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隻雛鷹在練習飛翔的時候,學習的是飛翔。當一群雛鷹在一起練習飛翔的時候,學習的是——“不要亂叫”!
這是一堂真實的7号隊長兒童運動館的小雛鷹籃球課,一堂看似容易,實質技術含量極高的運動課。一堂課一個半小時,考驗着三四歲孩子的自控力和紀律性,考驗着教練極大的耐心和教學技巧。
預備···一二三四
幾個三四歲的小朋友幼兒園放學後,徑直來到7号隊長兒童運動館,開始了他們的籃球雛鷹課。教練“果粒橙老師”首先帶着大家一起做熱身運動,三四歲的小朋友像模像樣的做拉伸。乖巧得讓人頓生憐愛,嚴謹的課堂的氛圍,像是一群“小大人”在上運動課,讓人不禁感歎“這屆學員真好帶”!
紅燈停、綠燈行,反應速度要快呦
熱身後,教練拿出紅綠兩個牌子,小朋友們看到綠色牌子要像小兔子一樣蹦蹦跳,當老師快速更換手中的紅牌時小朋友就要立刻原地站立。教練是在訓練孩子們大腦接收到訊号後身體的反應速度。幾個輪回下來孩子們表現的都特别棒。
“小暖男”默默地幫教練拿來水杯,“老師你也休息會吧”
課間休息,教練讓孩子們喝水擦汗,一個小男孩自己拿着杯子喝了幾口水,看教練還沒喝水,就幫教練送去了她的水壺,用稚嫩的聲音說:“老師,你也休息會吧!”真是個“小暖男”!
從“雙手”到“單手”運球,鍛煉小手的控制力
在一排标柱間運球,從雙手練習開始,再到單手運球,另一隻手要放到身後。看似簡單的動作,對于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挑戰并不小。相當于一隻手控制着身體的平衡穩定,一隻手掌控着球的運動,左右腦需要同時開工。
随着課程的進行,難度也在加大,此時,場面變得有些複雜...
面對挑戰,戰術喝水,戰術上廁所
顯然,面對單手運球的挑戰,孩子們的耐力和體力都在快速消耗,此時課程正在進行,一個孩子說:“老師,我要喝水”随後“我也要喝水”“我要上廁所”的聲音此起彼伏。課程已經無法繼續,教練也很理解孩子們,随後孩子們蜂擁走出教室,來到家長身邊,喝水,吃水果、互相分享小零食,不亦樂乎。
投籃沒進,立刻餓了
回到教師,課程已經進行了大半,教練開始教孩子們投球,一個、兩個,都沒中,即使一向表現最好的孩子都已經開始氣餒了,此時的他們,學習的不是投籃,而是學習“該如何面對失敗”。面對沒投進的籃球,嘴巴不一定承認失敗,肚子往往是最誠實的。有的孩子開始喊“老師,我餓了”。教練知道,饑餓的不一定是肚子,而是孩子們渴望成功的求勝心。面對失敗最好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直面它,挑戰它。教練堅定的說:“訓練完才可以吃東西。”随後蹲下身繼續教孩子投籃,還是沒進,“你看,這次是不是比上次投的更高啦?!”
對于三四歲孩子的籃球雛鷹課,學習的目标是投籃姿勢,并不要求精準投籃。可是孩子們對自己的要求要比教案更嚴格,總想着一投就進。教練要教他們學會“不能急于求成,要從基礎做起。”
課後總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做完放松動作,教練面對着孩子們總結這一節課的表現,孩子聽的認真。教練說“這些問題記住了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記住了!”
至于下節課是否真的記住了,并不重要,孩子們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堂課都有或大或小的進步,運動訓練,在于持之以恒。
讓孩子學會堅持,是7号隊長持之以恒的事業
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能夠在運動訓練中,理解了堅持、不放棄、不逃避、直面挑戰的道理,從小訓練出一顆比常人堅韌的“大心髒”,便是7号隊長兒童運動館持之以恒的事業。期待我們的小雛鷹們早已學會飛翔,挑戰高空,享受自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