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緻老人營養性貧血的原因
1、膳食結構不合理:由于老年人往往罹患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刻意限制某一類食物的攝入,特别是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過少;或者由于老年人牙齒松動或脫落,咀嚼功能衰退;過久烹饪食物導緻葉酸破壞過多等。都是導緻營養性貧血發生的常見原因。
2、造血原料吸收利用率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需要通過食物在口腔中的充分咀嚼、胃中的充分消化得以吸收,而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也需要合适的胃腸道環境。例如酸性環境和還原劑有利于鐵的吸收,而堿性環境和氧化劑則不利于鐵的吸收。
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影響了食物的充分消化;許多老年人由于患有消化系統疾病,長期服用抗酸藥物,或者本身胃酸分泌減少,妨礙了鐵的吸收;部分老年人有長期飲濃茶的習慣,茶中含有的一些物質也會妨礙鐵在胃腸道中的吸收。
為了預防營養性貧血的發生,老年人應盡量做到:勞逸結合,不過分節制飲食,膳食種類豐富,避免偏食,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物質的均衡攝入。同時避免飯後立即飲茶,攝入适量水果蔬菜。
當老年人出現頭暈、乏力、心慌、面色蒼白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明确是否存在貧血及導緻貧血的原因。如果排除其他疾病并明确診斷為營養性貧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治療。
老人為何會貧血呢?
1、造血原料不足
由于老年人牙齒咀嚼不力、胃腸消化欠佳,造成營養不良,造血所需的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等原材料就會缺乏。
2、造血功能衰退
人的血液成分是在不斷更新的,紅細胞大約能活100多天,白細胞隻能活幾天、十幾天。血細胞更新換代的任務主要靠骨髓的造血功能來完成。人的造血功能也随着人的老化在衰退,骨髓中能造血的紅骨髓逐漸退化為不能造血的黃骨髓,到80歲時僅為壯年期的30%。
3、抑制因素增加
老人接受的環境污染增加,特别是老人病多,用藥亦多,而不少藥物都有抑制造血的副作用。最容易引起造血障礙的藥物有細胞毒藥物,抗菌素特别是氯(合)黴素、解熱鎮痛藥、抗驚厥、抗糖尿并抗甲狀腺藥、抗腫瘤藥和免疫抑制劑等。
4、生血因子減少
胃老化,胃分泌的内因子不足,影響維生素B12吸收;老人睾丸素分泌減少,紅細胞生成素随之下降,導緻血紅蛋白不足,都會導緻貧血。
5、潛伏隐匿出血
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及胃腸息肉、癌瘤的隐匿性失血;腎病的隐性血尿;老年女性的子宮、宮頸病變的少量失血等都可能是引起貧血的原因。
6、血液破壞加速
免疫器官衰退,免疫功能失調,失去自我識别能力,往往把自身正常的血細胞當成異己,加以破壞,結果造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