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老年人養生大全 老年保養好能活99

老年人養生大全 老年保養好能活99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6 03:34:21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了,春季是老年人養生的最好時機。那麼,老年人養生的方法有哪些呢?老年人春季養生吃什麼好呢?帶着這些疑問,跟着小編到文中看看老年人養生大全吧!

  目錄

  1、老年人養生吃什麼好 2、老年人開春養生注意事項

  3、老人春季養生的首要任務 4、老年人養生誤區

  5、老年人養生的護肝食物 6、适合老年人養生的食物

  7、老年人飲食養生原則 8、健忘症的老人養生法

  老年人養生吃什麼好

  老人的養生要根據季節的特點,在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内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老年人在春季的養生,無非就是飲食保健,吃的好,就可以頤養生命、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老人春季養生可多吃的食物

  橘絡

  不少人吃橘子時,在剝去橘皮之後,總要将橘瓣外表的白色經絡扯得一幹二淨。

  其實橘絡中含有一種名為“路丁”的維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毛細血管滲血以及高血壓病人發生腦溢血及糖尿病人發生視網膜出血。對于平時有出血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管硬化傾向的老人,食橘絡更有裨益。

  魚磷

  營養學家發現,魚鱗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尤以鈣、磷含量高,是特殊的保健品。有增強記憶力、延緩腦細胞衰老,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高血壓及心髒病的作用。此外,還能預防小兒佝偻病、老人骨質疏松和骨折。

  魚眼

  特别是金槍魚科的鲔魚眼,含有相當豐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不飽和脂肪酸。這種天然物質能增強大腦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對防止記憶力衰退、膽固醇增高、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大有裨益。

  骨頭

  骨頭營養勝過肉。在顯微鏡下,一層以鈣為主組成的管壁裡,有無數海綿狀的細孔,這裡儲藏着豐富的營養。把豬骨頭與鮮豬肉的營養成分作比較,它的蛋白質、鐵質、鈉和産生的能量遠遠高于鮮肉。

  其蛋白質高出奶粉23%,是豬肉的兩倍,高出牛肉61%,是雞蛋的一倍多;至于磷、鈣含量更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比拟的。尤其難得的是,它的營養成分比植物性食品更易為人體所吸收。

  老年人開春養生注意事項

  立春節氣過後萬物複蘇,春回大地,專家提醒,老年人的養生方式要順應氣候變化及時調整。

  上薄下厚

  因初春時節天氣多變,乍暖還寒,體表的皮膚毛孔打開,禦寒能力減弱,故而不宜馬上脫去棉服。此時,穿衣可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則,并做好頭、頸、膝、足等部位的保暖工作。

  少酸多辛

  立春後陽氣初生,飲食調養應适當增加辛甘溫性之物,如山藥、春筍、韭菜等,以助陽氣發散,少吃羊肉、人參等性熱的食物。同時,減少烏梅、山楂等酸味食物的攝入量,防止陽氣生發不足,郁結在内。

  伸展運動

  人體氣血循環緩慢,适當做做伸展運動,如伸伸懶腰,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伸展時,肌肉用力收縮,盡量吸氣;放松時,肌肉松弛下來,盡量呼氣。

  暢達戒怒

  中醫理論認為,春天屬木,與肝相應,肝髒在生理上主疏洩。立春時節,情緒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氣抑郁不舒展,應盡量保持心境平和暢達。

  泡腳祛寒

  入春後,晚上泡泡腳可祛除體内的寒氣。泡腳需注意方法:溫水要慢慢加熱,千萬不能一開始就用燙水,這樣會把寒氣逼回體内。每天泡30分鐘左右,身體感覺溫暖即可。

  春多風病要防疾

  春季養生的關鍵是要防風。春季多風,中醫認為,“春多風病”,春季風是主要的緻病因素,它适于細菌、病毒等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流腦、猩紅熱、肝病、腮腺炎、紅眼病等。所以一定要講究衛生,勤洗曬衣服、被子,除蟲害,開窗通風。為了适應春天的特點,應當稍晚些睡,早些起床,然後散步于庭院或公園之中,松寬衣帶,全身放松,使神志随春天生發之氣而活動舒暢,提高防禦能力。在傳染病流行時,應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

