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曾說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确,作為唐代詩歌史上的兩座高峰,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和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面對詩仙和詩聖,可能許多人更喜歡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而對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敬而遠之。但我認為,比起李白天馬行空,自信奔放的浪漫,“憂國憂民、沉郁頓挫”的杜甫,其詩中體現的現實關懷精神,更值得人們頌揚和傳承。因為他不是為自己寫詩,更多是為國家和人民寫詩。他飽含憂慮、甚至飽蘸血淚的筆墨,不僅是他一生坎坷的真實寫照,也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現實映照,更是一種仁愛精神的傳承和廣大。
這種“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既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支點。所以,杜詩是史詩,是一種愛國情懷和仁愛精神的代表。作為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杜甫的“三吏”、“三别”比較有力地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思想和仁愛精神,在杜甫詩歌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寫作背景
大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亂已進入第三個年頭,老皇帝唐玄宗早已經帶領文武百官到蜀地避難,帝都長安淪陷賊手,太子李亨在靈武即為,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是為肅宗。從安祿山起兵到長安淪陷,中華大地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山河破碎,生民罹難,昔日“萬國來朝、天下太平、倉廪豐實”的唐王朝,成為一個混亂不堪,各種矛盾爆發的爛攤子。幸肅宗即為于靈武,天下曙光再現,早已在這幾年大亂中煎熬不已的杜甫,也異常興奮,冒着生命危險從長安跑到了陝西鳳翔。肅宗稱贊其忠心,授予左拾遺,但他卻因上疏救房琯被肅宗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杜甫回河南舊居探親,寫下“三吏”、“三别”,而這一時期,正是杜甫最艱難、唐王朝最艱難的時候,因此,“三吏”、“三别”客觀的記述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故具有“詩史”的偉大意義,從中也可以直接看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和仁愛思想。
二、“三吏”、“三别”中“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的具體體現
(一)“三吏”
1、《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此詩從作者見新安吏按照戶冊點兵後與他的問答寫起,從“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幾句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戰亂征兵,新安縣成年正常服役年齡兵員已經枯竭,所以不得不向“中男”下手。“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這幾句集中表現了杜甫對這些即将上前線的孩子們深切的同情,但除了同情,他也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隻能安慰這些孩子不要悲傷哭泣到眼淚哭幹,這表面上寫征人們的哭泣,實際上又何嘗不是作者的哭泣呢?他不能将這種悲慘的原因直接歸咎于唐王朝的失策,隻能用“天地終無情”這樣的話來寬慰征人,把命運的悲慘推給難以把握的天地。
在全國抗敵的大環境下,杜甫既同情這些可憐的孩子,但又不得不從全國大局出發,縱然不忍也要鼓勵他們勇敢上前線殺敵。“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相州之敗本是朝廷的原因,杜甫卻用“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這樣的話為朝廷遮掩來穩定大局,還要用“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這樣的話體現唐王朝對士兵的關懷。但事實上卻并不是這樣的,這種善意的謊言,出自“聖人”之口,我們可以想象到杜甫當時的矛盾和為難。
心裡上裝着國家,下裝着黎民,既希望國家盡快安甯,又不忍百姓受苦,所以才有這樣悲痛泣血後又充滿矛盾的話,杜甫之憂國憂民和仁愛,由此可見。
2、《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緻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妪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别。
《石壕吏》是選在我們初中課本上的杜甫作品,也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叙事詩。從這首詩可以看出,常年累月的平叛戰争已經吃緊到官府不分老幼四處抓人的地步。就連作者這樣的名人,也要躲躲藏藏,用“暮投石壕村”這樣的方式來逃命,那麼普通百姓的日子會何其艱難。詩中作者用描寫村婦悲情講述她一家人快要絕戶的悲慘遭遇的方式,深切反映了戰争對老百姓帶來的災難,批判了官府橫暴不仁的強盜行為。“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别。”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間,或許,作者内心的悲傷,已經讓他難以再繼續寫老妪和老翁,以及這家其他人的命運了,我們讀此詩,也會悲痛不已,自然會進一步往深處想當時戰争的慘烈和天下百姓在死亡線上掙紮的情形。
從此詩,可以看到杜甫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切擔憂和對戰亂時代死亡線上掙紮百姓的極度同情、憐憫,更見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的真切。
3、《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将,慎勿學哥舒。
《潼關吏》的寫作視角與前兩首不同。這首詩寫作者對潼關關防工事的關心和對關防守将守關自信的贊美和隐憂,深切表現出杜甫對國家的關心,人民的牽念并不停留在抒發個人情感上,而是深入到具體的邊防事務中,這表明杜甫絕不是一個“空談愛國”,實則并無濟世之行動的人,更體現出杜甫憂國憂民的真切和務實,仁愛精神的現實意義。如“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潼關吏對自己的邊防工事充滿了自信,按理說這樣堅固的壁壘和将士高度的自信應該讓人贊譽,但作者還是不放心,“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将,慎勿學哥舒。”畢竟三年前哥舒翰之敗還記憶猶新,而心中沒有國家和百姓的人,怎麼會那麼在意曾經的慘敗?所以杜甫才不厭其煩地告訴守關将士不能盲目自信,雖然這話可能潼關吏聽了并不高興,但杜甫是一定要說的,因為他不在意話中不中聽,而是在意該不該說。
我們讀此詩,更覺杜甫的憂國憂民和仁愛,既是一種個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種理性的、付諸實際的行動,隻有心中始終裝着國家和百姓的人,才擔憂國家再次吃敗仗,百姓再次遭難,所以才有這樣的憂慮和苦心勸谏。
(二)“三别”
