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常會感覺自己有一段時間會因為情緒不暢,脾氣非常的壞,常常有無名火的時候,還會感覺到自己的胃部脹痛,這時候如果看中醫的話,中醫會告訴患者是肝胃不和的原因導緻的,那麼,什麼是肝胃不和呢?這種疾病具體都有什麼症狀呢?一般是因為什麼來診斷出這種疾病的呢?
【概念】肝胃不和證是指由于肝氣郁滞,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表現以脘脅脹痛為主的證候。又稱肝氣犯胃證、肝胃氣滞證。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橫逆犯胃所緻。本證以胸脅、胃脘脹痛,或竄痛,呃逆嗳氣為審證要點。
肝胃不和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①胸脅胃脘脹痛或竄痛--肝失疏洩,肝胃氣滞。
②呃逆嗳氣,吞酸嘈雜──肝胃氣滞,氣郁化火,胃失和降。
③煩躁易怒--氣郁化火,肝失柔順。
④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氣郁化火之征。
⑤或巅頂疼痛,遇寒則甚,得溫痛減--寒邪内犯肝胃,陰寒之氣循經上逆。
⑥或形寒肢冷--寒邪入侵肝胃,損傷陽氣。
⑦或嘔吐涎沫--寒邪内犯肝胃,損傷中陽,水津不化,氣機上逆。
⑧或舌淡苔白滑,脈沉弦緊--寒邪内盛之象。
【診斷要點】
(1)有情志不舒,肝失疏洩或因寒邪入侵肝胃,擾亂肝胃正常功能之病理基礎。
(2)若情志不舒,肝失疏洩所緻以胸脅、胃脘脹痛或竄痛,呃逆、嗳氣為審證要點。
(3)若因寒邪入侵肝胃所緻可見形寒肢冷、巅頂疼痛、嘔吐涎沫等症狀。
肝胃不和是一種中醫上的疾病的名稱,當胃酸過多、胃脹氣、嗳氣、反酸水的時候,在西醫上是慢性胃炎,在中醫上就是肝胃不和。患有這種疾病後,首先要注意心情的暢快,然後就是要注意飲食,多吃一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