  立春後人體的毛孔逐漸打開,風邪夾寒最容易趁虛而入導緻感冒、傷風,經常鍛煉肺經可以提升皮膚抵禦風寒的能力。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内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飲食宜甘溫清淡

  開春過後,人體的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起來,此時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漢代養生家說:“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飲食不可廢之一日,以養脾氣。”故春季飲食宜甘甜少酸。

  多吃香椿和香菜,早春時節,香椿樹會冒出嫩嫩的綠芽,掐下嫩芽,做一盤香椿炒雞蛋,或者切碎了加點油鹽,做成涼拌香椿芽,是最好的保健家常菜。像香椿、香菜這些帶有香氣的蔬菜,都具有很強的疏通作用,能幫助陽氣在人的體内升發。

  老人春季養生的首要任務

  春季養生一定要順應春令舒暢生發之氣,注意氣候多變,從飲食起居各方面加以調适,對保持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調養精神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勃,萬象更新,萬物始生,在調養精神方面,也應順從自然,重點放在一個“生”字上。在春天裡,人的意志當順應生發之氣,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郁,思想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惱怒和忿恨,保持樂觀情緒,則精氣不易耗散,髒器不易老化,形體不緻衰憊,自可祛病益壽。

  2.防風禦寒

  在衣着上,春天雖暖和,但别急着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寒乍暖,如同孩兒臉,一日三變,常有寒潮來襲。

  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黏稠,血流速度減慢,髒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來。故在此時,應防風禦寒。

  春季衣着款式應寬松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内衣的合适選料。由于寒冬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陰養陽”的作用。青年女性尤應注意,不可過早地換穿裙裝,否則會導緻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春風于溫暖之中暗藏殺機,出汗後應及時擦去,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天适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3.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漢代養生家說:“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飲食不可廢之一日,以養脾氣。”

  由于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增加,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有營養之食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芝麻、柑桔、香蕉、蜂蜜、姜、蔥、蒜之類;還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欲等作用。

  4.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體質投資的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于吐故納新,充養髒腑。生命在于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适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适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恒為主要。在運動上,動作宜舒展、暢達、緩慢,猶如百草萌芽,風擺柳絲,蜻蜓點水,運動量不宜過急或過大。我國古代着名長壽醫學家指出:“養生之道,常欲小勞。”故運動切忌過分活動,以免大汗淋漓而傷陽氣。

  5.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大自然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可是,人在感到舒服爽快的同時,卻又會産生困倦和思睡,加上春夜要短,使人感到“春眠不覺曉”,困倦無力,精神不振,這些現象中醫叫做“春困”。“春困”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病态,而是“生物鐘轉換”人體不能适應氣溫升高的環境變化,體内發生了“血液重新分配”生理變化所緻。

  6.保健防病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季節,尤其是早春時節。此時或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或春雨連綿,冷風襲人。故在我國民間素有“春風如刀刮,死牛又瘦馬”的說法。

  老年人養生誤區

  生活中,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或者腸胃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或是吃煮得比較爛的菜等,這真的是健康嗎?今天小編盤點一些老人常見的飲食誤區,作為子女的你們,一定要了解哦。

  誤區一:長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也有少數講究藥膳的人用吃藥粥作為對疾病的輔助治療。據觀察,長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動力較差,如果吃粥的量過多,難以很快排空,會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樣體積的粥和米飯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長期吃粥,得到的總熱量和營養物質不夠人體的生理需要,難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藥粥雖是養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體很虛弱,或是治病需要。老年人患牙病應積極治療,應鑲牙補牙。飯不妨燒得爛些,也可吃面條,長期吃粥并不适宜。

  誤區二:吃的菜煮太爛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将蔬菜焯一遍,然後就放水裡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麼的。其實這就将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後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麼營養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别用“爛菜湯”式做法。“先洗後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顔色選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訣。

  誤區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症,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緻高鈣血症,并會引起并發症,比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誤區四: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

