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春季養生常識
1、每天堅持多喝水
每天堅持多喝水,能夠增強身體系統的循環速度,緩解緊張的身體機能,提升預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實喝水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減肥。如果你每天攝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于減穿衣服
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減少,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緻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減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裡三層外三層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早上梳頭、晚上泡腳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卧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洩風毒腳氣,勿令壅滞。”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
4、晚睡早起,不可戀床
春季養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習慣。晚點睡覺指晚上9點以後入睡。早起是指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起床,有利于氣機的生發,晚點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點前入睡,否則第二天容易雙目赤紅,容易肝火上升。
5、晨起提倡宜伸懶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懶腰,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後,人體松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若四肢舒展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薪、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
6、“躲避”紫外線,注意防曬
一般隻有到了炎夏,才會想起紫外線的存在。其實在春季,紫外線就已經開始對皮膚進行傷害。尤其在中午11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紫外線的強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許多。紫外線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積。因此防曬很重要。
7、多曬太陽補鈣
春分過後,日照時間漸漸變長。當大地脫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柔和。此時,我們應該盡情享受陽光帶來的健康益處。民間素來有“學會曬太陽,勝過吃補藥”的說法。最好走出家門曬太陽,不要隔着玻璃曬。
春困來襲時你該怎麼面對
當溫暖的春風吹來的時候,人們在感受暖意的同時會有一種非常非常困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們在而春天,氣溫适中,皮膚和肌肉微細管處于弛緩舒張的狀态,血流緩慢,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刺激信息減弱,于是出現昏沉欲睡的“春困”現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人們該怎麼辦呢?
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随自然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生理現象。冬天,人體為了适應寒冷的環境,保護體内的溫度而防止熱量散發,皮膚和微細血管處于緊張收縮狀态,維持機體的生理恒溫和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信息增多,因此人的大腦比較清晰。
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民間稱之為“春困”。氣溫繼續升高,人體一時難以适應,更是容易困倦無神。那麼,如何消除春困呢?
1、有氧運動
季節變化,生活習慣也要做及時調整,走出戶外,多進行有氧活動,進行适量的健身鍛煉,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可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内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促使大腦清醒,從而防止春困。比如慢跑、遊泳。
2、蒸氣浴
每周一次蒸氣浴,可以消除冬季留在體内的“廢料”,從而使血管得以淨化,血液循環重新振作起來,的,有效防止春困發生。
3、不“開夜車”
要按時睡覺,保證睡眠。早起可用冷水洗臉,刺激皮膚和大腦。中午安排午睡,養氣除疲。春天不宜“開夜車”,以免誘發或加重“春困”。
4、調節飲食
春季飲食宜清淡,黃綠色蔬菜及水果宜常食。春陽主發,姜、蔥、韭菜等辛甘助陽食物可以适當吃些。脾胃不和也會影響睡眠和精神,因此不可過多飲酒,不宜吃油膩生冷難以消化的食物。
常見的導緻疲倦的原因:
1、睡得太多如果你每天晚上睡8-10個小時之多,可起床後仍舊感到困倦并且渾身乏力。
2、偏食你一定知道午餐吃得過多下午會變得昏昏欲睡,因為胃部成了重點,所有器官都忙着協助它消化食物。
3、吸煙身體攝入尼古丁後,刺激大腦傳達釋放腎上腺素的命令,中樞神經興奮起來并過量消耗體内的葡萄糖,于是,你覺得興奮,這段時間過去後等待你的将是更深的疲倦,你要為你剛剛過度消耗的精力付出代價。
4、不愛運動的人,肌肉虛弱。
5、平時就愛吃藥抗感冒藥、止痛藥、抗抑郁類藥、抗焦慮類藥都會造成嗜睡。
6、水分攝入不夠身體内的每一個器官都依賴水分才能正常工作,所以體内如果缺水的話,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就會造成強烈的困倦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