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m
是速度輪滑鞋上輪子的直徑
200m
是速度輪滑場地的國際标準長度
1137km
是地圖中顯示大連到海甯的距離
大半年前,王璐瑤穿着“100mm”為了追逐着“200m”的夢想足足跨越了“1137km”。
從東北到浙北為了夢想,她橫跨千餘公裡
第一次接觸到王璐瑤是在前不久的2020年全國速度輪滑錦标賽上,王璐瑤大放異彩一人獨得2金2銀。
右一為王璐瑤
如此出色的成績背後是她和她的家庭為輪滑夢想付出的努力。
今年10歲的王璐瑤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母親在大連工作,從小生活在大連的她偶然間在廣場上看到了有人在練習輪滑頓時有了興趣,從此便踏上了輪滑之路。
但真正開始學輪滑之後,王璐瑤才發現這項運動并不似在廣場上看着那樣輕松。“剛學兩個月之後就覺得很累就不想練了,但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努力堅持,所以我才堅持了下來。”王璐瑤告訴我們,她的父母起初并不贊成自己練輪滑,擔心會影響學習成績,但當璐瑤真正開始系統學習輪滑後,父母反而不允許自己輕易放棄。正是父母的态度才讓王璐瑤在這條路上堅持了下來。
說不清是興趣使然還是天賦異禀,抑或是堅持收到了回報。走上輪滑之路的王璐瑤進步神速,很快就開始參加各項大大小小的賽事并有了一些成績。2019年10月,王璐瑤受到全國“輪滑星城”的吸引來到海甯。在這裡,南苑小學對輪滑運動的重視讓王璐瑤很激動,于是王璐瑤就和父母溝通希望來到南苑小學上學,能進一步學習和提高輪滑水平。
出人意料的是,王璐瑤父母竟然同意了這一看似不合理的要求,而且行動迅速。去年5月,經海甯市教育局和體育局的協調努力下,王璐瑤正式轉學至海甯市南苑小學。不僅如此,她的外公外婆也陪同來到海甯照料她的生活,父親工作也随之調動到甯波以方便照顧她。每次有比賽,母親還會從大連趕來陪同王璐瑤一同參賽,給她加油助威。
家庭的重視讓王璐瑤更堅定了信心,短短半年下來,王璐瑤便已在國内多項賽事上取得不少冠軍。“接下來,我想努力成為世界冠軍!”王璐瑤堅定地告訴我們。
從無到有 重在堅持這個學校終獲回報
其實像王璐瑤這樣因為輪滑運動來到南苑小學求學的孩子并不是個例。南苑小學校長蔡榮明告訴我們:“類似的孩子還有好幾個,都是看中了學校在輪滑項目上的優勢。”的确,南苑小學在輪滑運動的開展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海甯市南苑小學成立于2003年。自學校創辦起,陽光體育便一直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學校引入輪滑項目成為了陽光體育中的特色項目。到了2008年,與學校隻有一路之隔的海甯國際輪滑運動中心正式落成,這為學校輪滑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環境。多年下來,南苑小學已經培養出全國冠軍及以上學生14人,并且多人次連續入選中國速度輪滑代表隊。
不僅在運動員的培養上頗有建樹,南苑小學在輪滑運動的發展上也提供了極大的助力。2011年6月1日,陽光體育“輪滑神州”校園行大型活動在南苑小學啟動;2014年第十六屆亞洲輪滑錦标賽在海甯舉辦,賽後十幾名冠軍再次走進了南苑小學與學生們進行互動;2018年,南苑小學承辦全國首屆青少年越野滑雪(滑輪)浙江站訓練營;此外,南苑小學還多次參加海甯市中小學生輪滑比賽。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充實師資團隊,學校多次派遣在校教師外出參加輪滑裁判培訓班。目前學校已擁有1名速度輪滑國家級裁判員,1名二級裁判員以及多名三級裁判員。
南苑小學在輪滑項目上碩果累累,而在談到學校取得如此巨大成績的原因時,“堅持”是蔡校長提及最多的詞語。蔡校長還告訴我們,堅持在于多方齊努力:
“一是學校自引入輪滑運動後堅持發展;二是學生家長觀念轉變積極支持成為學生堅持下來的堅固後盾;三是學校老師給予孩子們更多關愛,對學習上的重點輔導免除學生家長的後顧之憂等。”
十餘年如一日的堅持最終造就了輪滑運動在南苑小學的蓬勃發展。
如今,南苑小學已經形成了低年級普及、高年級擇優、尖子生重點培養的多梯度教學模式,并組建起了一支在國内乃至國際上都頗具競争力的15人校隊。在蔡校長的規劃中,南苑小學将在今後繼續擴展輪滑運動的普及,校隊保持高水平的情況下還會繼續壯大。
或許在不久的将來,南苑小學成為培育輪滑世界冠軍的搖籃也未可知。
監制:郭必文
審核:湯怡虹
通訊員:陳浩
體壇報記者:洪耀東 潘笑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