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60年代至10年代籃球

60年代至10年代籃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3:00:12

再過幾天,就是國際籃球日。一個桃筐、13條基本規則,一項席卷全球的運動——籃球,在129年前的12月21日就這樣誕生了。這個起源于無聊冬季的消遣遊戲,發展至今已成為現代體育中技戰術極為複雜、也極具欣賞價值的一項集體競賽項目,令無數人為之狂熱。

60年代至10年代籃球(最早的籃球框竟然有底)1

新華社資料圖

受到“石頭上的鴨子”遊戲啟示

位于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區的馬薩諸塞州四季分明,因受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雪量也很大,1月份平均溫度為零下6℃左右。因為這些地理特征,馬薩諸塞州在冬季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受到很大限制,大衆體育活動不得不由室外轉向室内,以彌補冬季不能進行體育活動的缺憾。

如何能讓孩子們在一年四季都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這讓不少老師犯了難。1891年的夏天,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後更名為春田學院)體育系主任古力克博士在上課時,向學生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發明一種新的室内運動,它既有趣,又容易學,并且能在冬季及室内運動。”

這個一舉多得的想法令其中一名學生詹姆斯·奈史密斯眼前一亮,但遺憾的是,這個創意直至他們畢業也未能得見。幾個月過去,奈史密斯畢業留校任體育教師。随着冬季的臨近,體育課再度面臨嚴寒的挑戰。在一次讨論會上,古力克博士再次提出了這一創意,并将這個任務交給了奈史密斯:用兩周時間發明一項體育運動,讓精力過剩、無所事事的學生安度漫漫寒冬,不至于太過無聊。

為了應付冬季體育課和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奈史密斯起初曾設想改革學校室内體育課程的内容,他甚至把多種戶外運動項目照搬進室内,結果可想而知,橄榄球的猛烈旋轉和變向難以在館内堅硬的場地上進行;足球一腳開出,便讓窗戶玻璃飽受其害;曲棍球更為慘烈,受場地所限,學生們的球棍經常攪在一起互相打擊,因此将成熟的運動項目搬進室内的嘗試全部失敗。

發明一種新的運動項目迫在眉睫。再次動手之前,奈史密斯分析當時流行的體育項目時發現:很多運動都在使用球進行對抗,技術的難易程度與所用的球的大小成反比,即用小球的時候需要用棒、棍、拍等器具間接控制球;使用較大的球則用腳、手直接控制。鑒于古力克博士對新項目的設計初衷——簡單易學、充滿樂趣,奈史密斯認為應該發明一種使用大球、并且可以用手直接控制的新型運動項目。

奈史密斯對美式橄榄球運動情有獨鐘,因此他将此作為設計新運動項目的基本模式,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必要的修改。由于室内運動空間有限,且地面堅硬,奈史密斯把“必須限制隊員持球後的跑動和禁止粗野動作的發生”作為新遊戲的基本規定。

如何确定遊戲開始的方法呢?奈史密斯借鑒了橄榄球開賽時中圈争球的方式,并要求每隊隻允許選出一名隊員争球。

在選擇投射目标時,奈史密斯借鑒了長柄曲棍球運動的目标方式(球門),但将垂直于地面的球門改為平行于地面的,使運動員能将球呈抛物線投射,限制了投球力量,避免動作過于激烈。

至于如何将球門“直改平”,奈史密斯回憶起兒時在家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貝利爾與小夥伴們玩過一種稱為“石頭上的鴨子”的遊戲。在高出地面的岩石上,放上一塊兩個拳頭大小的石塊作為“鴨子”。小夥伴們站在相距20英尺左右的地方,拿同樣大小的石塊依次投向“鴨子”。開始時打落的次數很少,後來改變策略,将石塊呈抛物線擲出,“鴨子”被打落的次數明顯增多。因此,奈史密斯認定,将目标球門置于比隊員頭頂高的水平位置,才能将球高高抛出,并進入與地面平行的球門裡。

項目雛形确定後,使用什麼樣的球一直讓奈史密斯舉棋不定。奈史密斯認為,橄榄球之所以做成橢圓形,是為了運動員跑動時便于用胳膊攜帶,而這個新運動不需要也不允許帶球跑,因此他最終選擇了足球。

在新項目的用球确定後,接下來奈史密斯就是選定投籃的目标。他開始先讓助手幫忙找兩個18英寸見方的盒子,但對方并未找到,隻拿來當地常見的兩個裝桃子的筐(basket)。因陋就簡,奈史密斯隻能将其釘在體操館兩端看台的欄杆上,距地面10英尺。投球入筐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1891年12月21日,馬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館進行了第一次新遊戲的教學活動。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們對這項運動非常感興趣。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籃球的“首秀”,就将12月21日定為國際籃球日。

當然,彼時的籃球還稱不上是“運動項目”,不過是孩子們之間的一場遊戲,人們稱其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英文basket ball),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改名為“籃球”(英文basketball)。

