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專家支妙招調理數碼病

專家支妙招調理數碼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9 14:45:57

  目錄:

  第一章:翻白眼助視力 專家支招調理“數碼病”

  第二章:專家支招:如何預防“數碼病”

  科技不斷創新,電腦、手機、ipad等數碼産品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和樂趣之外,“數碼病”的出生卻也為健康設下重重埋伏。那麼什麼是數碼病?數碼病怎麼調理?如何預防數碼病呢?

  翻白眼助視力 專家支招調理“數碼病”

  現在電腦、手機等電子産品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對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是極大的便利,也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可世間萬物有利必有弊,不把握一個度便物極必反。頸椎病、幹眼症、鼠标手等“數碼病”正逐漸成為嚴重的都市疾病。

  事實上,幹眼症,頸椎病、腰背疼痛和鼠标手是特别“青睐”中年女白領的一種電腦“後遺症”。那些在家庭和事業中都起着“支柱”地位的中年“骨幹”,一方面要經受來自生活和工作壓力的挑戰,另一方面也要面對身體各組織出現退行性病變,代償能力下降的事實,也因此更容易在電腦“後遺症”來襲時中招。

  視力篇

  幹眼症對中年女白領“情有獨鐘”

  現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電腦、手機等電子産品,加上中年女性自身所處生理階段出現微妙變化、雌激素分泌較年輕時減少,眼幹、眼澀、眼疲勞的現象很容易在此時産生。以往都認為幹眼症更容易發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但近年來随着電腦、手機的普及以及每天大量使用,中青年患幹眼症的幾率也越來越高。

  幹眼症高發人群:會計、編輯、記者

  專家介紹,從事會計、IT、編輯、遊戲設計等工作,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作業的人群,都屬于幹眼症的潛在高發群體。而中年女性尤其要警覺,因為進入圍絕經期後,本來自身雌激素水平會有所下降,此時無論是皮膚、生殖系統還是眼睛組織,都較年輕時更容易缺水、幹澀。

  專家分析:

  據了解,正常人的眼睛會不斷分泌淚液,然後通過眨眼,使淚液均勻地塗在角膜和結膜表面,形成淚膜,以保持眼球濕潤不幹燥,這是維持眼睛表面健康的基礎。但如果身處缺水的空調環境,長時間凝視屏幕,就可能引發幹眼。

  專家表示,不僅僅是女性,無論男女老幼,但凡長時間面對變動快速的屏幕,眨眼次數就可能由平時正常的每分鐘十幾次銳減至每分鐘幾次,使得淚膜更容易破裂,淚液迅速蒸發。電腦強烈的光線對人眼刺激很大,由于距離近,容易使淚液分泌異常而緻幹眼産生。

  “人體的眼球本身能自動調節焦距,使影像清晰傳送到大腦,但如果聚精會神盯着電腦或手機屏幕,就會逼迫眼睛也‘定格’在同一焦距,這樣久而久之就導緻睫狀肌持續緊張,引發眼睛過度疲勞。”專家表示,眼幹外加視疲勞,會引發眼紅、眼澀、眼癢、有異物感等系列問題出現。

  專家支招:

  1.“翻白眼”、勤眨眼、辦公桌上放魚缸

  “無論是看電腦還是看手機,都應稍微俯視屏幕。”專家建議,市民可調高坐椅或降低電腦顯示屏,以30度的幅度俯視屏幕,這個角度不僅可使頸部肌肉放松,還可改善腦部供血。向下注視,眼睑微微下垂,還可減少眼表暴露于空氣造成淚液蒸發的表面積,預防幹眼症發生。

  此外,用電腦的時間不宜過長,對成人來說,每隔一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遠眺;如果是兒童,時間間隔還應進一步壓縮,年齡越小,時間間隔越短。電腦操作應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離。

  工作時别忘了經常練習上下眨眼,或将眼球盡量向左、右、上方看,類似“翻白眼”,這樣的機械運動有助于預防幹眼症發生。

  調整計算機屏幕上的亮度,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使用計算機時可将屏幕對比度調高,屏幕顔色與文字應該有明顯對比。周圍環境的光線要柔和且充足。

  對于幹眼較為嚴重的人群來說,可遵醫囑開具人工淚液或是眼藥水,在用眼間隙幫助補充眼睛水分。

  2.光線不足别看手機

  專家還特别強調,最好在自然光線或明亮的室内光線下面對屏幕,因為在黑暗環境下聚光看電腦、玩手機,勢必強迫瞳孔放大,并且要用力收縮睫狀肌、努力實施調節功能,此時用眼十分費力,容易産生視疲勞,這就是所謂的“暗室效應”。

  另外,幹燥室内使用空氣加濕器也是不錯的辦法,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盆水生植物或者養一小缸金魚,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邊環境的空氣濕度,在眼睛疲勞的時候,還可以看看綠色植物或者魚缸中遊動的小魚,放松雙眼。

  專家提醒,一旦出現眼睛幹澀、發紅,有灼熱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休息後仍無明顯好轉,就應到醫院看專科醫生。

