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布的Eletre為路特斯創造了不少第一:第一款五門量産車、第一款非跑車領域的車型、第一款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電動車。它又是路特斯未來五年四款電動車型的第一款,也讓我們能夠一覽邁出跑車界,走向電動與SUV的路特斯的未來究竟會如何展開。
既要保持品牌的跑車基因,又要帶入SUV的元素,再融入電氣化與互聯化的時代特征,路特斯的工程師在Eletre上的确做了很多工作,外觀和内飾設計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有人表示,Eletre的外觀設計與蘭博基尼Urus有相似之處,細看之下,還是有些不同。比如前臉燈組的分體式設計是現在頗為流行的設計趨勢,行車燈位于發動機蓋前方,而前大燈則在下方黑色主體中。
主動式格栅設計又是一種設計趨勢,按照路特斯的說法,不僅在車主靠近車的過程中會有動作,在行駛過程中,當電機、電池組和前制動器需要冷卻時,相互連接的三角形網格會打開,整個設計是符合主動空氣動力學特性。
Eletre的尾部設計頗有特點。車頂擾流闆進行了空氣動力學優化,将氣流引導至玻璃下方并進入主動式尾門擾流闆,該擾流闆會自動快速展開。它可以根據驅動模式有三個不同角度。
總體而言,Eletre在視覺上給人以高跑車而不是 SUV 的感覺。特别是前傾的擋風玻璃、長軸距和非常短的前後懸。
内飾上,對比Eletre、Evija和Emira的儀表台布局,可以發現風格完全不同,Eletre在智能化上更為明顯。
儀表闆沒有采用中國消費者所熟悉的“内卷化”巨大橫屏,而是一條不到30 毫米高的薄條,這個造型一直延伸到副駕座,并為副駕乘客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觸摸屏,支持如音樂或興趣點選擇。Eletre也大幅減少了各種按鍵,用一個15.1 英寸橫屏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與操作。
中控台較為平整,有一個支持手機無線充電的儲物托盤,以及兩個不使用時與表面齊平的杯架,後部是一個可開啟的存儲空間。而且飾面材質一看就是Alcantara面料,也是豪華車上普遍采用的一種面料。
後排中央扶手也是類似的設計,前部有一個帶信息娛樂系統的9英寸觸摸屏,下方則為一個無線充電托盤。
在性能上,Eletre是在路特斯EPA(Electric Premium Architecture)平台上打造,雙電機,電池容量超過 100 千瓦時,功率為600馬力,WLTP标準下的續航裡程估計約為600 公裡。Eletre 的充電功率高達350 千瓦,可以在 20 分鐘内獲得 400 公裡的續航。最高時速為260 公裡/小時,百公裡加速時間不到 3.0 秒。其擁有四種駕駛模式,可調節轉向、減震器設置、動力系統和油門踏闆響應。Eletre的操控表現到底如何,顯然要試駕之後才知道,不過,路特斯非常自信地表示其傳承了品牌的跑車性能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Eletre 配備了四個在不需要時可隐藏的激光雷達。車頂上有兩個——一個在擋風玻璃上方,一個在後玻璃上方。然後車身兩側靠近前擋泥闆的裝置各有一個。所以路特斯表示,未來将支持點到點的自動駕駛。
此外,Eletre還使用攝像頭作為外後視鏡,不過在中國應該會更換為标準後視鏡。
路特斯将Eletre定位于Hyper-SUV,所以在配置上毫不吝啬,但也這意味着它将是富豪的座駕。不過由于SUV車型的特點,它也将為路特斯帶來新的消費群體,特别是在超豪華品牌持續上漲的全球銷量中,SUV已占據半壁江山的當下,一款全新的,時尚的,符合時代趨勢的産品會有不錯的吸引力。
不過相比國外市場,被吉利收購的路特斯在國内的品牌知名度依然需要提高,雖然路特斯跑車以進口車身份來到過中國,但叫好不叫座,能在路上看到的幾率猶如中一般。所以,未來路特斯如何樹立品牌形象,特别是要在超豪華品牌陣容中樹立形象,目前來看,路特斯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在推出Eletre之後,路特斯不再是一個純粹的跑車品牌。以Eletre為起點,路特斯未來五年新産品規劃為2023年推出代碼為133的純電動智能四門轎車;2025年推出代碼為134的純電動智能新品種;2026年再推一款純電動跑車。
從車型規劃上可以看出,未來幾年,路特斯的産品路線先滿足市場需求,擴大車主群體,然後再回到最初的本質——跑車。也算是先謀求生存,再追求精神。
不過,如何實現價格與品牌、車型價值平衡,獲得消費者認可,是一大考驗。這也是對吉利的考驗,畢竟同樣歸屬于吉利的電動車品牌極星,在國内市場的表現就是一個前車之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