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界篇:尋常而又神秘的意識之謎
續上↑
每個人都是從牙牙學語的小孩成長而來。小孩的世界觀和大人有着非常大的區别,其中之一就是小孩認為萬物有靈,萬物都能與人溝通。
所以,不論是小孩玩的玩具還是看的動畫片,本來沒有生命的物體也往往長着嘴巴和眼睛,好像真能與人溝通。
群仙高會圖(局部) 宋 佚名 弗利爾美術館
很多人認為這是由于小孩因大腦沒有發育完全所産生的幻覺。果真如此嗎?這種觀點其實也是大人們的推測。
小孩就像一張白紙,頭腦裡被灌輸的後天表象知識較少,所以更能展現出人本來的思維方式。
其實,幾千年以來有一種對世界認識的理論曆久彌新——泛心論(又稱:泛靈論),這種理論認為所有物體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這種理論意識和物質一樣,都是宇宙中物體的必要組成成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泛心論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認為是唯心的迷信。但是在科學界不乏有支持泛心論的著名科學家,比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爵士等。
科學界在各種實驗中也暗示了意識似乎在物體上的普遍存在,請參考:
觀世界篇:尋常而又神秘的意識之謎
羅傑·彭羅斯 圖:知乎
更高的真理往往隐藏在玄妙莫測的未知之中。我們不妨先不急于下結論,随筆者一同換個視角來審視泛心論。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各位思考。
一、很多人認為,人類和動物之所以具有意識,是因為人和動物(部分)都具有大腦結構。因此有人做出結論,意識存在的前提是具有大腦結構。
但這隻是一種歸納,如果我們舉出反例就可以證僞。反例之一便是,植物具有意識,但卻沒有大腦,參看:觀世界篇:尋常而又神秘的意識之謎
另外,人類一直在擔心人工智能某一天将會産生自我意識。但人工智能産生意識的并非是大腦結構,而是另一種機器和軟件形式。而軟件之于機器就好比是另一個空間之于我們這個物理空間。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意識存在的前提并非是具有大腦結構。
二、在《觀世界篇:尋常而又神秘的意識之謎》我們概括得到:意識是一種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
三、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類擁有相對來說更大的智慧,這種智慧正是體現在意識之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意識,那就喪失了所有智慧。
而人的智慧是由宇宙造化而來,因此宇宙的智慧遠遠大于人類智慧,人類智慧僅僅是宇宙智慧的滄海一粟。那麼,擁有極高智慧的宇宙是否本身也具有意識呢?如果宇宙不具有意識,那麼也就意味着承認具有極高智慧的宇宙卻不能認識自己和世界。這就自相矛盾了。
四、宇宙規律恒常不變,所以普遍遠遠大于特殊,所謂的特殊也不過是人類暫時沒有發現其中的規律而已。所以,人類具有智慧和意識,這一現象在宇宙中更有可能不會是特殊的,而是非常普遍的。
也就是說,宇宙之中普遍存在意識和智慧,而不僅僅隻特殊的存在于人類或地球之上。比如,近年來美國五角大樓已經公開承認存在不明飛行器,這暗示着外星人确實存在。
五、萬事萬物都是由宇宙規律演化而來。人類也在創造着一個簡單的機器人世界,包括:元宇宙、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等。該行業領域的專家發現一個趨勢——随着機器越來越複雜,機器的各個部分越傾向于獨立的自我管理,從而減輕對中央處理器的負荷瓶頸。
我們可以簡稱這種獨立的自我管理為“自律”。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中的第三條也是這種“自律”的體現: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來自:公衆領域
而在極其複雜的宇宙環境中,自律的前提必然是能夠認識自己和環境,那麼一旦做到了真正的自律,也就意味着存在意識。
那麼,宇宙在創造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時,會不會也會給予每個物體以自律呢?如果不會,那麼人類和動物就沒有獨立意識,所有的想法和行為都會像目前的機器人一樣聽從宇宙的指令。
如果會,那麼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會因此而具有意識。所以,從這個角度,萬事萬物都更有可能具有意識。
六、機器人三大定律的前兩條為: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将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
尤其是第一條定律,實際上人類不僅要求機器人要有較高的智慧,更要有較高的道德水準。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定律——善。
大道至簡,其實這不僅僅是創造機器人世界的一個基本準則,更是我們這個大宇宙的基本準則。
試想,如果宇宙中任何一件物體都不能以善維護宇宙,宇宙還會穩定存在嗎?必然不能,所以宇宙在創造萬物之前,必然賦予其善的特性。
善,在人類看來,存在于道德之中,而道德又存在于意識之中。那麼,萬物若無意識,如何為善?
綜上所述,站在宇宙的大視角之下,萬物有靈并非是唯心的迷信,而是一種非常可能的存在。
如果拿計算機世界做比較,意識就好比是代碼,物質好比是硬件存儲。計算機世界中所有的物體包括計算機本身,都是同時由代碼和硬件存儲兩者構成的。
人和動物等明顯具有意識的生命體就好比是手機上的浏覽器、微信、QQ、支付寶等可以直接操作交流的軟件。
而無機物質(石頭、自行車、橋、房子等)就像是手機上各種内在軟件,它們一般不和操作者産生直接互動,但它們本身也是代碼組成,也同樣依賴硬件存儲,也同時具有意識和物質兩種屬性。
當然這個比喻還不是很恰當,因為這是拿相對低級的計算機世界來說明更高存在的宇宙萬物,但可以起到一些輔助理解的作用。
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爵士等人也在用意識視角來理解量子力學中存在各種看似玄幻的現象。其實,量子力學和意識都涉及到了另外空間。後續,我們再一一探讨。
兒童代表人類的最初狀态,機器人則是很多人認為的人類社會目前發展的方向(不代表筆者觀點)。在萬物有靈這一問題上,我們從兩個視角出發,殊途同歸,都指向了我們這個世界觀在發生巨變的時代。冥冥之中,或許自有天意。
以上為筆者一孔之見,請辯證參考,歡迎交流探讨~
往期推薦:
天象之理淺析 | 觀世界篇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 觀世界
世界真真假假,從李廣射虎談信與不信
從劉翔峰事件深思道德是否存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