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會意字與形聲字相同點

會意字與形聲字相同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5:10:06

語文課代表們應該還記得,老師課堂上說過,漢字絕大部分是聲部相同偏旁不同的形聲字,老師的話自然沒有人會質疑。

但是,萬萬沒想到,你以為的許多形聲字,其實都是會意字。先來看一個王安石pk蘇東坡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

會意字與形聲字相同點(你以為的許多形聲字)1

王安石研究漢字釋義時候說,波,乃水之皮的意思。蘇東坡嘲笑他說,那麼,按照丞相的意思,滑,就是水之骨咯?

當時,王丞相被怼得啞口無言。他拿不出證據來反駁,獲勝的自然是我們萬人敬仰的大詩人了。這次pk也被流傳下來,成為人們取笑王丞相亂解字意的典故。

但其實蘇東坡這次是謬勝。因為,王安石的漢字釋義是對的。蘇東坡看似有理的反駁,反而才是謬論。這裡的根本問題,就是人們對許多漢字理解的偏差上,以為聲部相同偏旁不同的都是形聲字。

三點水作偏旁的字有很多,如果都按照水之某某來解釋,自然是說不通的。所以,看一個字的含義,關鍵不在偏旁,而在于偏旁邊上的另一半。這就是會意字的經典所在。

我們來看“皮”。皮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它的寫法是一張獸皮的示意圖加上一隻手,意思是用手從野獸身上拔下來的皮,也就有了皮的意思。“波”“披”“被”“坡”“破”等字都是由皮和不同偏旁組成。小學課堂,老師會對我們說,這些都是形聲字,這和蘇大詩人的觀點是一緻的。但其實它們不是形聲字,而是會意字。波乃是水之皮,披,是用手把皮裹在身上,産生披的含義,被,由衣和皮組成,就是像衣服一樣裹在身上的東西,指被子,坡,是土和波的簡寫,指像波浪一樣起伏的土地,表示斜坡,破字更好理解了,皮遇到石頭,那有不破的道理?石頭剪刀布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再來看讓王安石吃了啞巴虧的“滑”字。要理解它的造字原理,先來看骨字。骨字最早出現于籀文,由兩個地域的示意圖(也就是骨字的上半部分)和肉構成,表示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之間,有肉環繞的東西,也就是骨頭了。哈哈,有些麻煩。再來看滑就好理解了,它由水和骨組成,意思是骨頭上像水一樣流動的東西,那是啥?油嘛!油難道不滑嘛? 是不是很妙?忍不住為古人的智慧手動點贊。

如果蘇大詩人或者老兄你覺得這隻是湊巧,那麼再看一例。分這個字,由八和刀組成。八是分成兩半的意思,個位的自然數,8是最大的一個可以對半分的數,這就是漢字八的來曆。用刀分成兩半,分這個字釋義再明了不過了。分和偏旁可以組成“粉”“芬”“扮””“份”等,粉,米和分組成,把米粒分來弄碎了不就是粉嘛?芬字,是芬芳的意思,草中分離出來的氣味不是芬芳嘛?用手分開,不就是扮嘛?每人分到一份,不就是份嘛? 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妙?手動點一萬個贊。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康震在《百家講壇》講蘇轼時,也說到了“水之皮和水之骨”的典故,他是站在詩人一邊的。這一帖,沒法和大詩人大教授們當面對峙,但也算在私底下,為王丞相平反一下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