不斷完善的比賽規則

1892年3月11日下午5點,學校舉辦了一場球賽,由奈史密斯等7人組成的教師隊與學生隊進行對決,最終學生隊5∶1獲勝。這場比賽也被認為是最早的籃球比賽,籃球運動的大幕從此拉開。

此後的百餘年來,籃球項目從設施、用具到賽制規則一直在不斷調整。

最早使用的桃筐是有底的,球投進後,必須有人爬梯上去将球取出再重新比賽,以投球進筐多的一方為勝。随着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桃筐取消了筐底,1893年鐵質球籃取代了桃筐,并且加挂了網袋,直到1913年才普遍使用無底線網,變成目前所用的球籃。

籃闆也是幾度“變身”,最初是一塊鐵絲網遮闆,1894年才采用木制籃闆,與端線垂直。1918年和1939年兩次将籃闆向場内移進,才形成了目前的籃闆位置。同時規定球籃的金屬圈離地3.05米,籃闆也從木制普遍改成有機玻璃的透明狀态。

比賽用球更是經曆了多次變革。開始用的是足球,1894年起開始使用較大的早期籃球,由開了口的皮革縫制的球殼和帶有一根皮管的橡皮球膽組成。球膽充氣後,拴緊皮管,并将其塞進球殼開口處,然後如系鞋帶一樣将球殼系緊,封住開口。直到1937年,比賽中才開始用上沒有開口的籃球,模壓橡皮籃球則是從1950年開始的,目前所用的是由皮、橡膠或合成物質制成的籃球。

最初的籃球遊戲規則稱得上“任性”,對場地大小和參加人數均無限制。上體育課的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别站在球場兩端,裁判将球擲向球場中間後,雙方立即沖進場内搶球,持球者可以抱球跑向籃下投籃,有時上場人數可達50人,導緻比賽中常常出現雙方隊員一窩蜂似的粗暴争搶。為此,奈史密斯1892年編寫了《青年會籃球規則》,共有13條,這是籃球史上第一個比賽規則,其中規定,可以用單手或雙手傳球,但不能用拳頭擊球和抱球跑;不能用雙臂或身體觸球和停球;不允許撞人、抱人、推人等。由于比賽規則和打法的變化,場上隊員從隻會傳球到學會運球,加快了比賽節奏,籃球從學生遊戲逐漸演變成一種有速度、有較量的運動項目。

場上隊員也随之改變。從最初的“随意”到1910年時,每隊被限制為9人,後來又減至7人,目前每隊上場各5人是1920年在男子籃球比賽中開始施行的。

比賽規則此後又有多次完善。1915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競賽規則,并翻譯成多種文字,向全世界發行。1932年,剛誕生的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國際統一的競賽規則,增劃了中場線和進攻限制區,劃出了前場和後場,底線限制區擴大為1.8米等。

這項集對抗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比賽項目自誕生之日起,便顯示了強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到一年時間美國很多大中學校裡都成立了籃球隊,很快又傳到世界各國。資料顯示,籃球這個項目1892年傳入墨西哥,1893年傳入法國,1895年傳入中國、英國,1900年傳入菲律賓,1901年傳入日本、伊朗,後又傳入俄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1904年傳入德國并于同年被列為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表演項目。

1936年,男子籃球被第十一屆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當時并沒有專門的比賽場地,首賽不得不在室外網球場進行。來自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21支球隊參加,成為當時奧運會團體比賽參賽隊伍最多的一個項目。在比賽的最後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進入決賽的美國隊和加拿大隊隻得在泥濘的場地上開賽,美國隊冒着大雨最終以19∶8獲勝,取得了奧運會曆史上第一枚籃球比賽金牌。不過,當時的比賽戰術十分單調,觀賞價值與現在無法相提并論,獲勝球隊平均得分隻有35分,負隊才20分。不過,這屆奧運會是籃球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此後,籃球登上了國際競技運動舞台,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項目。也是從那時起,國際業餘籃球聯合會規定在每屆奧運會後視比賽情況和籃球運動發展的趨勢制訂、修改和補充統一的規則。

自從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巨人”運動員後,國際籃壇就開始關注起身高問題,甚至有人提出以高度分為兩個級别來比賽。1967年,西班牙還組織過一次“限高”籃球邀請賽,隊員最高不得超過1.8米,得到參賽國的一緻支持。這是籃球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限高的比賽。

近些年來,國際籃聯不斷修改籃球賽事規則,從球場面積到犯規次數、罰球等都進行了改進,促進了世界籃球技術的發展,加快攻防速度,增加比賽的激烈程度,提高防守的質量,對推動籃球運動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990年,國際業餘籃球聯合會正式更名為國際籃球聯合會,并允許職業籃球球員參加世界大賽,籃球運動由此向職業化、商業化和社會化邁出了新步伐。在籃球運動蓬勃發展的100多年裡,國際籃聯已有200多個會員國家,數億人熱衷和投身于這項運動中,籃球成為人們最喜愛的世界性運動項目之一。

