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銑削加工條件、計算公式!
重磨:
為了消除在切削過程中産生的切削刃磨損,整體式立銑刀與焊接式立銑刀在經過重磨後再次使用。重磨時,需要對立銑刀的外周刃與底刃進行重磨。
加工中心銑削加工之重磨
切削條件:
我們都希望能夠實現加工時間短、刀具壽命長并且加工精度高的切削加工。這就要求我們在充分考慮到工件材料、硬度、形狀、狀态以及機床性能等因素的基礎上,選用最佳的切削工具和高效率的切削條件。
1、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即切削刃部分切取工件的速度,以切削刃每分鐘切入工件表面的量(m)來加以表示。
切削速度
在主軸轉數相同的情況下,刀具直徑越大,切削速度越快。
圓周長為0.1m(=每轉前進的距離)
圓周長為0.2m(=每轉前進的距離)當切削速度一定時,直徑越小,轉數越多。
2、切削深度:對于銑削加工而言,切削深度是指工件被切削部分的厚度。
切削深度由工件的加工餘量、形狀、機床的動力、剛性以及刀具的剛性等因素決定。切削深度不可超過刀片的主切削刃長度。
切削深度
3、進給量:對于銑削加工而言,進給量是指銑刀旋轉一周時的機床工作台移動量除以刃數,也就是每刃進給量。
進給量
減少進給量會造成同樣材料去除量的情況下,刀具實際摩擦距離增大,同樣不利于切削熱随切屑排出,從而縮短刀具壽命。
增大進給量,加工效率高,但會增大刀具切削負荷。切削溫度随之升高,相同切削時間内的後刀面磨損也會增大,但較之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要小。
切削阻力與切削動力:
刀具切削工件所需的力稱為切削動力。從工件角度來看,則是與切削方向相反的抵抗力,這種抵抗力稱為切削阻力,如下圖所示,切削阻力分為3個力。
切削阻力與切削動力
1、主分力:與面銑刀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産生的力。
它是決定主軸旋轉所必需功率大小的因素,影響發熱量。
2、背分力:作用于面銑刀主軸方向的力。
它是引起工件與刀具撓曲的原因。此力的大小影響加工尺寸精度。
3、進給分力:工作台進給産生的前進方向的力。
它是使主軸發生傾斜的力。此力的大小影響加工面精度。
切削計算公式:
銑削加工多用每刃進給量來加以表示。以1000轉/分鐘的轉速切削了100mm的長度,那麼工作台的進給速度就是:vf=100mm/min。
切削計算公式
1、切削速度(vc):切削速度指的是銑刀外周(切削刃)部分的速度,即切削刃每分鐘在工件上前進的距離。計算内容與車削加工相同。
下面的公式中(π×DC)是刀具的外圓周長。周長×n(每分鐘轉數)及切削刃每分鐘的移動量(mm)。切削速度通常用m/min加以表示,因此需要除以1000來得到(m)。
切削速度(vc)
2、每刃進給量(fz):使用多個刀片時,每刃進給量是指某切削刃來到切削位置時與下一切削刃來到切削位置時刀尖位置的移動量。
每轉工作台進給量可以通過vf(工作台進給速度)÷n(主軸轉速)求出。
再将其除以切削刃刃數,即可得到每刃進給量。
每刃進給量(fz)
3、工作台進給速度(vf):工作台進給速度即每分鐘工件的移動量。
将每刃進給量的計算式的兩邊乘以z(刃數)和n(主軸轉速),即可得到工作台進給速度的公式。
工作台進給速度(vf)
4、加工時間(tc):切削時間即完成工件加工所需的時間。
加工時間(tc)
如上圖所示,工作台總進給長度必須是完全切削完畢後的長度,因此應将刀具直徑與工件長度相加。
加工中心
切削時間可以通過L(工作台總進給長度)÷vf(工作台進給速度)求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