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補虛有講究 這些體虛不宜大補

補虛有講究 這些體虛不宜大補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19:21:28

  補虛有講究 這些體虛不宜大補

  補虛有講究,這些體虛不宜大補

  極度虛弱。

  人吃入的補藥必須通過氣血這個傳送帶運送到全身,才能發揮效用。當身體極度虛弱時,氣血流通也變得緩慢,把一堆甘緩黏膩的補藥放在一個疲憊的傳送帶上,一來會導緻貨物堆積,二來會使傳送帶運行得更慢,形成惡性循環。但身體極虛必須要補,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一是要減少藥量,循序漸進;二是暫時不用太滋膩的藥物,可以先服用些山藥、薏米、麥冬、百合、蓮子等甘淡藥物,由淺入深。

  體内濕熱。

  1、上焦有濕熱,如出現頭部發熱、咳嗽痰多、口中黏膩等症,此時進補會使補益藥不能順利下降,不僅下面得不到營養,還會助長上面的濕熱,一補就上火。這種情況需要先開上焦,宣肺氣,可食用杏仁等宣肺止咳的藥物。

  2、中焦有濕熱,如出現胃脘疼痛、灼熱,口幹卻不想喝水,饑餓卻不想吃飯,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症。此時若給予補益藥,會加重脾胃負擔,運化不開,出現腹部脹滿、惡心等症狀。因此需要先化開中焦濕熱,可食用幹姜、茯苓等健脾祛濕之品。

  3、下焦有濕熱,如出現下肢浮腫、小便短赤、渾濁等症,進補同樣會加重症狀,可以先服用薏米等食物以利濕。

  初感外邪。

  初感外邪最常見的是感冒,可出現發燒。有了外邪後,機體的正氣要和邪氣進行交戰,當務之急是把正氣調到體表以驅逐邪氣。如果此時隻顧補正氣而不發布作戰命令,很可能贻誤戰機,使病程延長。因此感受外邪以後一般要用辛味藥來發散,即驅逐外邪。如體虛受了風寒,可以先喝一些生姜紅糖水驅寒,然後再進行補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