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盤點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盤點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9 09:04:29

  盤點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産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是自暴自棄。

  2、黃昏心理

  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3、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與人效,同時,也産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懼怕外面的世界。

  4、無價值感

  對退休後的無所事事不能适應,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5、老年性精神病

  近年來,老年性精神病發病率也有增加趨勢,常見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癡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腦衰退和心理變态等。

  6、老年性精神障礙

  有些老年人,假如缺少規律的生活,又很少參加群體活動,或是家庭中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不和,生活沒有愉悅感,就可能誘發各種精神障礙,如神經衰弱、焦慮症、抑郁症、疑病症、懼怕症、強迫症、癔症等。總的看來,老年期的精神障礙發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齡裡。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2、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系是人際關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際關系中,有正性積極的關系,也有負性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3、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适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于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癡呆有益。

  4、生活目标切合實際。

  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于無憂,富莫大于知足。”

  5、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适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過多的空閑時間,常常産生抑郁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6、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征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