誰說女子不如男

奈史密斯當初在設計籃球運動時是針對男性進行的,并未考慮過女性能否參加。出乎他意料的是,這項遊戲面世後第一時間就受得了女性的歡迎。

當時,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的體育館裡,每天午休時都有學生自發地玩起籃球遊戲,沒過多久,就引來上百名觀衆圍觀。喧嚣聲引起附近白金漢小學裡年輕女教師們的好奇,有一次,她們打開體育館側面的小門,看到一群男生正在興奮地搶球。一方相互傳遞,試圖将球擲入懸挂在體育館兩端的桃筐裡,而另一方則積極地幹擾和阻止。如此反複争搶的精彩場面深深地吸引了她們,随後,女教師們經常在午休時來看男生打球。一天,有幾位勇敢的女教師去找奈史密斯,問他女性能否參加。雖然這是為男子發明的運動,但奈史密斯并未一口回絕,而是回答:“為什麼不可以?”于是,在體育館空閑的時候,女子籃球開始了第一次嘗試,後來她們成為籃球史上的第一批女子籃球運動員。

在那個時代,可供女性參與的運動項目極少,在這些女教師的帶動下,籃球運動在女子學校中迅速普及,赢得女性的喜愛。1893年進行了一場正規的女子籃球比賽,比賽服裝竟然是裙服,一方是第一次嘗試的女教師,另一方是白金漢小學的其他女教師和速記員,比賽明确要求“男觀衆禁止入内”。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名參賽隊員毛德·舒蔓,因為籃球與奈史密斯結識,一年後結為伉俪。女性參賽的消息通過報紙很快傳播開來,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體育教師首先引進了該項運動,到1894年籃球在全美已相當普及。

女籃比賽規則與男籃有很多不同。1917年規定每隊上場隊員為9人,10年後改為6人。為了避免隊員過于疲勞,比賽分四節進行,每節8分鐘,中間休息時間依次為2分鐘、10分鐘、2分鐘。而男子比賽時間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1948年,女子比賽規則又有重大修改,每隊上場由6人改為5人,場地設備和比賽規則與男子相同。

第一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标賽于1953年3月7日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首次開賽在當地引發了極大的轟動,35000個座位的國家體育場每天都被擠得水洩不通。1976年,第2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女子籃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趣味曆史

單手投籃的鼻祖

當今,很少有球員會在籃球比賽時使用傳統的雙手投籃動作,令人眼花缭亂的多為單手投籃。那麼,誰是首創這個動作并成功運用到正式比賽中的呢?他就是上世紀30年代世界上最優秀的球星漢克·路易塞蒂。

路易塞蒂從小喜歡打籃球,但由于個子較矮,手臂力量不足,投籃出手前總要把雙腳并攏才有力氣,但這種方法很容易失去最佳得分時機,而且十分容易被對手“蓋帽”。為此,路易塞蒂很沮喪,比賽中不敢投籃,隻能做默默無聞的“傳球手”。

能否一隻手投籃呢?這樣不僅節省時間,而且還能省出另一隻手做動作,路易塞蒂決心嘗試單手投籃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學二年級時,路易塞蒂在一次比賽中成功運用了獨創的單手投籃技術,在18場比賽中赢得了305分,并使他所在的斯坦福大學保持不敗的戰績,成為美國大學籃壇的風雲人物。此後,幾乎所有的教練都看上了這個“奇特”的投籃方法,鼓勵隊員效仿。

由于路易塞蒂單手投籃解放了另一隻手,所以籃球随後不斷出現了右手運球、左手投籃、背後傳球、背後運球以及邊投籃邊做虛晃假動作等花樣百出的技術,标志着籃球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方寸天地

郵票裡的籃球世界

1896年希臘為紀念在雅典舉行首屆奧運會而發行了以體育運動為主題的全套郵票。此後,這類體育郵票如雨後春筍般問世。據統計,目前已約有9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過有關籃球運動的郵票,世界上籃球郵票已達200多種,風格各異,大多以描繪運動員的矯健身姿為主題。

世界上第一枚籃球郵票是1934年4月14日由菲律賓發行的。當時,菲律賓為紀念第十屆遠東體育運動錦标賽的召開發行了一套三枚體育郵票,其中一枚為籃球郵票,圖案是兩名籃球運動員跳起争球。

1939年,立陶宛在歐洲男子籃球錦标賽舉行時發行了一套有三種票面價值的籃球郵票,這被認為是體育郵票史上首套完整的籃球郵票。

籃球在1936年首次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時并未發行籃球郵票,但随着籃球運動的發展和普及,從1948年起的各屆奧運會都發行了籃球郵票。第一枚以女子籃球為圖案的郵票出現在1950年,由匈牙利發行。

我國最早發行籃球郵票是在1959年12月30日,是為紀念首屆全運會而設計的。

上世紀60年代是籃球郵票問世較多的年代,發行國近20個。1963年,波蘭為舉行第十三屆歐洲男籃錦标賽發行了一套有6種不同票面價值的郵票和小全張,被認為是當時最昂貴的一套體育郵票。

(原标題:籃球 席卷全球的“冬季遊戲”)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 郭梅

流程編輯:L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