  飯菜裡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随着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相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而言,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損失相對少些,但長時間存放的飯菜,還是要防止蛋白質發生變質,脂肪發生酸敗,碳水化合物發生黴變。

  另外,剩飯菜産生亞硝胺幾率也會随着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疾病。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盡量不吃剩飯菜。

  誤區五:吃飯越清淡越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患上了富貴病,因此也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飲食清淡,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錯,但是也不能太過極端,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适當的吃一些葷菜的,營養專家提醒老年朋友,飲食應葷素搭配,不偏重于葷也不偏向于素。樣樣都吃一點,這才是人體收支平衡的最佳狀态。

  老年人養生的護肝食物

  當一個人步入老年人的階段,身體的各項指标就會走下坡路,所以老年人要養生,一定要學會科學的方法,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肝髒是我們主要的器官,飲酒會造成肝髒的損壞,今天針對老年人保肝護肝的問題,專家們給我們提了一些很不錯的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日常的飲食保健對肝髒也是一種無形的保護,尤其是肝病患者注重食療保肝,那麼老人吃什麼食物對肝髒好呢?下面就聽聽營養學專家是怎樣诠釋的吧。

  一、優質蛋白

  1.大豆及豆制品

  其富含優質蛋白及鈣、鐵、磷、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功效,并對機體所需、肝髒修複都是非常有益的。

  2.牛奶

  屬于肝炎患者完美的營養佳品,其富含優質蛋白、人體易吸收的乳糖乳脂、多元維生素、鈣、磷及多種微量元素,适量飲用對肝髒是很有益的。吃什麼東西對肝好。

  3.雞蛋

  屬于高蛋白食物,其蛋黃中不僅含有構成人體組織薄膜的重要材料膽固醇,而且還參與合成很多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如VD,性激素等;但建議攝食需合理,以每天不超過2個為宜。

  二、新鮮的瓜果蔬菜

  1.葡萄

  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及多種維生素,在補益氣血,益肝陰,舒筋活血,暖胃健脾、清熱利濕、保肝強肝上具有一定功效,是肝髒有益的飲食佳品。吃什麼東西對肝好

  2.蘑菇

  屬于真菌類食物,其含有大量的曬元素,可預防肝癌的發生;含豐富的營養物質,能提高免疫力、保肝護肝及抗腫瘤的作用,适宜于肝病患者食用。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對肝髒有益的食物,選擇性适量食用,對肝髒的保護與修複是極為有價值的。

  小編提醒老年人的健康是我們應該注重的工作,想要讓自己晚年生活過的更好,擁有健康的身體是重中之重。

  适合老年人養生的食物

  在飲食方面,很多的時候我們都是要懂得健康的飲食的,懂得合理的搭配才能幫助老人調理出好的身體的,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老人的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吧。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不喜歡喝粥。每天早晨,他們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老人最适宜把小米粥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可以常用小米粥滋補身體。小米益五髒、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粥很有道理。

  二、主食玉米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曾作過普查,發現美國土着居民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原來因為他們的主食是玉米。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裡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常食者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三、常喝牛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稱,美國百歲壽星中,80%為女性,她們共同的飲食習慣是喝牛奶。百歲壽星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松迹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

  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和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制成幹酪,常吃後可以預防齲齒。

  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四、每日一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中國百歲壽星、知名經濟學家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最高。蛋白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複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堿,膽堿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

  另外,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脂肪屬飽和脂肪酸。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并增加肝、腎負擔。

  五、多吃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

  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

  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

  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

  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

  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髒和腎髒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松症。

  六、多吃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古書上說:“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馔。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髒,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于血管硬化、骨質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老年人養生紅糖少不了

  大部分人認為,紅糖适合月經不調和剛生了孩子的女性吃。其實紅糖更适合老人,特别是适合年老體弱、大病初愈的人吃。這是因為,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紅糖有益老年人養生。

  紅糖按結晶顆粒不同,分為赤砂糖、紅糖粉、碗糖等,因沒有經過高度精煉,它們幾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備糖的功能外,還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鐵、鋅、錳、鉻等,營養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

