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醫養生 捏脊讓你一生無病

中醫養生 捏脊讓你一生無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7 09:12:48

  我們都知道中醫養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僅能治病還能防病!人的一生總有生病的時候,但是怎麼養生能讓我們不生病?如果身體有病了,怎麼樣看面相知健康呢?

  前段時間,遇到幾個朋友,他們有的是因為工作疲勞導緻的背部僵硬,有的是手腳發涼,比一般人怕冷。我都向他們推薦了捏脊的方法,建議他們和家人互相捏,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很痛,堅持一兩天後,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對我說,他們的背部感覺輕松多了,睡眠也比之前香了,再堅持一段時間,手腳發涼、怕冷的症狀都會改善。而且在和家人互相捏脊的過程中,加深了相互之前的感情,家庭關系也更和諧了,真可謂一舉多得。>>>中醫養生 教你日常如何養肝護肝

  捏脊,為什麼有效

  人生于天地間,必然感受外界的邪氣,再加上本身情緒的影響等,難免出現氣血的淤積、堵塞。哪裡堵塞得最多呢?——背部。脊背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我們背上幾乎每一個脊椎旁邊都布滿了穴位。

  中醫講,脊柱正中間是督脈,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總督全身陽氣,膀胱經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陽氣最多的一條經脈。通過捏脊,主要就是疏通了背部的氣血,打通了一身的陽氣。

  捏脊通過對督脈及五髒背俞穴的刺激,不僅能疏通脊背這個全身氣血的大樞紐,同時還能把五髒六腑的氣機疏通一遍,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複髒腑功能的作用。人體氣血通暢了,自然會少生病,而我們身體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會随之消失。>>>早酒晚茶黎明色 中醫養生三大忌

  捏脊的方法

  很多治療方法,會長篇大論的告訴我們很多步驟,注意要點等等,不但難于理解,更是不容易掌握。而捏脊則非常簡單實用,隻有一招而已,僅僅簡單的沿着脊柱“捏”,就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養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一招名目:捏三提一。捏脊的方法最早見于晉代,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從尾椎骨一直捏到頸椎骨。用雙手同時捏起脊背兩邊的皮肉,沿着一個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勁往上提一下,這叫“捏三提一”。

  如果方法到位而且感覺被捏着體内粘連比較重的話,到了向上提的時候,被捏者皮肉下面往往會有“啪”的一聲響。最好不要中途間斷,讓“氣”能上下貫通,不緻堵在某處。

  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可以試用捏脊法,正确捏脊可以讓娃娃聰明健康,讓青年人充滿活力。老年人堅持捏脊,可使他們更顯年輕,想不長壽都不行。>>>10位高齡中醫大師的養生秘籍

  長逆幼順

  7歲以上的所有人,一律從下往上捏,7歲以下的小孩,從上往下捏,這是古時傳下來的規矩,據說是因為人過了7歲,氣機就變了。對高血壓患者,要從上往下捏。

  捏脊時間不拘,但飯後不要馬上趴着做,以免因壓迫造成腸胃不适。

  察顔觀色知健康

  經常看到電視上說某人“印堂發黑”,以代表遇事不順或有兇險,這或許是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從中醫上來說,通過觀察人的臉,也就是望診,真的能夠知道人身體内部的問題。這也就是有的老中醫們通過觀察病人的臉就能對病性有基本把握的原因了。

  健康的人臉上應該是幹幹淨淨,紅潤有光澤。剛出生的嬰兒臉上通常都是幹幹淨淨的,随着歲月的增長以及空氣、水、食物添加劑、環境污染、基因變化、精神壓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體健康受到傷害,面部就會逐步産生症狀。>>>中醫12法 教你看女人是否需要補氣血

  中醫認為,“有諸内必行諸外”,也就是說,外部的表現往往是内部問題的反映。因此,下巴有痘痘不一定是青春,眼圈兒發青可能不是熬夜,讓我們一起好好看看,臉的各個部分的指示,是你身體裡發出的何種警告?

  怎樣看呢?由臉部觀察,凡是有痣或斑、疙瘩、紅腫、發青、發紫、發黑、發暗、色素沉澱等所在位置的器官功能較差。

  中醫用五髒對應五種顔色,不同的部位對應不同的髒腑。從顔色上看,肝對應青,心對應紅,脾對應黃,肺對應白,腎對應黑。比如,臉色中發黑,可能是腎有問題。而無論什麼顔色,有光澤是最主要的,即使生病了,有光澤治療起來就容易。而從部位上看,一般可以分成大部分,正如文後小歌訣裡所講的。>>>卵巢保養必看中醫絕招

  如果有痣,則表示這個位置器官功能先天就弱,并不代表現在就有病。

  如果有疙瘩或紅腫、發青、發紫、發黑、發暗,則表示所在位置的器官功能正在有疾病發生。

  如果有斑或色素沉澱,表示所在位置器官功能有病已久。

  觀測點:耳朵

  揭密:中醫認為耳朵與腎有關。如果耳朵越來越“瘦”,多半是因為腎虛,還常常會伴有聽力下降、耳鳴頭暈等症狀,多數還會有怕冷的表現,耳朵發紅則說明體内循環不好。>>>中醫按摩手法 教你7大養腎強性穴位

