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症的治療和攻克,我國的醫學家們從未停止過研究創新的腳步,從最初的化療藥,再到現如今的靶向、免疫治療,我們距離治愈癌症的目标也越來越近。
免疫療法作為繼手術、放化療及靶向治療之後的第四大癌症治療手段,主要通過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别殺傷癌細胞的能力,或給予患者外來的免疫力量幫助其殺傷癌細胞,以達到“帶瘤生存”的目的。
細胞免疫療法是免疫治療的一種,通過直接分離我們自己的免疫細胞并簡單地擴展其數量,或者對我們的免疫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通過基因療法)以增強其抗癌能力。而近期内最火的細胞免疫療法,當屬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莫屬。
作為一種“活的”藥物,CAR-T療法與傳統藥物有着很大的區别。它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将T細胞激活,并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将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專門識别體内腫瘤細胞,并高效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與傳統的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相比,它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更為精準,在提高療效的同時大幅減輕了毒副作用。
目前全球獲批上市的所有CAR-T産品
自從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後在中國獲批上市,2022年西達基奧侖賽獲美國FDA批準上市,CAR-T療法已然進入井噴期。全球的藥企自此幾乎一擁而上,包括國内企業。目前,國産CAR-T療法也陸續進入“收獲期”。
重磅!完全緩解率達87.5%,國産CAR-T療法再創輝煌
2022年8月31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來自我國團隊的重磅科研成果,該研究首次報道了全新一代非病毒定點整合CAR-T技術的開發及其治療複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試驗效果。
研究者們納入8例此前未經CAR-T治療的複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作為研究對象。患者首先經環磷酰胺和氟達拉濱聯合化療,然後輸注一次PD1-19bbz CAR-T,劑量為0.56×106-2.35×106個細胞/kg。部分患者中觀察到輕度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沒有觀察到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ICANS)。
患者輸注後的治療反應和反應持續時間
在12個月的中位觀察期内,8名患者有7名(87.5%)實現了完全緩解(CR),1例為部分緩解,最後一次随訪時有5例患者仍有持久的反應,生存期已超1年。
三位代表性患者治療前後的PET-CT掃描
(紅色箭頭表示腫瘤病變)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接受治療的均為傳統放化療或治療後反複發作的患者,這個臨床結果證明這五年半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該技術工藝流程相較目前的CAR-T療法更加簡單、耗時更短、成本更低,這無疑能夠大大拓展CAR-T療法的可及性。
值得注意的是,PD1-19bbz CAR-T的輸注劑量并不高,CAR-T占比也很低,在這種情況下仍能取得比較好的療效,說明PD1-19bbz的抗腫瘤活性是相當高的。
目前急招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T細胞白血病(T-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間皮瘤、卵巢癌等癌種!
想要評估病情是否能夠接受CAR-T療法可将病理報告、治療經曆及出院小結等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四零零六二六九九一六進行初步評估!
面對占比90%以上的實體瘤治療領域,CAR-T療法同樣存在巨大的臨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體腫瘤方面如消化系統腫瘤領域CAR-T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膽管癌等。國内學者更是針對CAR-T進行了多種改造,不斷地發現新靶點,以用于治療多種實體腫瘤。
晚期肝癌患者無癌超3年!國研靶向GPC3的CAR-T療法突飛猛進
2022年8月18日,科濟藥業宣布,《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志上發表了關于其自主研發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候選産品CT011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長期生存案例報告。
該研究團隊是最早報道了GPC3是CAR-T治療的理想靶點,且率先開展CAR-T治療肝細胞癌的臨床試驗。此項研究報道了1名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細胞與索拉非尼聯合治療後獲得了完全緩解(CR)和長期生存。
這是一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肝細胞癌的60歲男性,于2018年5月接受手術,2018年8月術後發生肝癌複發并出現肺轉移,随後又進行了經動脈化療栓塞治療(TACE)處理肝部病竈和介入消融處理肺部轉移。不幸的是,在2018年11月6日出現疾病進展,有幸符合臨床試驗入組條件。在入組後,該名患者接受單采制備GPC3 CAR-T細胞。在單采後7天,患者開始服用索拉非尼,400mg/次,2次/d。患者接受了4個周期的GPC3 CAR-T細胞(CT011)治療,每個周期分為兩次輸注。在接受CT011治療的每個周期之前,進行清淋化療預處理。共輸注4×109 個GPC3 CAR-T細胞。
在第12個月時,4号靶病變的術後病理圖像
(圖像顯示大面積凝固斑塊壞死、外周纖維化、慢性炎性細胞浸潤、無明顯腫瘤殘留,表明抗腫瘤治療後有反應)
靶病變PET-CT圖像
(患者在基線時接受PET-CT檢查,首次輸注後6、9、12、16個月。1号、2号和3号靶病變在第12個月消失,而4号靶病變病變不活躍,在抗腫瘤治療後被認為是非特異性攝取)
CT011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耐受性良好。患者從第3個月開始達到部分緩解(PR),并在第一個 CT011 輸注周期後的第12個月達到完全緩解。腫瘤超過36個月沒有進展,在第一次輸注後保持完全緩解狀态超過24個月。
據悉,這是CAR-T細胞與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聯合治療後報告的首個完全緩解病例。臨床結果表明,GPC3 CAR-T細胞與索拉非尼的聯合治療,可能成為治療GPC3表達陽性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一種有前景的療法。
科濟藥業CT041率先突破胃癌,首次公布中美注冊臨床試驗數據!
