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泰哥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故視頻,一輛黑色雅閣轎車在龍耀路隧道了與一輛比亞迪宋好像是有糾紛一樣。黑色雅閣先是别車失敗,反而被比亞迪宋反殺撞牆,真的是搞别人結果把自己玩廢了。接下來視頻奉上~
正當泰哥和同事都在讨論這個黑色雅閣和比亞迪宋肯定倆人要被警察各打50大闆的時候,反轉來了!黑色雅閣的司機據傳是無證駕駛,不但自己車撞了擔全責不說,甚至可能為此刑拘。玩的不是一般的溜..........比亞迪宋車主怕是要笑出豬叫了。
嗯,他的确笑了~
至于交警會怎麼判罰這兩位在隧道裡“追逐競駛”行為:經查,宋車主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本田車主因在駕駛證暫扣期間仍駕駛機動車被依法處行政拘留和罰款。所以啊,以暴制暴也是要被懲罰的。客觀老爺們開車時還是要淡定。
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坐診吧~
車主:Irgg你好,泰哥,買了輛3年多的二手車,前車主平時都是露天停車的,現在車漆面上都是細小的劃痕,打算做一次漆面抛光,但是朋友都說傷漆面不要随便抛,跪求泰哥給點意見。
泰哥坐診結果: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抛就完了,一輛車最多可以抛10次呢!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車殼表面會和空氣不斷的發生摩擦。灰塵和沙土顆粒看似沒什麼威脅性,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是矽石。學名叫做二氧化矽。也就是石英的細粉,因此從微觀角度來說,灰塵和沙土顆粒硬度是非常高的,說直白點基本上和玻璃的硬度相當。
于是乎,随着汽車高速行駛的同時,車殼表面和空氣不斷摩擦的過程,從某個角度來說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研磨過程麼?因此我們很容易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汽車外殼上見到各種有空氣留下的痕迹。
油漆表面的一道一道劃痕其實就是砂石顆粒高速劃過車殼的證據。那麼問題來了:車殼上留下劃痕之後我們如何處理?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兩步走,先抛光,後覆蓋。
而抛光本身到底并不可怕。首先我們從數據出發來探究問題的真相:一般情況下汽車漆面的厚度大多在120~140微米左右(歐洲高檔車除外,他們的漆面往往會有接近200微米的厚度),而清漆層厚度一般在40~60微米的樣子。
那麼抛光一次大概能減少多厚的漆面呢?當然這裡首先得保證抛光的操作手法正确,胡亂抛光肯定是不行的。在正确抛光操作下,抛一次大約會減少漆面的厚度5微米左右,當然是清漆層,别忘了清漆層厚度有40~60微米呢!所以别去管他!抛就完了~希望可以幫到老爺~
車主:Knself最近在糾結輪胎的選擇,原配是靜音橫濱的靜音輪胎,但又想試試防爆胎,請問泰哥有什麼選擇建議,到底該如何選擇?
泰哥坐診結果:
泰哥建議還是使用原廠的靜音輪胎。
可以明确的說,靜音輪胎可能和你想嘗試一下的防爆胎的性能剛好相反!這是因為防爆胎的物理特性決定的。防爆胎其實隻是一個俗名,真正的學名是缺氣保用胎。防爆胎并不是說它不會爆,也不是說它不存在爆胎的可能性。
在防爆胎的胎側部位,有特别增加的高強度彈性體聚合物材料,使得它的胎側厚度非常的厚實,而且非常的強硬。因此才得以獲得所謂防爆的能力:在正常充氣時,氣壓作為主要的支撐力來源,而強硬的胎側則作為次要的支撐力來源;當輪胎遇到釘子,被紮漏氣之後,或者爆胎之後,輪胎徹底失去了氣壓的支撐,此時,強硬的胎側則成為主要的受力部件,支撐起車輛的重壓,保證車輛不傾覆。因此防爆胎存在的真正意義,就是用來防止在輪胎爆胎或者沒氣的時候,車輛不至于失控。
而防爆胎和傳統輪胎比起來,雖然安全性大增,但是舒适性和靜音型方面那可是差太遠了!我們知道輪胎壓到路面不平和坑坑窪窪時,輪胎會變形吸能,從而達到緩沖的效果,因此胎側是緩沖吸能的主要部位。而防爆胎那強硬的胎側本身就是和舒适性相悖的,同樣的胎壓下,防爆胎相比傳統輪胎,在吸能緩沖方面那可不是差的一星半點。
那你也許會反駁:既然如此為何奔馳寶馬如今那麼喜愛防爆胎?很簡單!因為安全!——沒有什麼比後排尊貴的VIP乘客的生命更值錢的了。
至于舒适性安靜性?那簡單啊!特殊調教的吸能效果驚人的懸挂系統天生就是為了匹配防爆胎那強硬的胎側的,輪胎吸能效率低?不怕,靠特殊調教的懸挂來吸能!至于安靜的話題更簡單了!我花費成本做好車身的隔音,把噪音隔離在車外不就行了?至于車外有多吵鬧,反正後排尊貴的VIP聽不到,車外吵就吵吧!
但是普通的便宜車,懸挂可不會專門根據防爆胎去調試開發,車身的隔音吸音你也别指望能和尊貴的寶馬、奔馳相提并論。所以真的建議您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要我說,您普通家用車的話,選這個足夠了!
好了,回答完這2個問題老爺們還有什麼疑惑呢?
請老爺們趕快在我們的留言區提出你的問題
今天的泰哥坐診就到這
我們下期再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