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種溫情,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掀開日曆,不覺已經到了臘月二十,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
朋友圈裡開始湧現出各類“年味”的圖文:
一家老小齊上陣,拆洗窗簾、晾曬被子,把家裡角角落落積了一年的灰都掃得幹幹淨淨,把家裡布置得煥然一新。
各類商家舉行年底清倉和年貨節活動,琳琅滿目的商品不斷刺激着人們的購買欲,給自己和家人捎一份新年禮物,成為抑制不住的沖動。
老人家開始準備各類土味年貨,殺年豬、做米果、包餃子,念叨不停的是,孩子們今年會不會回來過年。
遠在他鄉的“打工人”,勞累了一年,終于可以給自己放一個“年假”了,掰着手指頭倒數着工廠或公司放假的日子,迫不及待地買好車票,歸心似箭。
當日子,從年頭走到了年尾,人們緊繃的神經終于可以稍稍松懈了下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吧。”這是親情在呼喚,這是奔波不停的生活裡,給予自己和家人的最好禮物。
當我們把“準備過年”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心中也就莫名地歡喜起來。盤點一年的收成,多收了三五鬥也好,依舊收入欠佳也好,隻要我們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依舊在,那些熟悉的唠叨,還萦繞在耳邊,就有一種歸屬感和幸福感。
可是,當父母不在了,心中便空落落的了。
有道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回家過年”,如同嬰兒重回母親的懷抱,那熟悉的味道,那笃定踏實的感覺,無法用言語描摹。父母不在的故鄉,該如何安放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
02
父母在,兄弟姐妹們團圓叫“回家”;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之間成為了“走親戚”。
鄰居黃大爺已經九十七歲了,早兩年,老伴去世,他便跟着兩個兒子生活,一個月一輪換。
雖說兩個兒子住得很近,不過五百米的直線距離,但每到月底,黃大爺都要收拾起自己的衣物和家什,也要來回好幾趟,才能完成一次“搬家”。
好在,他身體還不錯,雖說行動遲緩了點,卻還不需要旁人攙扶。
吃穿住都不用發愁,可他最愁的是沒有人陪他說話,兒子、媳婦隻管做好一日三餐,到點了就喊他吃飯,除此之外,一概不聞不問。
黃大爺還有四個女兒,都嫁在附近,她們隔三差五會回來打一轉,幫着洗衣服、陪老人聊聊天。但奈何黃大爺也是吃“輪流飯”的人了,做女兒的,沒有得到弟弟弟媳的邀請,也不好意思留下來吃飯,每次都是匆匆地來,匆匆地走。
看着鄰居們張羅着過年的東西了,黃大爺也開始對兩個兒子“發話”了,不是問年貨準備得怎麼樣了,就是問他們過年走親戚的計劃和安排,問來問去,他其實隻想說一個自己的小心願:今年過年,在誰家張羅一頓團圓飯,讓嫁出去的女兒們都能回來,有個地方去。
看着黃大爺如此操心,鄰居們都忍不住唏噓。
誰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終有一天,父母會離我們而去,他們在生的時候,每一次團圓似乎都理所當然,都輕而易舉,但當他們老得無法張羅時,一大家子的團圓就顯得難能可貴。而若是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還會有這樣團圓的機會嗎?
也許,想要湊齊一張人丁興旺的全家福,少了父親和母親,就再也湊不齊了。
03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你有多久,沒有回家過年了?
距離上一次回家過年,生活是不是已然發生了很多改變?
記憶中,每一次回家過年,是從父母一次次打來的問候電話開始的:“你哪天回啊?我好把你的被子曬好,再做些你愛吃的菜。”
歸家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父母的電話才漸漸少了起來。不過,等你剛剛登上列車,他們的電話又響起來:“上車了嗎?幾點到,爸爸去接你。”
當車窗外的景物飛馳而過時,心也就變得格外的歡騰起來。
隻是,當我們的腳步離家越來越近時,心中又不免忐忑起來:過去的一年,自己依然平淡無奇,事業上得過且過,感情上還是一片空白,他們的殷殷期望又泡湯了。
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如同鄰居家的孩子一樣,開着車子滿載而歸,不光是賺了錢,更重要的是自己成家立業,也有了孩子。
或許,這樣的願望,又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實現了,或許,還要等好幾年。多麼希望,讓父母能分享這份喜悅,這份完滿啊。
時間太快,我們賺錢的速度總是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們竭力讓自己一切都好的願望,常常要曆經波折。
好好珍惜吧,不要放縱自己,不管是事業還是情感,都要盡早地功德圓滿。 唯有如此,才能讓父母安心地走。
04
結束語:
不敢想象,當父母不在了,回到故鄉,回到那熟悉的竈台,滿腹心事向誰說;回到熟悉的餐桌,端上熟悉的味道,那舉起的酒杯要敬誰?
即便還是同樣去走親戚,沒有了父母的陪伴,是何等的凄涼啊。
不要到那時才感慨:“子欲養而親不待。”
好好珍惜,每一次回家過年的機會吧,陪陪父母,趁一切都還來得及。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