  體貼處方

  1、服用右歸丸(非處方類藥),服藥期間要停止房事。

  2、少飲酒,少吃精細食物,少吃糖:多做運動以促進循環功能。

  3、每晚臨睡前,為他做一次耳部的按摩,要記得不要隻按耳廓,耳周圍也應一一按到,一直延伸到頸部。按摩時不要太用力,要從上至下。

  觀測點:眼睛

  揭密:中醫認為眼睛與肝有關,而肝與情緒緊密相關。大家中間流傳的“大動肝火”就是這個意思。工作壓力大的朋友,如果在短期内忽然出現了兩目幹澀、視物不清等眼部不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和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補肝或清肝,疏達氣機,調和氣血。

  另外,如果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的眼圈發黑、臉色晦暗,則表明腎髒負擔太重,使得身體裡的水分排不出去,從而形成了“熊貓眼”。>>>中醫館養生 9大脾虛症狀如何調養

  體貼處方

  1、飲食上要減少用鹽量,以免過多攝入水分。

  2、祛除黑眼圈可多吃利水食物,用鴨肉煮栗子、燒大白菜等進行食療,還可用白蘿蔔煮肉湯喝。此外,豬腰煮湯吃也很有效果。

  3、眼紅腫痛的可以用枸杞子、菊花、百合煮水代茶飲治療。

  4、眼睑浮腫多為水腫。睡眠要充足,同時要為雙足、膝蓋及胃部保暖,因在腳跟有許多穴位是與腎髒聯系着的,避免其着涼,還能強化腎髒的功能。>>>中醫養生 教你拉耳朵補腎氣

  觀濺點:嘴巴

  揭密:唇色鮮紅如火,它可能在提醒你,最近是否肝火太旺,脾氣太急,常常覺得口苦咽幹。而如果唇色黑紅,則多數是因為大腸有問題,同時還伴有喉嚨不暢、耳鼻不通等症狀。唇色暗黑的人,常有消化系統功能失調的表現,即便秘、腹瀉等。而泛白的唇色則多是由營養失調,起居不良或慢性疾病導緻。

  體貼處方

  1、唇色淡白,可食用一些動物肝髒和補血食品,如豬肝、紅棗等。

  2、唇色暗紅為寒證,多見于心肺功能不全或缺氧之時,需要盡早檢查。>>>指甲月牙多多益善嗎 中醫解析指甲與健康

  3、唇色深紅而幹,多屬熱證、實證,可以用淡竹葉、炒栀子、蓮子心等煮水内服。

  4、如果嘴唇腫脹,可能是由于胃寒或是胃痙攣,可多吃些土豆、紅薯、闆栗、山芋、蓮藕等暖胃的食物。

  觀測點:鼻子

  揭密:如果鼻頭發紅,且鼻頭和鼻周經常癰腫生瘡,這就表明體内脾胃濕熱,抽煙喝酒、貪食辛辣的人常會有這些症狀出現。而精神壓力過大有時也會使人變成紅鼻頭。

  另外,鼻頭突然出現酒渣鼻,為肺胃熱郁血瘀,如果您是男性,這是在提醒您,性功能在下降,應當重視。而鼻頭發暗、枯燥脫皮,則提示的是縱欲過度,身體已經消耗了太多津液和正氣。>>>中醫秋日護肝養肝六大“法寶”

  體貼處方

  1、每天早晨測量一次血壓,觀察血壓的狀況。

  2、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成。

  3、用中指指腹向下輕輕按摩鼻子兩側,左右兩側各按摩3次;然後指腹緊貼鼻溝,緩緩地上下移動6次。>>>中醫教你五髒排毒法 趕走毒素

  4、節制房事,滋陰養陽。

  面部是整體的縮影,反映全身髒腑器官功能的盛衰。而中醫的精妙之處在于,她從不孤立、分割的看待問題。比如一個人,住在某社區,那麼他屬于這個社區管,他同時又是某單位的員工,那麼他同時受這個單位的約束,他又是家裡的父親,也要承擔家中事務的需求。>>>中醫教你按6個養生寶穴 讓衰老不來找你

  每個人在不同環境中飾演不同的角色,承受不同的責任。中醫也是同樣道理,比如舌頭,屬于心所主,是“心之苗”,但是同時,舌頭的變化可以體現五髒六腑的不同的情況。其他器官,也是一樣。因此,真正要做到中醫辨證必須做到四診台參(望、聞、問、切),這樣才能得出正确的結論。

  結語:中醫博大精深,我們隻掌握一點小小的技巧就可以達到養生保安康的目的,是不是超贊呢?想讓自己更健康,你就試試這些方法吧!(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作者:吳紅、李淑賢,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