  每100克紅糖含鈣90毫克,含鐵4毫克,還含有少量的核黃素及胡蘿蔔素。日本科研人員還從紅糖中提取了一種叫做“糖蜜”的多糖,實驗證明它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效,對于抗衰老有明顯的作用。

  中醫認為,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對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逐漸減少,平時應注意在飲食中補充,以維持正常代謝功能,延緩衰老。所以專家建議,老人在吃糖時,應多選擇紅糖。

  其實,紅糖的吃法很多。如可以加入銀耳、枸杞、紅棗或與紅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加入桂圓、姜汁共煮,有補中補血效果;與紅薯、姜汁一同煮,不僅具有 養生功效,更是一道别具風味的點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紅糖。中醫認為紅糖性溫,适合怕冷體質虛寒的人食用。另外,胃酸高的人,包括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痛, 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食用紅糖。

  老年人飲食養生原則

  老年人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做好養生,古語是這樣說的,“養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營養來防治疾病,可促進健康長壽。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是和年輕人不一樣的,所以飲食養生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下面就來看看老年人如何通過飲食進行養生的。

  通過調整飲食來補養髒腑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和疾病的康複。而老年人機體各種生理功能的減退往往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着營養的吸收和對體内毒素、代謝産物的排洩。因而,老年人的健康飲食顯得尤為重要。怎樣的飲食才是合理、健康的,專家總結了老年人飲食的12字真經,即雜食、慢食、素食、淡食、稀食、斷食。

  雜食

  雜食是指,飲食品種要多,要吃得雜、吃得全面,才能使人體所需營養均衡,保障身體健康。龍崗區中醫院内科主任劉健指出,《黃帝内經》總結出健康飲食指南:“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

  慢食

  慢食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得慢。人到老年後,胃腸功能減弱,而慢食的人,食物經過充分咀嚼,更容易消化。此外,研究表明,慢食的人更容易保持苗條。

  老年人吃飯最忌吃飯過快,吃得快比較容易造成“誤吸”,誤吸進入肺部的食物多會引起吸入性肺炎,導緻發熱、咳嗽,如果是大塊食物尤其是湯圓、餃子、桂圓等,可能阻塞氣管甚至窒息死亡。近年來,醫院裡也經常會見到類似“最昂貴的雞肉”之類的病例。即老年人因不慎把雞翅吸入氣管,花了很多錢來治療,結果回天乏術。

  老年人由于體弱或疾病,特别是有過中風經曆的病人,往往吞咽反射遲鈍,因此吃飯一定要放慢速度,并且集中注意力,以免造成悲劇。

  素食

  素食指老年人的飲食要以素食為主。但這并不意味着不能吃肉,而是要葷素搭配,吃80%的素食,和20%的葷食。古語說:飲食清淡自然補益之功明顯,肥甘厚味則易于傷及髒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專家指出,從人體構造來說,人的腸道比較長,迂回越多。而腸道長的動物,更适合草食、雜食。雖然腸道攝入動物蛋白,對人的體能提升比較快。但現代人比較“宅”,平常體力勞動的比重不大,更應該以素食為主。

  淡食

  淡食有三個要求,即少鹽、少油、少糖。鹽跟高血壓的關系非常密切。數據表明,北方高血壓發病率明顯高于南方。這跟南北方的飲食差異有關,北方飲食偏鹹。而油膩吃得過多,較易引起中風、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多吃糖,易使胃腸道出現脹氣,從而影響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老年人新陳代謝較慢,若吃糖過多,會使多餘的糖分轉化為脂肪而導緻肥胖,并可誘發糖尿病。

  人體就像公交車一樣,公交車在沿線不斷上下人,如果上的人多于下的人,車早晚要超載。而人體不斷地攝入熱量,消耗熱量。當消耗熱量少的時候,就需要減少攝入。或者是你攝入多的時候,你得增加活動,保持平衡,否則就會誘發各種身體疾病。

  稀食

  稀食是指老年人的飲食要以吃粥為主。俗話說:老人吃粥,多壽多福。一來吃稀粥老年人比較容易消化,不容易引起“誤吸”的問題,也不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另一方面,粥比較容易搭配山藥、枸杞等食材,營養比較容易釋放在粥裡。