作為國際上首個針對Claudin18.2的CAR-T細胞,CT041早在2019年ASCO年會上就嶄露頭角,當時總客觀緩解率為33.3%就已經驚豔世界,如今更加顯著的療效無疑是錦上添花!此次的臨床數據展現出對消化系統腫瘤的良好治療前景!
在2022年ASCO大會上,科濟藥業展示了兩篇關于CT041的研究成果,包括:(1)在美國進行的針對晚期胃癌和胰腺癌患者的多中心1b期試驗的結果;(2)在中國進行的針對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的Ib/II期試驗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結果。
客觀緩解率60%!多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抗腫瘤活性顯著改善!
此項Ib期試驗在美國6個中心進行,截止2022年5月6日,已有14例患者入組,包括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前線系統治療的5例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GC/GEJ)患者以及至少接受過一種前線治療的9例胰腺癌患者。既往中位治療線數為3線,共接受18個周期的CT041治療。
14例患者按三個劑量水平(DL)給藥,包括DL1為2.5~3.0×108細胞(n=6),DL2為3.75~4.0×108細胞(n=6)和DL3為6.0×108細胞(n=2)。
在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的分組中,客觀緩解率(ORR)為60%,其中完全緩解(CR)1例。此外,約80%(4/5)的疾病穩定(4例胰腺癌患者)患者中觀察到了腫瘤的縮小。
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及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均未達到。在DL1中觀察到的客觀緩解率(ORR)為16.7%,疾病控制率(DCR)為50%。在DL2中觀察到的客觀緩解率為33.3%,疾病控制率為83.3%。DL3組的兩例患者在截止日期前尚未評估腫瘤療效。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或治療相關死亡。
此項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與曆史治療方案相比,CT041在既往接受多線治療的胃癌患者中可能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改善。
疾病控制率達78.6%!57.1%患者首次輸注後腫瘤達到部分緩解!
此項Ib/II期試驗旨在評估中國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Ib期,使用3 3設計研究了CT041 2.5×108和3.75×108細胞的劑量水平。
截止到2021年12月22日,14例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納入Ib期,其中57.1%的患者轉移器官數目≥3個,92.9%存在腹膜轉移。大多數患者(85.7%)之前接受過二線治療或包含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和紫杉醇的三聯療法治療。35.7%的患者曾接受過PD-1/PD-L1抑制劑治療。
最後有13例患者可進行腫瘤評估,1例患者退出評估。14例患者中有8例(57.1%)在CT041首次輸注後的首次腫瘤評估即達到部分緩解,基于研究者評估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為57.1%和78.6%。
中位随訪時間為8.8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總生存期(mOS)分别為5.6個月和10.8個月。至數據截止日期,有7例患者仍然存活。
初步研究結果表明,CT041在接受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中具有顯著療效及可控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細胞療法。例如,由傳奇生物研發的LB-1904,用于治療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經進入臨床I期試驗。此外,科濟藥業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化Claudin 18.2(CLDN18.2)單克隆抗體AB011,用于治療晚期胃腺癌患者,目前也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招募中。
靶向結直腸癌!斯丹賽實體瘤CAR-T療法閃耀國際!
2022年ASCO會議上,斯丹賽做了基于自主研發的CoupledCAR®平台技術開發的首發候選産品GCC19CART的報告,該産品被開發用于治療複發/難治性結直腸癌(R/R mCRC)患者。
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賽生物宣布,其開發的實體瘤CAR-T産品GCC19CART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
GCC19CART是一款自體CAR-T治療産品,是用于治療複發難治轉移型結直腸癌(R/R mCRC)的實體腫瘤領先療法。不得不說,這項殊榮讓CAR-T療法在攻克實體瘤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可喜可賀!
據無癌家園小編獲悉,在本次ASGCT會議上,斯丹賽将會重點介紹來自中國5家臨床中心2個劑量爬坡試驗組21例患者的數據,驗證了GCC19CART産品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其中13患者以1級劑量(1x106 cells/kg)入組,8名患者以2級劑量(2x106cells/kg)入組。根據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标準(RECIST1.1),1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ORR)為15.4%(2/13),2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為50%(4/8)。
除了靶點GCC外,結直腸癌另外一個有效靶點GUCY2C也是近期研究熱門,中國有一項針對7名患者的小型 CAR-T 研究,以結腸癌标志物GUCY2C為靶點。該研究發現,2~3 例患者出現部分緩解和疾病穩定。
關于詳細的CAR-T療法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研究請詳細參照文章:實體瘤CAR-T療法全新升級!抗癌效果翻倍!多種新型靶标挑戰結直腸癌!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