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8 15:47:15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通訊員 駱思穎 圖/主辦方提供

  何香凝的藝術創作,尤其是晚年定居北京後的創作,可視為近代中國美術史發展的一個特别案例。

  4月18日,适逢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建館24周年館慶之際,何香凝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聯合舉辦的《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深圳站)》在何香凝美術館開幕。展覽将展至5月30日。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1)

  合作畫家構成近代北京畫壇的半壁江山

  本次展覽由何香凝美術館與北京畫院共同策劃,展出包括何香凝、葉恭綽、齊白石、徐悲鴻等藝術家的精品約百件及曆史文獻。此次展覽主要圍繞兩個主題展開:第一部分是何香凝的革命人生及其藝術;第二部分則闡述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與北京畫壇的互動。

  在何香凝橫跨近60多年的藝術創作中,她的創作與其革命人生緊密關聯,由此形成個人獨特的藝術面貌。60多年,先生往來于南北、東西,也因此與不同社會團體(“南社”“寒之友社”)、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的藝術家保持着廣泛的交流和接觸,并為後人留下一批精心繪制的“合作畫”。

  何香凝合作的藝術家主要活動于北京和江南兩個區域,尤其以前者占多數。他們的名字占據了近代北京畫壇的半壁江山,以此而論,她在北京時期參與的“集體創作”具有不一般的意義。

  何香凝是一位有革命情懷的藝術家,也是一位有政治抱負的藝術家。新中國時期,何香凝與北京畫壇一大批畫家的深入交流,成了美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2)

  何香凝與北京畫院頗有淵源。

  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正式成立,大會由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錢俊瑞主持,周恩來總理及郭沫若、陸定一、沈雁冰等300餘位文化界、美術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成立大會。北京畫院在籌建之初便得到了何香凝的大力支持,在成立大會召開之前,她專門為畫院題寫了賀詞,鼓勵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與發展。

  何香凝美術館在館藏1500餘件何香凝作品及手稿中遴選出37件藝術精品展出,其中10件為何香凝與北京畫壇大家的合作作品,

  包括與葉恭綽、汪慎生、王雪濤合作的《楓·鳥》,與廖承志、胡佩衡、王雪濤、周元亮、溥雪齋合作的《把酒當歌》,與陳半丁、汪慎生、胡佩衡、邱及合作的《淩霜逞豔》,與廖承志、胡佩衡、王雪濤、溥松窗、周元亮、潘素合作的《山林霧霭》,與徐悲鴻、廖承志合作的《倚松讀書圖》等。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3)

  晚年作品已超越一般意義上的“雅集”

  此次展覽,除了37件何香凝美術館館藏精品之外,還展出了北京畫院館藏的葉恭綽、齊白石、徐悲鴻、陳半丁、郭味蕖、胡佩衡等21位畫家的69件(套)作品。題材不僅涵蓋人物、花鳥、山水三大傳統主題,還有建國後國畫創作者關于水墨現實主義的探索,以期觀衆能從作品中感受藝術的優雅及曆史的真切感。

  展覽專門梳理了“何香凝與北京畫壇交遊圖”,以直觀的圖表方式向觀衆闡明何香凝與北京畫壇各家的關系,讓觀衆在觀看展覽作品的同時,明了相關美術史的上下文語境。

  何香凝晚年定居北京,她與北京畫壇多位藝術家的合作畫可視為近代中國美術史的特别案例,其視覺意義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詩書畫“雅集”。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4)

  同時展覽也輔以相關的曆史文獻呈現,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有關何香凝革命、人生、藝術的曆史圖片及實物文獻;

  二是攝影家牛畏予所拍攝的包括何香凝在内的9位藝術家肖像作品。這些珍貴的曆史照片拍攝于上個世紀中期,既是時代的藝術品,也是珍貴的視覺史料。從攝影史的角度來看,攝影作品呈現的拍攝藝術可以闡述出國家、時代對“藝術家”的想象。

  從新的角度認知先生

  作為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自1997年建館以來,即以何香凝先生的藝術作品及文獻的收藏、陳列、研究為學術定位和宗旨。

  何香凝藝術精品展巡展是何香凝美術館重要的品牌項目。自2003年從香港啟動首次巡展以來,多年來已走過香港、澳門、台北、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桂林、惠州等地,2017年更是首次走出國門,前往先生革命、藝術的起始之地——日本東京進行展出。

  2020年,何香凝美術館重啟巡展項目,于12月20日在北京畫院成功開幕,展至2021年2月28日,期間獲得了專家、觀衆的好評。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鄭智威認為,深圳不僅在高科技行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而且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上也充滿定力。何香凝先生不僅是位革命家、社會活動家、書畫家,還是一位堅定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此次展覽從新的角度認知何香凝先生以及相關曆史,有着重要意義,展出的這批精品也必将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蔡顯良表示,何香凝美術館始終以收藏、展覽、研究何香凝先生作品為宗旨,以宣傳、弘揚先生的藝術成就和革命精神為己任。何香凝美術館充分利用各大博物館與美術館的資源和優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助力深圳市先行示範區的文化建設,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影響力。

  【記者手記】

  心有猛虎,細嗅梅花

  文/朱紹傑

  與早期著名獅虎猛獸題材相比,何香凝後期的花卉題材同樣精彩。

  在何香凝美術館現存的精品畫作中,約有167件花卉、12件動物、75件合作畫(此外尚有近千幅畫稿),大部分是建國後創作。何香凝此時期的作品既體現出西畫的嚴謹有度,又結合了中國繪畫的表現意性。以松樹題材為例,其晚年作品中古松樹皮皴法遒勁,形神畢肖地呈現了松木的肌理感。

  何香凝晚年的繪畫受心境的影響,呈現出自由、自在、自覺的創作狀态,更因結束了流徙動蕩的生活,投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環境,畫面流露出安适祥和的氛圍。此外,畫面中深遠宏大的氣勢亦是何香凝心境的寫照。其山水畫筆法多樣,題材主要有雪景山水、大青綠山水、墨筆山水三個樣式。

  為提高繪畫水平,何香凝注重臨摹古代山水畫,且不拘于一家,擅長從不同時代和風格的繪畫作品中汲取營養,學習傳統的造型手法和布局程式,希冀從古人的用筆用墨中尋找突破點。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5)

  在《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展覽的學術研讨會上,有學者提出,何香凝因何熱衷于仿古繪畫?有觀點認為,這與先生在和京津畫壇的交流過程中,意識到傳統功力的重要性有密切聯系。

  廖承志曾表示:“她後期的畫,比如山水,就确有些‘硬’了。但她的梅枝,猶如鐵筆一般,反映着她一生的硬朗,對友愛而對敵恨的性格。”這裡的“硬”,主要指何香凝在技法和筆墨上的一些用筆習慣。

  何香凝此時的繪畫大多色彩鮮麗,與她30年代那種冷峻悲憤的風格迥異。可以說何香凝晚年的藝術精品,其筆墨意蘊已經從表現鬥争意識轉向對平和壯麗的祖國山河的贊美。

  何香凝畫畫作品欣賞(觀展記流水高山寫新圖)(6)

  作為一代女傑,何香凝以繪畫為媒介,深入到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何香凝美術館年鑒》中寫道,“在近現代繪畫轉變中,很多藝術家也同樣将對現實的關懷直接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訴諸繪畫,何香凝的表現尤為強烈且影響更大”,何香凝在藝術的陪伴中“國運繁榮渡白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