  我國古代就講究吃粥養生。《老老恒言》中說:“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陳緻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細。“其老人養生的方法是每日清晨空腹時,食淡稀飯一碗。宋代大詩人專作《食粥》,其詩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隻将食粥緻神仙。”可見其食粥的補養之效。

  斷食

  斷食療法在日本和東南亞非常常見。所謂斷食就是一段時間内不吃食物,讓整個身體系統得到一個休息和重獲力量的機會,同時,附着于體内所有器官和組織的廢物也可以利用這段“間歇”進行分解和排除的工作,

  我們古代醫書一直提倡“過午不食”。專家建議,老年人可以循序漸進進行,先是晚餐減少一半的進食量,慢慢地減成不吃。或者每個周末安排一天不吃肉或者完全吃素或隻吃水果。至于具體采用哪種方法,最好先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及日常作息,再請教專業人士後決定。

  養生的四大“寶”

  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還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将百合洗淨、煮熟,放冰糖後冷卻食用,既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大棗

  據中醫專家講,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還是治病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據藥理研究,大棗有保護肝髒、降低血脂等作用。專家介紹說,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濕熱,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濕熱者,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紅薯

  對廣西百歲老人之鄉進行調查顯示,發現此地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日食紅薯,甚至将其作為主食。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至于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健忘症的老人養生法

  老年人健忘與心脾腎有關,多由于思慮、勞累過度而導緻心脾不足,或年齡大,精虧髓減,緻腦失所養而引起,常常與失眠并見,也多兼見頭暈、耳鳴、腰酸乏力、心悸心慌、心煩多夢、納少等症。本病根據中醫辨證,分為以下不同證型,選擇适當的藥膳進行辨證施膳,對于改善老年健忘症有着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心脾兩虛

  病人表現為健忘失眠,多夢易醒,神疲肢倦,少氣懶言,頭暈眼花,面色少華,心悸心慌,食少腹脹,大便稀爛等症。治療宜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為主。藥膳可用。

  銀耳大豆紅棗鹌鹑蛋羹

  材料

  銀耳15克,大豆100克,紅棗五枚,鹌鹑蛋六個。

  制作

  1、銀耳用清水泡發20分鐘後,洗淨,撕成小塊;鹌鹑蛋煮熟後去殼。

  2、在鍋内加入适量清水,大豆和紅棗用清水洗幹淨後,與銀耳一同放入鍋内,文火炖至爛熟。

  3、起鍋前再把鹌鹑蛋加入,稍煮片刻後,根據個人不同口味。

  4、可适當加入少許鹽或白糖調味,飲湯吃各物。每日一次,可常服食。

  柿餅紅棗桂圓蜜餞

  材料

  柿餅100克,紅棗30克,桂圓肉15克,黨參25克,黃芪25克,山藥30克,蓮子25克,陳皮10克,蜂蜜、紅糖适量。

  制作

  1、柿餅切四瓣,蓮子去皮、心,黨參、黃芪搗碎,鮮山藥去皮、切片。

  2、将上述原料裝入瓷罐中,加入适量紅糖、蜂蜜和少量水,上鍋用文火隔水蒸2~3小時。

  3、若有湯汁,再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蜜餞狀,涼後即可食用。

  4、每日食2~3次,每次1~2匙。可常服食。

  二、腎精虧虛

  病人表現為健忘失眠,頭暈心悸,耳鳴眼花,精神委靡,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或遺尿等症。治療宜補腎活血、益腦安神為主。藥膳可用。

  山楂首烏熟地炖豬腦

  材料

  山楂30克,首烏20克,熟地30克,豬腦兩具。

  制作

  1、将豬腦剔去血筋、洗淨。

  2、加入以上三味藥材,同放入沙鍋中,加适量清水,鍋蓋蓋嚴,文火慢炖。

  3、炖至熟爛後,加入少量食鹽、味精調味,飲湯吃肉。每周可服食1~2次,可經常服用。

  核桃枸杞山楂湯

  材料

  核桃仁50克,枸杞子30克,山楂30克,菊花12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核桃仁洗淨後,磨成漿汁。

