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澱西山近郊的小山村裡,竟然發現了個寶物,由此推斷這人家非富即貴啊。話說“房屋吊葫蘆,戶主福祿壽”。這是個以前的寶物——銅葫蘆,看樣子有年頭了,真的是很少見了。也就是徒步探尋鄉村,才能仔細發現一二…
這是在北京海澱西山近郊,一個山村裡的人家。磚砌的大門框,鐵質的大門敞開着,裡面是兩進的院子,眼見的房子是紅磚所砌,屋頂有一鸱吻,其吻尾較常見的要卷曲得多。兩進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沒有東西廂房,沒有倒座,第一進的房子現在已經蓋成了兩層小樓,居住面積增加了,但也擋住了二進北房的陽光。兩進房子的甬路是水泥闆砌的,整個院子裡是很少見到土地了,不過好在大門面向的是大西山,還有山腳下的千畝果園。
所謂面朝大山,春暖花開,也是如此了。如此優美的環境下,還要在大門頂安置一銅葫蘆,還要用雙龍來護持,其用意是為何呢?
這還得先從葫蘆的用途寓、意說起。
千百年來,葫蘆一直深受國人喜愛和珍藏。葫蘆最早出現于三國的《世說新語》所載東吳有“長柄壺盧”,壺盧音通葫蘆,是從匏瓜而來的。《說文解字》用兩個詞互訓,也說明了葫蘆在古人看來是瓜的一種。當然現在的葫蘆種類就太多了,其形狀、大小、長短、花朵等均有所差異。但在古時其用途基本一緻:葫蘆曬幹,将其裡面的籽掏空,用其做盛放東西的器皿,比如做飯時一半的葫蘆瓢來舀水,比如盛酒、喝酒的大葫蘆…
除了實際用途,還有更多的是其寓意。
在早期,将葫蘆剖開,用線連接起來,用作給新婚夫婦喝酒的器皿,喝過酒之後,夫婦就可以入洞房了,連為一體了。稱之為“合卺(jǐn),夫婦之始也。”此時的葫蘆是由自然實物而進入到了吉祥物。
俗語常言“不知葫蘆裡賣什麼藥”,其意有葫蘆高深莫測,難以看透,也指葫蘆裡有醫藥。成語“懸壺濟世”的壺就是葫蘆,其源于《後漢書》。其載,河南有個大夫經常手持葫蘆賣藥,人稱壺公,其藥能治百病。其藥價不定,窮人便宜,富人價高,但從不許還價。其賣藥所得的錢經常就施舍給了窮人。有個叫費長房的窮人,因壺公醫好了自己的病,且未收分文,還給了自己不少錢。就在大年初一這天去給壺公拜年,恰巧遇到壺公将葫蘆挂在了屋頂上,壺公緊接着就跳了進去。這讓費長房全部看到了,更加認為壺公是神仙。以後費長房就經常來看望壺公,一次壺公終于邀請費長房一起進入到了葫蘆裡。隻見其中亭台樓閣,園林水榭,仙鶴常飛,無疑便是仙境了。後來費長房師從壺公學醫,經過數年,壺公又贈其治病驅鬼的竹杖。為紀念壺公,費長房便在腰間懸挂一葫蘆,手持竹杖,久而久之,“懸壺濟世”便傳開了。
由此故事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際,葫蘆更是成了八仙之首鐵拐李的法器。鐵拐李的葫蘆能大能小,能治病救人、送人吉祥,也能收妖除怪,鎮鬼壓邪。再到80後耳熟能詳的《葫蘆娃》動畫片,更是将葫蘆濟世救人、驅鬼化煞的代表深入人心。
因此自古就有葫蘆救人送福、驅鬼辟邪的說法,如果将葫蘆刻畫上八卦圖案,其效果就更佳了。而在房屋橫梁上懸挂,可以減輕橫梁壓頂;在房屋的窗戶、大門口面對醫院、殡儀館、墳場、垃圾場等場所時,在窗戶、大門上懸挂,可以減輕這些場所的煞氣;住宅附近有機場、高速路、車站、地鐵等時,在床頭懸挂,可以使其聲音纾解,令心境平甯。
葫蘆藤蔓綿延,結果豐碩,有子孫家族昌盛之寓意。《詩經》“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也是此意。也因此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也就葫蘆視為圖騰。
并且葫蘆音同福祿,且其外形圓潤,口小肚大,能将福祿納入其中,而不易外出。這也是古塔頂常有葫蘆,老北京胡同裡門墩兒常有葫蘆花紋,家、公司擺有葫蘆擺件,人們佩戴葫蘆玉挂件,車上挂葫蘆挂件等的出處所在了。
正是葫蘆的美好寓意,時人經常大面積種植葫蘆,葫蘆品種從手把玩到一米高等不同規格均有種植,當然時人也不隻是種植,還有不少藝人從事葫蘆雕刻手藝。新疆有個葫蘆王雕刻葫蘆,曾雕刻過一米高的葫蘆,其上有百鳥朝鳳、九龍戲珠等美好寓意的畫彩,其拍賣價竟高達百萬,一時傳為葫蘆圈的神話。去年有人要租地也是打算種植葫蘆,隻是海澱近郊地租偏高而放棄了。
又是一年來到,行走在鄉村裡,總是希望能發現些有趣的物件,留住些時光。或許是不經意間,也可能會忽略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趣的物件、有趣的時光離我們越來越遠,或許是沒了,或許是我們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如果你有有趣的物件,那就分享給我們吧,尤其是鄉村裡的哈!
關注綠居莊主在北平,行走在鄉村裡,留意着,留意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