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冰箱使用誤區揭秘

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冰箱使用誤區揭秘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01 07:51:11

  冰箱裡的細菌和毒素多種多樣,如乳類(牛奶、奶酪等)、剩飯菜、魚、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細菌污染并産生毒素,若冰箱内食物雜亂堆放,則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冰箱使用誤區揭秘

  冰箱使用誤區揭秘

  誤區:生食熟食一起放。

  專家解釋:

  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以保持衛生。按食物存放時間、溫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内空間,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發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裡,以免凍結在蒸發器上,不便取出。

  任何食品都應少在冰箱貯存,盡量随買随吃。若貯存太久,不僅會影響食品的鮮美,還可能産生異味,再污染其他食品,特别是剩飯剩菜和香蕉、蘋果等水果。

  此外,應将冰箱内各類食品分類放置。生食和熟食也要分開放,防止交叉污染,切忌生熟混放。生熱食物在放進去前最好用保鮮膜包好,以防止食品冷凍幹燥、相互污染。水果則應先擦洗幹淨然後存入冰箱。食品存放不要太多,存放的食物表層和内層溫度相差大就容易變質。

  誤區:包裹保鮮膜,細菌更多。

  專家解釋:

  網絡流傳:“西瓜切開後不能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這樣會産生更多細菌。還不如直接就放冰箱”。對此,專家認為不正确:“用不用保鮮膜,都會有細菌,但不用保鮮膜,細菌更多。”

  專家解釋,若直接将西瓜“赤裸裸”地放進冰箱,會增加其感染冰箱内其他食物細菌的機會。此外,用無細菌污染的保鮮膜封好存放,也可以減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鮮的作用。

  專家稱,不用普通膠袋裝食物。一來普通的塑料袋無法密封食物,二來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會緻癌。建議用PC、PE、PP和鋼化玻璃等安全材料,一般耐溫範圍-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爐。

  若想保鮮效果更完美,保鮮盒是最好的選擇:“保鮮膜和保鮮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鮮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質,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氣體流通和水分流失,可以更長時間保持食物的新鮮。”

  誤區:冰箱保存食物越低溫越好。

  專家解釋:

  不同食物有各自貯存的适宜溫度:如肉類(豬肉、牛肉等)如要長時間保存,可放在-18℃的“急凍格”,若隻存放兩三天,則可放在-2~5℃的“保鮮格”。

  專家提醒:“并非所有食物貯存都是越低溫越好,這是個誤區,特别是蔬果類,低溫會破壞其營養結構。”

  果瓜類——如馬鈴薯,存放的最佳溫度應是2~4℃;黃瓜、茄子、西紅柿等的适宜存放溫度為7~10℃之間。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面包等不宜放入冰箱保存。

  所有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應清洗幹淨,去除泥、殘葉等;生熟分開,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類食物用保鮮袋、保鮮盒分裝,按照各類食物的保藏條件進行儲存。

  誤區:冷藏就能“滅菌”。

  專家解釋:

  專家指出,其實家庭冰箱的細菌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食用從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發生腹瀉、嘔吐、發熱等中毒症狀。

  專家解釋,嗜低溫細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溫度環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鮮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類、家禽、雞蛋和海鮮均帶有細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醬鹵類、燒烤類、涼拌萊、糕點類、魚生類等食品也是帶菌的。

  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滅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溫并不能把細菌凍死,隻是抑制其繁殖,細菌仍然活着,取出後在室溫下很快會生長繁殖。

  專家表示,冰箱裡的細菌和毒素多種多樣,如乳類(牛奶、奶酪等)、剩飯菜、魚、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細菌污染并産生毒素,若冰箱内食物雜亂堆放,則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因此,剩菜剩飯從冰箱取出後需充分加熱後才能吃。還要定期清潔冰箱,尤其是冰箱門封條等衛生死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