  2、倒入瓷盆中,加清水稀釋、調勻,待用。

  3、山楂、菊花洗淨後,水煎兩次,去渣合汁1000毫升。

  4、将山楂、菊花汁同核桃仁漿汁一同倒入鍋内,加白糖攪勻,置火上燒至微沸即成。

  5、代茶常飲,連服3~4周。

  枸杞紅棗淮山狗肉湯

  材料

  枸杞子30克,紅棗30克,淮山藥30克,狗肉1000克,黃酒2匙,姜片、蔥段、鹽、味精、胡椒面适量。

  制作

  1、将狗肉洗淨切小塊,用蔥段、姜片共入熱油鍋中炒三分鐘。

  2、烹入黃酒,加入枸杞子、山藥、紅棗、精鹽,再加入适量清水。

  3、小火慢炖兩小時,至肉爛離火,揀出蔥、姜,加入胡椒面、味精即成。

  4、每日兩次,每次一小碗,2~3日食完。也可佐餐服食,連服7~10天。

  老人養生喝茶保健

  1.蘿蔔茶

  白蘿蔔100克,茶葉5克,食鹽适量。先将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再将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内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限。白蘿蔔清熱化痰,茶清肺熱。久服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

  2.銀耳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将銀耳洗淨加水與冰糖炖熟,再将茶葉泡5分鐘,取汁兌入銀耳湯中,拌勻服用。有滋養潤肺,止咳化痰之功。

  3.橘紅茶

  取橘紅3~6克,先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内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随時食用,有潤肺消炎,理氣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較好。

  4.姜蘇茶

  生姜、蘇葉各3克。先将生姜切絲,蘇葉洗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腸性感冒。

  老人養生須知,三大降血脂食療方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非常常見,高血脂也是中老年人中很常見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會選擇藥物控制病情。但是長期大量吃藥會損傷肝腎,有關專家介紹,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吃藥多吃一些降脂食物,飲食輔助治療是很不錯的方法,今天就為大家推薦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降脂食療方。

  茄子

  紫色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p。維生素p具有增加毛細血管彈性、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壞血病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而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特殊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所以,茄子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是食療佳品。

  蒜香茄子

  做法

  1、茄子1根,洗淨、切開,置于碗内,直接放入蒸籠中蒸20分鐘至熟爛。

  2、用手撕成條狀,加鹽、蒜泥、醋和香油涼拌食用。

  芹菜

  意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芹菜中含有的一種能促進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物質,使受試者通過吃芹菜促其體重在1周内減輕3600~4900克。研究結果表明,經常食用芹菜,不僅有助于降低血脂、血糖,而且兼有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高血壓病的作用。

  涼拌芹菜

  做法

  1、芹菜洗淨、切絲,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立即撈出。

  2、姜末、醋、味精、鹽各适量,放入碗中調成汁,倒在芹菜絲上,澆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香菇

  現代研究證明,香菇中所含有的嘌呤、膽堿、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核酸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和防癌的作用。

  香菇湯

  做法

  1、鮮香菇10個,加水小火煮15分鐘,加少許鹽調味。

  2、早晨空腹适量飲用此湯,有助于減肥,能消除過多的脂肪。

  高血壓、高血脂、感冒初期患者也可用此湯食療。

  老人飯後養生禁忌

  飯後也是養生的好時機,但是很多人并沒有注意飯後的各項細節,不知道飯後改如何養生,養生專家介紹,飯後不注意,健康與你分道揚镳,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飯後需要注意的12大禁忌。

  1、飯後忌飲水

  飯後馬上飲水會稀釋胃液,使胃中的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了小腸,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如果飯後喝的是汽水那對身體就更為不宜了,汽水産生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内壓,導緻急性胃擴張。

  2、飯後忌吃冷飲

  冷熱的強烈變化會使胃部血管突然收縮,長此以往就會導緻胃的消化機能失調,甚至造成消化不良或其他疾患。飯後立即吃冷飲,對消化道産生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強烈的蠕動,這樣就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3、飯後忌吃水果

