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

職場 更新时间:2025-11-15 02:59:59

  砰!一冊文件被摔在辦公桌上,

  曆經多個不眠不休的夜晚,

  以多種名詞、數據、理論精心撰寫的策劃案,是他的心血,

  他不得不用這種方式慶祝這足以稱得上“完美”的方案。

  現在,隻需要遞交給領導,便可以輕易的獲得贊美與認同,

  經過快速的掃視與翻閱,

  砰!這冊文件被摔在辦公桌上,

  “不接地氣!”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1)

  不接“地氣” “不接地氣”,這句話經常出現在企業中的各個場景之中,通常用在領導對員工的思想、行為進行評價時。

  領導往往會長歎一口氣,然後搖搖頭說出這句話,希望以此不着痕迹的警醒員工,但被評價者卻并不一定認為這是一種貶義,很多時候反而會認為是一種褒義詞。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2)

  01 不接地氣

  原因在于,許多人認為“不接地氣”,是一種由于自身思維層次太高,而産生與大衆之間的隔離。

  “領導評價我們不接地氣,許多人會認為是自己的思想層次太高,所以無法理解用戶俗氣的思想,從而感到沾沾自喜”。

  我們的想法顯然與領導的想法産生了偏差,那麼當領導評價我們“不接地氣”時,他到底暗喻着我們的哪些地方出現了問題?

  1. 用戶:被評價“不接地氣”意味着我們對“用戶”的看待出現了問題,我們并未過多的考慮用戶需求,而是從自身的喜好出發,制定工作計劃與方案。 “給不習慣用PPT的領導制作高大上的PPT;給低消費水平的用戶生産、推薦高端的商品;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推廣、宣傳方式。”

  2. 認知:被評價“不接地氣”同時也意味着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出現了問題,我們認為自身的思想高度高于同事、員工,認為他們的反對、意見不過是“粗鄙之見”。 “不接受領導、同事對方案、計劃的建議,對同事提出的觀點持鄙夷、不屑态度”。

  3. 漂浮:被評價“不接地氣”,也意味着我們的想法不具備執行的可能性,或者我們的計劃與效果之間不具備實現性,想法是漂浮在空中,過于理想化的。 “比如當企業陷入内耗時,我們提出了清理所有老員工;比如我們在考慮宣傳方案時,提出要激光投射到月球上”。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3)

  02 負面影響

  作為企業員工來說,本身便是需要在企業的授權範圍内,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完成企業安排的目标與任務,因此當我們“沾沾自喜”時,恰恰是我們工作即将失職的征兆。

  因為“不接地氣”所導緻的各種錯誤思想,會從多個角度對我們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1. 個人角度:首先,評價者的本意,是使我們認識自身的工作思路、方式存在問題,但我們卻并沒有獲取到這些信息,反而在不斷地強化我們的錯誤,從而最終延伸到我們生活之中,則使我們陷入“自視清高”之中,導緻我們“志高意滿”的停止了成長與改變。2. 工作角度:不接地氣,使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用戶、感受用戶,使我們的許多工作勞動無效,既浪費了自身的工作時間與精力,也導緻公司整個團隊因此受累,“不接地氣”使我們工作成果受限,“沾沾自喜”則使我們的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受到了影響。 顯然,被評價“不接地氣”,是一種毫無疑問的貶義形容,但為何許多人無法扭轉自己的思路,仍然處于“不接地氣”之中?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4)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5)

  我們為何“不接地氣”? 我們并不是生來便“不接地氣”,我們出生時,并沒有獲得先天的“優越”,但在我們出生後受各種社會、家庭影響,我們逐漸的開始“不接地氣”。

  這是由于我們在與他人互動、與他人進行思想碰撞時,對自身的思想産生了“優越感”,即使這種“優越感”很可能是虛假的、沒有根基的。

  01 優越感

  我們如何評價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并無法準确的評價自己,即使是我們堅定的告訴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無法使我們内心真正的相信。

  我們需要通過與社會中他人進行對比,對比我們的喜好、對比我們的思想、對比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從而使我們對自身産生一個準确的評價,這便是所謂的社會比較理論。

  優越感是從何而來?便是在于我們與他人比較時所産生的,當我們的金錢高于他人,許多人不可避免的會産生“優越”。

  同樣,當公司的一名設計師,看到領導潦草的畫出概念圖時,内心也會産生“優越感”,這是因為在專業性的比較過程中,自身得以勝出。

  但為何這種“優越感”很可能是虛假、沒有根基的?原因在于人類個體并無法真正完全的理性,在《社會心理學中》說道即使是專職研究社會學的心理學家,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研究是具有主觀因素影響的。

  因此,在我們與他人進行比較時,我們很容易陷入用我們的強項與他人的弱項進行比較,并選擇性忽略對方強項的誤區之中。

  “我們與擅長管理的領導比拼設計;和有錢人比拼健康;和健康的人比拼事業”。

  我們總能找出勝于對方的對方,從而使我們認為自己的思維高于對方,同時我們也會在“逆向合理化”的影響下,通過一些行為來強化這點。

  我們會去契合那些“高大上”的思想與行為,我們願意提出一些“驚世駭俗”、“不拘一格”的想法,正如許多人購買奢侈品是為了緩解身份焦慮一樣。

  當我們陷入虛假的優越感中,我們不得不使用一些行為來匹配我們的優越感,比如拗口的名詞或是專業化的術語,通過逆向合理化,使我們将為了滿足優越感做出的行為,逆轉為行為的背後是我們優越的思想。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6)

