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5 11:17:10

  夏小軍 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金匮要略》甘麥大棗湯在兒科各疾病中的應用。

  甘麥大棗湯源自《金匮要略》,由甘草、小麥、大棗組成,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功效,主治婦人髒躁證。

  筆者在兒科臨床中常以本方加味,治療因心陰不足、心神不甯所引起的多種疾病,收效甚佳。舉例如下。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為什麼甘麥大棗湯)(1)

   一、夜 啼

  谷某,女,11個月,1993年10月6日就診。

  夜啼2月,加重10天,伴虛煩驚惕不安,納乳差。系早産1月兒,奶粉喂養。

  查患兒形體瘦弱,面色時青時白,哭聲無力,低沉而細,舌紅苔白,指紋淡紫達氣關。

  此乃心虛禀弱,心神不甯之夜啼。治宜養心鎮驚安神。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淮小麥12g、鈎藤6g、大棗4枚、甘草3g、燈芯1.5g。每日1劑,水煎頻服。連服3劑,諸症告愈。

  按:先天禀賦素弱,後天喂養失調,緻使神氣怯弱,心失所養而見夜間哭而作驚等證。投甘麥大棗湯養心安神,加鈎藤祛風鎮驚,燈芯清熱除煩而獲效。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為什麼甘麥大棗湯)(2)

  二、盜 汗

  王某,男,6歲,1992年12月6日就診。

  兩年前患“心肌炎”,治愈後盜汗常作,近半年來加重,寐則汗出,遍身濕潤,面色無華,氣短神疲,形寒肢冷,倦睡而不易叫醒,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

  診為心血不足、氣陰兩虛之盜汗。治宜益氣養陰,補血斂汗。方用甘麥大棗湯合生脈散。

  處方:小麥30g(浮沉各半),太子參、五味子、麥冬各6g,大棗6枚,甘草3g。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服藥5劑盜汗止,諸症平,續服5劑以固其效。

  按:純陽之體,腠理疏薄,病後失調,氣血俱傷,氣虛不能斂陰,血虛心無所主,緻使心氣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洩。投甘麥大棗湯補益心脾,生脈散益氣養陰,藥證合拍,盜汗乃愈。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為什麼甘麥大棗湯)(3)

  三、夢遊症

  張某,男,9歲,1991年2月24日就診。

  3月前被犬追咬受驚吓後即夜寐不安,時而突然驚醒喊叫,表情恐怖,時而起床穿衣出走,開窗掃地,翌日精神疲倦,對昨宵情景不能回憶。

  近20日來發作頻繁,伴心悸膽怯,神疲乏力,納差,舌苔薄黃而少,脈細弱。

  證屬卒受驚恐,心膽受損,陰陽失調,氣機逆亂之夢遊症。治宜壯膽甯心,鎮靜安神。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淮小麥40g,生龍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2g,大棗10枚,酸棗仁9g,桂枝、甘草各3g。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服藥10劑夢遊止,仍睡眠欠安,偶發驚恐,原方更進10劑,諸症悉愈。随訪1年未見複發。

  按:《素問·舉痛論》曰:“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心氣安逸,膽氣不怯。卒受驚恐,心神不甯,膽氣受損,心虛則神搖不定,膽虛則善恐易驚,故發心悸膽怯、夜驚夢遊諸證。

  投甘麥大棗湯加酸棗仁甯心壯膽,安神和中;生龍牡平肝潛陽,鎮靜安神;少佐辛溫的桂枝陽中求陰,諸藥合用則陰平陽秘而病除。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為什麼甘麥大棗湯)(4)

  四、多動症

  魏某,男,8歲,1994年8月4日就診。

  平素好動不閑,思緒不專,性情急躁,興趣多變,行為冒失,學習困難,上課貪玩,夜寐欠安,偶發驚叫,屢治無效。

  查患兒形體消瘦,面色無華,心神不定,多動不安,舌淡苔白,脈緩而澀。

  診為心脾不足之多動症。治宜養心安神,益脾和中。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淮小麥40g,大棗20枚,當歸15g,生龍骨(先煎)、朱砂拌茯苓各9g,黃連、甘草各3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并囑家庭學校正面引導說教。

  8月16日二診:服藥後食量微增,情緒稍定,夜寐不驚,注意力較前集中。原方大棗去核,另取5劑,共研細末,每服6g,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服藥2料,諸症告愈。2年後随訪,學習進步,成績良好。

  按:心主血而藏神,脾主思而藏意,心得血養則神專所用,脾虛氣弱則精微不化,無以奉心,緻使心血不足,神無所依而見心神不定、情緒不穩、多動不安等證。

  投甘麥大棗湯補養心脾,緩急和中;當歸養血安神;生龍骨平肝潛陽,兼能鎮驚;朱砂拌茯苓安神定志,益智甯心;少佐黃連清心除煩。諸藥合用則虛煩得除,陽亢得平,諸症息甯。同時精神調攝亦至關重要。

  甘麥大棗湯治療哪些疾病(為什麼甘麥大棗湯)(5)

  五、肌 衄

  劉某,女,10歲,1994年12月17日就診。

  罹患“過敏性紫癜”2年,反複發作,屢服強的松等劑治療,紫癜時隐時現。

  症見皮下散在瘀點、瘀斑,色澤暗淡,伴面色無華,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汗出納差,腹痛隐隐,舌質淡胖,脈沉細無力。

  診為心脾氣虛之肌衄。治宜健脾養血,益氣補中。方用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淮小麥、黨參各20g,當歸、山藥各15g,阿膠(烊化)、赤芍各9g,大棗6枚,炙甘草3g。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服藥15劑,紫癜已消,腹痛已止,精神轉佳。原方更進10劑,以固療效。随訪3年未複發。

  按:疾病遷延日久,心脾氣血更虛,心虛則不能生血,脾虛則不能統血,血失所附,不循經脈,溢于脈外,故見紫癜時隐時現,反複發作。

  投甘麥大棗湯補益心脾,和中緩急;合用黨參、當歸益氣養血,山藥健脾益氣;佐以赤芍補血不留瘀。藥中病機,紫癜乃愈。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夏小軍醫學文集》,夏小軍著,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7.1。本文1998年在白銀召開的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會議上大會交流,與謝君國合作。本公衆号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