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石家莊市中醫院
痙病
痙病是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證的一類病證。西醫的各種腦炎、腦腫瘤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驚厥抽搐等。有柔、剛之分
柔痙:痙病而見有汗者。一作柔痓。證見身熱汗出,頸項強急,頭搖口噤,手足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脈沉遲。
剛痙:剛痙為外感痙證,屬寒邪偏盛,項背強直,惡寒較重,發熱無汗。
大棗與痙病
仲景用大棗治療痙病的方劑也有二首。一首是治療柔痙的括菱桂枝湯,一首是治療剛痙的葛根湯。前者治療裡熱傷律較甚者,故用桂枝湯加栝蒌根,調營衛散風潤燥而止痙;後者适用于風寒表實證雖有化熱傷津之勢,但不嚴重,故用桂枝湯加麻黃助其發汗以解表實,加葛根清熱起陰氣而止疼。二方均以桂枝湯為基礎,方中使用大棗也是必然的。
括菱桂枝湯(柔痙)
藥物組成:括蒌根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須歠熱粥發之。
主治:太陽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此湯主之。
葛根湯(剛痙)
組成服法:葛根12克 麻黃9克(去節)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藥6克 大棗12枚(擘)。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葛根,減至8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能主治: 發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風寒表實,惡寒發熱,頭痛,項背強幾幾,身痛無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幹嘔,或微喘,舌淡苔白,脈浮緊者。現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關節痛等病證見上述症狀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