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恒過然後能改中的過什麼意思

人恒過然後能改中的過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2:36:56

人恒過然後能改中的過什麼意思(人恒過然後能改)1

初中語文課中有一篇古文,标題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戰國時期孟子的名篇。其中有一句話“人恒過,然後能改”我看過很多資料,都是這樣翻譯的,“人要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對于這樣的翻譯我很困惑,從内心來說,我是一直不認同的。我認為,“人恒過”的“過”應該理解為“挫折、磨難”,“改”應該理解為“改變本性”。所以“人恒過,然後能改”我認為應該這樣翻譯,“人要常常遭受磨難挫折,這樣以後才能改變自己的本性。”因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說人的一生,要經曆各種磨難,然後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為。孟子在文章中先說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中的“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實際就是改變了一個人的本性。這個本性的改變是通過前邊“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磨難來改變的。再後來又說到“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裡邊的“作”理解為“振作”、“興起”、“作為”,“振作”“作為”“興起”這些詞就是改變本性;“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中的“喻”是“明白”的意思,但是明白什麼,也就是明白一個人的本性改變了。再加上孟子前邊所說的那幾個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裡奚,他們都是經曆了多種磨難,這些磨難便改變了他們的本性,使他們的性格堅忍起來,通過努力,增加了他們才能,成為一代聖君,人丞。如果他們不改變本性,一輩子碌碌無為,就不為後世所知了。統觀全文,“人恒過,然後能改”翻譯為“人要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這樣的翻譯确實是一種錯誤的翻譯,常常犯錯誤,就成慣犯了,若果常常犯錯誤的人能改正,那麼法律上就不會有“慣犯”這一專有名詞了。“過”在古漢語中雖然有錯誤過失的意思,但這篇文章卻沒有說誰犯錯誤,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裡奚,文中是說他們遭受了許多的磨難挫折,并沒有說他們犯錯誤。所以我們認為翻譯這句話時,不能硬性的把“過”理解為“過失”“錯誤”,還是要理解為“磨難”“挫折”。“人恒過,然後能改”還是要翻譯為“人要常常遭受挫折磨難,這樣以後才能改變自己的本性”。我困惑的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我把我的理解講給學生,一旦遇到測驗或考試,學生按照我的理解去做,評卷老師就不會給學生分數;要讓學生按照資料書去做,那麼學生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朋友們,你們認為我的理解正确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