  02 知識的詛咒

  在《複仇者聯盟》之中有一句話,體現了“不接地氣”的另一種情況,那便是“知識的詛咒”。

  所謂知識的詛咒,便是我們對知識隻能接受而無法清除,當我們獲得、理解了一項知識後,我們便無法回到我們未曾掌握時的思想,也無法想象這件事在他人思想中的樣子,

  “如果我們是一名很優秀的程序員,我們在教導一名毫無基礎的人時,我們很難考慮到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也容易錯過一些關鍵性的知識”。

  1990年時斯坦福大學做過一項實驗,根據歌曲讓敲擊者根據歌曲敲出節奏,而聆聽者需要根據節奏猜出歌曲,結果便是敲擊者可以輕松的分辨出歌曲,而聆聽者卻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勉強分辨。

  雖然我們有着同理心的存在,但知識的詛咒,使我們産生了隔閡,我們無法理解那些未曾掌握相關知識群體的感受,我們隻會認為其“過于愚蠢”。

  那麼,在我們工作過程中,知識的詛咒會使我們在與同事進行協作時,内心會産生不可思議的感受,我們無法理解同事為何連那麼簡單的問題都無法理解。

  “如果我們是一名很優秀的程序員,當同事希望手機壁紙可以根據機主的情緒變化時,我們内心頓時會産生一萬個問号,同時也會滋生出一種優越感”。

  同樣,在我們制定方案時,這種知識的詛咒也會使我們無法理解用戶的感受,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的活動規則,在用戶看來卻會猶如如“天書”一般。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7)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8)

  重接“地氣” 被評價“不接地氣”時産生的“沾沾自喜”,在我看來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的體現,我們通過否定來确保自身不會陷入認知沖突之中。

  知識的詛咒、虛假的優越感,使我們預想中的自己是優秀的,當我們受到來自評價者的貶低,我們為了防止認知沖突,最好的辦法便是否定對方。

  但持續的否定并無法使我們獲得應有的優秀,正如前文所說,這種思想不管從個人、工作還是未來角度去看,都存在着種種負面影響。

  那麼,我們需要的是去改變。

  01 調研代替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着獨特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基于我們大腦對世界的感知與計算,最終形成了“我”。

  但我們的思維,是具有主觀性的,我們的生長環境、社會對我們的塑造、我們個人的喜好、我們對事物看待的立場,都會使我們在某些時刻産生錯誤的判斷。

  因此,我們不得不依靠一些理性的數據、調研來控制我們的主觀,于是當我們接手一項工作時,并不應該從“我”出發進行規劃。

  1. 這項工作公司希望達成什麼目的?2. 想要達成工作目的,需要衡量哪些指标?3. 這些指标想要完成,需要為領導、同事、用戶提供什麼?4. 我應該調研他們的哪些需求?通過什麼方式?5. 我應該如何呈現給他們,并使他們樂于接受? “大體舉例:公司希望回饋老顧客;需要确保80%的用戶在電話調研中給出7分以上的評價;那麼我需要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贈送适當的禮品;調查發現顧客很難找到售後的電話、顧客所屬年齡段普遍比較喜歡衛生紙;考慮交通情況,禮品可以通過便利店合作實現,售後僅考慮到用戶的年齡,通過本地的查号台、店鋪的醒目位置、短信提醒等多種措施進行展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并沒有以自身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是完全站在用戶角度,自然不必擔心方案“懸在空中”。

  同樣,在與領導、同事溝通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使用這種方式,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适的呈現方式、溝通方式。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9)

  02 思維控制

  除了以上的具體操作方式外,我們還需要從思維上進行一定的改變,防止我們在操作過程中,有意識的為自身虛假的“優越感”服務,偏離了理性初衷。

  如果說要改變我們的“虛假優越感”與“知識的詛咒”,顯然是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對許多人來說也不具備實現性。

  因此在這裡我提供一個更為簡單的思維控制方式,這種方式僅需要通過一個習慣性疑問即可實現。

  “我、他有這個能力嗎?”

  在我們在制定方案、協作溝通時,我們在思考完成前,都問我們自己這句話,對自己思考的結果進行驗證。

  “比如給顧客發放禮品,我們希望顧客前往店面來自提,當我們問自己這句話時,便會發現用戶可能受限于交通、受限于怕麻煩等因素,而不願意接受”。

  “比如在制作方案,我們準備通過一個詳盡、專業、充滿術語與理論的方案讓領導眼前一亮時,問自己這句話後,我們便會意識到領導可能并沒有精力、時間去理解、琢磨與消化”。

  有趣的是,當一個陷入“優越感”之中的人,反而可以更好的運用這句話,畢竟在他們看來别人是“低俗”、“幼稚”的。

  從而發現許多“高大上”、“不接地氣”的東西,是他人沒有能力理解的。

  從而扭轉了自己的思考、行為方式。

  指出領導缺點怎麼高情商回應(當領導評價我們)(10)

  

  “不接地氣”是引人厭煩的,我們都不願意與那些“優越”、“不切實際”的人協作,更不願意被其說教。

  但很多時候我們在自身的專業領域,又何嘗不是一個“不接地氣”的人?或許隻有當我們接觸更為廣闊的世界,見識更多的風景,才能知道自己也是一隻“井底之蛙”。

  而在那之前、在我們徹底的改變自己的思想之前,我們需要盡可能的控制、克制、隐藏。

  與君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