  人們習慣在飯後食用水果,認為這樣有利于清口,可以幫助胃腸蠕動,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因為,當食物進入胃部後,需要消化1-2個小時才能緩緩排除,飯後馬上吃水果,水果會被之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而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在胃内如果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天長日久,将導緻消化功能紊亂。

  正确食法:在進餐前20分鐘至40分鐘吃一些水果或飲用1至2杯果汁,則可防止進餐過多導緻的肥胖。但是,很多水果如柿子、山楂、杏仁、菠蘿等都不能空腹吃。為了減肥,餐前食用水果時,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如蘋果、梨、香蕉、葡萄、西瓜、甜瓜。

  4、飯後忌喝茶

  有些人喜歡飯後馬上喝茶水的習慣。認為這樣,既可以清洗口腔,又能幫助消化。其實,飯後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就沖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茶葉中含有大量單甯酸,飯後喝濃茶,會使剛剛吃進的還沒消化的蛋白質同單甯酸結合在一起形成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中的物質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養成飯後喝濃茶的壞習慣,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正确食法:現在人們經常在酒足飯飽後要喝杯茶,這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預防,吃葷之後不要立即喝茶。

  5、飯後忌散步

  飯後散步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髒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6、飯後忌劇烈運動

  飯後立即進行劇烈活動,如打球、跑步、從事重體力勞動等,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于健康不利。因為劇烈運動或勞動時四肢肌肉需要有較多的血液供應,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就會相對減少。消化吸收必然會受到影響。另外,飯後胃裡食物較多,重量也較大,如果運動或勞動過度,容易造成腹痛、胃下垂等病變。故運動或勞動應安排在飯後1小時之後為宜。

  7、飯後忌洗澡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洗澡餓剃頭”,這也是一種不正确的生活習慣。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8、飯後忌遊泳

  飯後如果馬上遊泳,則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消化道的血液供應就要減少,消化能力就會減弱。遊泳時的全身運動,也促使各運動器官血流量增加,會進一步削弱胃腸的消化活動。

  另外,遊泳時人體浸沒在水裡,一方面由于水的壓力影響了胃的蠕動,妨礙食物與胃液的充分混和;另一方面,腹部血管受到冷水刺激會引起收縮,導緻胃部血供不足,容易産生胃痙攣,發生嘔吐或消化不良。所以,飯後休息半小時後再去遊泳。

  9、飯後忌吸煙

  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但是,飯後抽煙比平時抽十支煙的中毒量還大。飯後吸煙會促使膽汁分泌增多,以引起膽汁性胃炎,還能使胰蛋白酶的分泌受到抑制,妨礙食物的消化。

  此外,飲酒後抽煙或邊飲酒邊抽煙也會給人體帶來諸多危害,因煙堿會溶于酒精,煙會随着酒精迅速進入血液,使血液中的煙堿濃度比不飲酒的濃度更高,給人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10、飯後忌松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松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内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患上真的胃下垂。

  11、飯後忌馬上睡覺

  飯後人容易感到疲倦,甚至昏昏欲睡,如果飯後馬上睡覺,則胃腸道的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食物就不能得以充分消化。再者,食物停滞在胃裡,還會促使大腦興奮性提高,使人不易入睡,即使是睡着了也會發生咬牙、說夢話、做惡夢等“胃不和則卧不安”的現象,因此,飯後要等一段時間睡覺。

  12、飯後忌立即大便

  許多人有飯後立即大便的習慣,這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若在胃内裝滿未消化的食物時排解大便,腹内壓力會驟然加大,胃酸、消化酶有可能返流至食道,久之可形成返流性食道潰瘍。飯後馬上大便還可促使幽門平滑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導緻胃黏膜充血、水腫、發炎。故有飯後立即排便習慣的人應逐漸改正過來。

  結語:老年人養生關鍵是找對方法。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老年人養生的方法以及老年人春季如何養生,希望小編的推薦能夠幫助到老年朋友們,小編在此衷心祝福老年朋友們晚年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