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嘉峪關是指嘉峪關關城,離現在甘肅省嘉峪關市區西南6千米處。甘肅河西走廊的最窄處,南部是祁連山脈,北部是黑山。讨賴河發源于祁連山脈,流經祁連山山麓地帶,在此呈東西走向,河流南岸是祁連山脈的懸崖峭壁,河流北岸是長城第一墩,長城最西端由此開始,向北就是嘉峪關,再向北連接黑山長城。嘉峪關是河西走廊的咽喉,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嘉峪關
嘉峪關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勢險峻,建築宏偉,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明長城的防禦體系是:五裡一燧,十裡一墩,三十裡一堡,一百裡一城。嘉峪關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的軍事要塞。高山相對,嘉峪關城立于峽谷中,扼守交通要道,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嘉峪關位置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的隘口,以此劃分關外和關内(内地或口裡),嘉峪關以西地區被内地稱作關外,嘉峪關以東地區被稱為口裡。
經過嘉峪關的駱駝隊
現在,看到的長城絕大多數是明朝修建的長城,從西部的嘉峪關到東部的山海關,綿延一萬多裡,被稱為“萬裡長城”。長城上關口衆多,規模最大的是山海關和嘉峪關,而嘉峪關要比山海關更加雄偉氣魄,是我國最大的關城,也是我國衆多關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