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營養素,從來都不乏對它們神奇功能的“傳說”。近日,美國MSN網站邀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布魯斯-埃姆斯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顧問卡羅爾-哈根就最近流傳的、通過“藥片”補充營養素的誤區,做出了科學的解析。
誤區一:飲食豐富就不用補充營養素?
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中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脂肪、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理論上講隻要飲食種類多樣,就能得到營養。“但事實上,大部分人不會吃得那麼豐富。”埃姆斯教授說,由于不可能通過食物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因此,吃複合維生素等營養素補充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誤區二:“藥片”裡的營養不如食物?
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營養補充劑可以提供和食物中“等價”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補充劑裡的葉酸和食物裡的幾乎沒有區别。”埃姆斯說。
誤區三:營養補充劑可以自己選?
不同人群可能缺乏的營養素有差異,因此,選擇營養補充劑前,最好請醫生檢查一下是否缺乏以及缺乏哪種營養素,隻需做一個簡單的血檢便可知曉。當然,有一些統計數據可供參考,比如60%的人缺鎂;處于月經期的女性16%缺鐵等。
誤區四:北方人都應該補維生素D?
與南方相比,北方日照時間較短,尤其是在冬季。陽光是我們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催化劑”,但影響維生素D合成的因素還有飲食和皮膚的顔色。而且,一般而言,每天隻要曬太陽超過20分鐘,機體就有條件合成所需的維生素D。
誤區五:補充B族維生素有助于減肥、預防蚊蟲叮咬?
這兩個“怪想法”在坊間很流行。B族維生素對人體有益,但并沒有研究證實補充B族維生素和減肥有什麼關聯,蚊子也還會找到你。
誤區六:補鋅有助于長頭發?
“缺鋅可能導緻脫發,所以,因缺鋅而脫發的人先要補鋅。”卡羅爾-哈根介紹。但脫發不能和缺鋅劃等号,而且,如果補鋅過度并不會讓你的頭發更加濃密、長得更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