  身體篇

  除了眼睛之外,頸部也是另一個最容易因使用電腦而受累的部位。

  最近十年來,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導緻頸椎不适的患者不僅總體人數出現大量增加,而且患者年齡也越來越低。“如今十幾歲的孩子在媽媽陪同下來看頸椎病,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專家表示,在那些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出現不适的患者中,九成以上首先出現的都是頸部不适。

  電腦頸椎病:20歲中招40歲頸僵

  專家介紹,年齡介于40至6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是頸椎病最“青睐”的對象。他認為,除了年齡增大導緻出現退行性病變及代償功能下降外,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是家庭的“支柱”和單位的“骨幹”,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較大,如果這部分人需要長時期使用電腦,無疑更容易遭受頸部不适之苦。

  1.腰背酸痛、鼠标手頻現

  除了頸部,腰部、背部和手腕也逃脫不了電腦“後遺症”的“魔掌”。專家表示,人在使用電腦時,身體的多處肌肉都處于一種緊張狀态,當這種緊張狀态維持過長時間時,腰背部的肌肉、手腕的肌肉都可能出現勞損而引起疼痛。

  以“鼠标手”為例,當手腕和手指不停點擊鼠标時,便可能引起腕關節肌腱、筋膜等軟組織的勞損。此外,長時間保持不正确的坐姿,還可能使胸椎受到壓迫,出現胸部不适,或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症狀。

  2.“拇指族”當心腱鞘炎

  随着智能手機的普及,近年來還有不少整天沉迷于微博、短信和手機遊戲的“拇指一族”發生了腱鞘炎。

  專家介紹,手部肌腱在跨越關節附近都分布着“腱鞘”,其作用是幫助手指活動。而長期、持續、力量比較集中的活動會引起肌腱的慢性勞損,使腱鞘增生,肌腱長出痛性結節,從而産生無菌性炎症,并出現疼痛。

  專家說,以前容易得腱鞘炎的通常是長期練習鋼琴的人、打字員、擠奶工、經常要擰衣服、擰毛巾的家庭婦女等。而最近幾年,随着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一些沉迷于發短信、發微博、打遊戲的年輕患者逐漸多了起來。

  美國有研究指出,經常用手機寫微博、發短信可能導緻與長期打字一樣的後果,緻使肩、頸及手指受損。調查結果顯示,每日發送短信數量與肩膀疼痛之間存在聯系,而且這一聯系在男性身上尤其明顯。專家認為,由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智能手機,人們應該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數碼病”

  在辦公室:

  1.抛棄“大班椅”

  辦公室裡的許多小細節,其實隐藏了不少健康的大學問。比如,許多“老闆”喜歡在辦公室裡擺放的“大班椅”,就被不少醫生認為不利于脊柱的健康。

  專家建議市民在使用電腦時,最好不要坐在這種又大、又軟、幾乎讓整個人陷進去的豪華椅子,而是盡量選擇木質等坐墊較硬,對身體能起到更好支撐作用的坐椅。此外,椅子的靠背最好不要太往後靠,而是盡量與身體垂直。

  2.适時起身活動

  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已經成為不少電腦族的“通病”。專家提醒說,無論工作多麼繁重,都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放松一下全身的肌肉。“建議大家在電腦前工作40至50分鐘左右,就應該起來活動一下,即使隻活動兩分鐘對身體也有好處。”這個建議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貴在堅持。

  3.空調别對着後腰吹

  有些白領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時,為了讓自己涼爽,經常将空調對着自己的後腰部吹,專家提醒說,長時間這樣做可能導緻後腰部肌肉長期收縮,出現痙攣,甚至壓迫局部的血液循環,對腰部健康不利。

  還有一些人喜歡将電腦放置在桌面的一側,使用電腦時不得不長時間扭曲着身體,這種做法也會加重脊柱的負擔。

  在家:

  1.選擇合适的床和枕頭

  對電腦族而言,選擇一張合适的床和一個舒适的枕頭也能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專家建議要為腰部健康着想,盡量不要睡軟床,最好選擇比較硬的床墊。枕頭的高度也有講究,無論太高、太低都可能牽拉頸椎,“如果習慣仰睡,枕頭可以稍低一些,習慣側睡的話,枕頭可稍高一些,最好與一側肩膀寬度相同。”

  2.少躺着看電視

  對工作了一天的市民而言,晚上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專家提醒說,長時間躺着看電視并不利于頸椎健康,因為這種姿勢可能使頸椎和胸椎交界的位置出現錯位,引起胸悶、心慌等不适。

  3.運動首選蛙泳

  對于電腦族,他認為最好的放松和運動方式是蛙泳,“這種泳姿無論對頸椎、胸椎、腰椎都有好處。每次遊半小時左右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此外,羽毛球、放風筝等需要擡頭的運動也被不少醫生推薦為電腦族的放松“法寶”。

  結語:科技産品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多運動不要總沉迷數碼産品的懷抱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