樹人 路在腳下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認為,體教融合工作需要站在百年樹人的高度去理解。他表示:“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内涵發生了脫胎換骨的重大改變,比如新時代的學校體育一定要包括健康知識,像吃什麼對身體有好處,運動之前怎麼熱身,運動之後怎麼放松拉伸,怎麼避險,怎麼運動防護等。要學會基本運動技能,走跑跳投、柔韌性、平衡性、靈活性、懸墜、攀爬等等,還要學會專項運動技能,而且這些都要經常練。專項運動技能光會還不行,還要經常性地賽,每個人都得參加競賽,這跟傳統體育的内容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2021年3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臨泉路第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射箭課前進行熱身訓練。新華社記者杜宇攝
2021年,全國體教融合工作座談會召開,強調要抓好體教融合工作的理念、時間、教師、場地、比賽五個重點,深化改革、補齊短闆,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工作,形成學校、政府、家庭、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教育部随後研制了體教融合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細化分解體教融合在2021-2023年間的工作計劃。
“教學要有明确的目标,訓練要有明确的規矩,競賽要有完整的體系,這是體教融合的文件賦予學校體育要做的,這個改變也是巨大的。這是從片面到全面,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麼一個過程。”王登峰說。
王登峰表示,體育中考改革、在校學生運動水平認定等體教融合的關鍵工作,目前也在向前推進中。
2020年5月19日,考生在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考點進行跑步項目考試。新華社記者陳澤國攝
打通“毛細血管” 體教融合仍在探索
關于體教融合的曆史脈絡,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昕介紹:“80年代中後期,我們開始嘗試着進行體教結合的模式轉型。比較重要的有兩個事件,一個是1987年普通高校開始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另一件是1992年提出要把運動員的培養在具有條件的一些普通中小學布局。”
進入21世紀,随着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們開始對運動員教育以及後備人才培養體系進行重新審視,加之體教結合實踐中逐漸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體育與教育的關系開始被重構,并出現了“體教融合”“教體融合”等提法。劉昕表示:“無論是教體融合還是體教融合,其實内涵是一樣的,都應該在價值認同、利益取向、資源配置以及整個運行機制上走向深度融合與一體化設計。”
2022年1月11日,青島市基隆路小學的同學們在體育課上練習旱地冰壺。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劉昕認為,2020年《意見》的發布對于體教融合工作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裡程碑,但在具體落實方面,依然需要解決許多細節問題。“打個比方,在主動脈上我們已經把造血、輸血功能調動起來了,但最終通向毛細血管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劉昕說。這些問題包括大量學校在場地和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短闆、升學制度改革、學生運動員向上發展的通道、青少年賽事體系的構建等。
劉昕認為,對于中國體育和教育發展來說,到了目前的節點,體教融合已成為曆史選擇的一種必然。
體教融合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去推動。在這個過程中,統一的認識、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學生和家長的重視、社會力量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執筆記者:林德韌、馬向菲、劉陽
參與記者:王鏡宇、嶽冉冉、韋骅、肖亞卓、季嘉東
編輯:丁文娴、牛夢彤、高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