1、《新婚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随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緻羅襦裳。羅襦不複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公元759年春,抗擊叛軍的六十萬唐軍大敗于邺城,為了補充兵力,就像作者在《石壕吏》中寫的一樣,唐王朝再次進行不顧百姓死活的瘋狂抓丁拉夫政策。親眼目睹這一慘狀的杜甫,以一個新婚女子的口吻,寫出了當時戰争的慘烈和自己對戰争早日結束的期盼。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無乃太匆忙。”詩句開篇就用婦女的口吻寫出了當時戰事的吃緊和女子命運的悲慘——昨晚洞房花燭夜,今早已成離别人。你要戍守河陽,我的身份卻都還沒有明确,連拜見姑嫜都難以實現。讀到此,我們很自然聯想到杜甫的《兵車行》: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但是,當丈夫命運難保時,家中女子的命運又好到哪裡去?“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随君去,形勢反蒼黃。”因為牽挂你,我多想随你而去,但又害怕對你和軍隊不利,這種難言的矛盾心理,杜甫卻體察得如此細緻,足見杜甫仁愛思想的濃烈和其對百姓關心的深切。“自嗟貧家女,久緻羅襦裳。羅襦不複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雖然我牽挂你,但還是祝福和鼓勵你,為了你我從此不再專心梳妝打扮,隻願你滿懷信心,奮勇殺敵。
這首在思想性和藝術成就上完美結合的詩歌,其實是杜甫面對戰争帶來的災難時矛盾心理的又一體現。一方面,他對征夫和妻子暮婚晨别的悲慘遭遇是非常同情的,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沒有這一個個普通家庭的生離死别,就沒有戰争勝利的一天。所以作者隻能含着淚歌頌這些婦女的深明大義。憂國又憂民、仁愛滿懷的杜甫,他心中的悲痛和期望,如此感人肺腑。
2、《垂老别》:
四郊未甯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胄,長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别,且複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邺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歎。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抒寫一老翁暮年之時辭别老妻,從戎征戰的悲情故事。詩篇一開頭,就以“四郊未甯靜,垂老不得安。”這樣的戰亂環境為基調,給人以傷痛和憐憫。後面繼續寫到老翁由于戰亂不息,子孫陣亡的凄涼,但作者并沒有将筆觸停留在對老翁凄慘生活的叙述上,而是通過展現老翁不顧年邁,毅然從軍的悲壯和深明大義,從老翁之口再次說明作者也像老翁一樣心憂戰事,忠心為國的情懷。“男兒既介胄,長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歲暮衣裳單。”兩句,我們看到了老翁義無反顧,慷慨激昂的一面,但“老妻卧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别,且複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再次将我們帶入他和老妻離别時難分難舍,彼此傷痛又祝福的場面。“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歎。”老翁看似豁達無畏的話語,實際上是他雖然傷心絕望,仍然想方設法寬慰老妻的無可奈何。“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現實畢竟是殘酷的,就像杜甫在《悲陳陶》中說的:“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這一去兇多吉少,老翁是完全清楚的,所以才“塌然摧肺肝”。
我們讀此詩,在深切體會老翁悲慘命運和他慷慨從戎的激昂情懷中,能細膩地體會到人物心理的變化,進而聯想到當時慘不忍睹的現實。自然而然,我們也看到詩句背後杜甫那一顆既憂心國家太平,又不忍百姓遭難的仁愛之心。
3、《無家别》: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馀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人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栖。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内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别,何以為烝黎。
從《新婚别》到《無家别》,作者表現現實之悲的情感可謂一層厚于一層。《無家别》中描述的情景,很像《詩經·小雅·采薇》中寫的“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和曹操在《蒿裡行》中寫到的:“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是的,戰争的殘酷,讓老翁回家後隻看到對自己“蒿藜、空巷、狐狸、寡妻”等凄慘景象。但更悲涼的是:“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殘酷的戰争,給老翁連獨自品嘗故鄉破敗、孤獨無依之悲涼的機會都不給,又把他推向了命運多舛的戰場。最後三句“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别,何以為烝黎。”可謂催人心肝,将喪母之痛,家破之悲推到了極點,在讓我們感傷戰争之悲慘時,也不禁将思考的視角轉向對統治者殘暴不仁的批判中。
三、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的影響
“三吏”、“三别”是一幅幅詳細展現當時戰亂生活和百姓疾苦的史詩畫面。更是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的集中體現,代表着儒家傳統道德觀念對文人士大夫的深刻影響。其在杜詩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感悟安史之亂之悲慘,離不開“三吏”、“三别”;了解杜甫之“憂國憂民”和仁愛,更離不開“三吏”、“三别”。當然,杜甫的其它詩如《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北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月夜憶舍弟》、《登高》、《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亦可見杜甫的“憂國憂民”思想和仁愛精神。後人通過讀其詩,知其人,頌其德,将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和仁愛精神一代一代傳承,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這不僅體現在後世作家自覺的“文以載道”傳統和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更體現在中國人民思想和行動中。每當天下不甯、國家喪亂之際,在一個個為國家和人民安甯、幸福而努力呐喊、奔走的有識之士和英雄烈士身上,多數時候能看到杜甫的影子。
杜甫,一個不管“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始終心系天下,心系百姓的仁愛君子。一個既不會眼中隻有君王的豐功偉績而漠視百姓之苦難,也不會因為同情百姓而置國家命運于不顧的偉大詩人。其“憂國憂民”的思想和仁愛精神,最終化為不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化為“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鮮明詩風。
動亂的時代讓杜甫一生艱難坎坷,但卻成就了杜甫,杜甫又反過來承載着那個時代的記憶。我們永遠記得,曾經有那樣一段悲慘的曆史,而在那段曆史中,有一個“聖人”,他就是杜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