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南京|來自網絡】
在疫情防控中失位的南京,配得上它的曆史嗎?——吾球商業地理
在看似唾手可得的合肥城面前,手握十萬大軍的東吳大帝孫權意氣風發,心情應該像他腳下的那片土地,逍遙津。
但現實往往和想象南轅北轍,他不僅沒有攻下合肥城,而且在守将的反撲下一敗塗地。盡管對方隻有八百死士,但依舊給他帶來巨大損失:兩員大将被斬殺,尤其是損失了江表十二虎臣的老六——身高七尺七寸的陳武。若不是呂蒙、甘甯的冒死保護,并全仗騎術高明跑得快,他都有可能成為階下囚。
複盤這場在公元215年以弱勝強的戰例,你會發現這裡也有無數客觀原因,比如說孫權圍攻合肥城時,由于“會疫疾”,最終隻得選擇圍城“十馀日”便退兵而走。但在撤退時,由于各種原因導緻主力和後衛之間,出現了嚴重的脫節。恰恰好,負責殿後的正是孫權所率領的一班高級将領。大概看到這樣的一個局面,對方易守為攻,選擇突擊。
但說到底,孫權最大的不幸,是遇到了一位很強悍也很智慧的對手。
一 他不是别人,正是張遼。這個曹操當年的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并非浪得虛名。
在正史《三國志》中,他應該是“披甲執戟”。盡管為呂布手下的降将,但最終因累累軍功,如勸降昌豨;陣斬蹋頓,大破烏桓;驅逐遼東大将柳毅……讓曹操一直高看一眼,并長期鎮守合肥。
這無疑是對合肥的地位的一種認承。盡管在三國時期,合肥的名聲不如孫吳的建業(今南京)劉備的成都,甚至就連今天荒蕪已找不到來路的邺城,也因為是曹魏的大本營,而成政治中心,但是,它卻是一枚重要的戰略棋子。
《讀史方輿紀要•南直八•廬州府條》曾對合肥作過如此評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争勝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可謂一語道破了合肥的地理重要性。
【合肥與南京的地形圖|來自網絡】
盡管不像南京那樣南瀕長江,也不像壽春(今淮南壽縣)那樣北臨淮河,但是由于南淝水和東淝水的存在,讓合肥“通江達河”,居中溝通了長江和淮河水系——其中,南淝水向東南注入巢湖,再經裕溪河(原名濡須河)入長江;東淝水則向西北出壽春入淮河。逍遙津正是淝水上的古渡口。而恰恰因為兩淝交彙,此地遂有“合淝”之名——其可見于包拯夫人的碑文之中。最後不知誰圖省事,去掉三點水就成了“合肥”。
這也意味着,合肥若在東吳的手上,就可以北攻中原,成就霸業。若在曹魏手上,不僅可以成其為在淮河以南最重要的糧食基地,還能順江而下,對東吳施加壓力。某種意義上,合肥更像是懸挂在孫吳頭上的一把明晃晃的刀子,一天不拿走,一天不安心。這也是為什麼呂蒙要在裕溪口非得修建兩座堡壘,目的就是要直接堵住曹魏沿合肥入江的企圖。
不管是為了防守還是為了進攻,孫權都必須要拿下合肥。所以,在張遼威震逍遙津之前,孫權便曾攻打過合肥。即使為張遼一度吓破了膽,孫權還是在公元230年、233年以及234年三度攻打合肥。但對孫權來說,合肥成了他終身邁不過去的坎——在張遼之後,滿寵又讓他失望而歸。其中,滿寵為避孫吳“依恃水勢”之利,而向西更治合肥新城。終吳之世,孫吳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這也意味着,一座合肥城,就死死地困住了想要北上,進而吞并中原的孫權。回過頭想想,如果不是合肥,孫權真的一路打到了中原,那麼,三國的命運會不會改寫,司馬氏有沒有機會代魏,一切都是未知數。
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地理優勢,在日後的長江南北政權争奪中,它依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南北朝如此,隋朝統一陳朝,從這裡出發,南宋時期的采石矶大戰也發生在附近……
直到今天,合肥的逍遙津還有張遼的雕像。這個在南宋前還是合肥城外的地方,今天已是合肥老城的市中心。因為免票,它也成了市民晨練和帶着孫娃子閑逛的樂園。隻要選擇從正門進入,便能迎面撞上這位三國曹魏猛将。
【位于逍遙津的張遼塑像|攝自王千馬】
其跨馬執刀,雄赳赳氣昂昂地鎮守在公園的主幹道上。盡管出現了三國時期還沒有的馬镫,甚至連長柄大刀在當時是否存在還存疑,但它的存在,讓很多人意識到,這個祥和卻又顯得平庸的公園,曾經是三國時的主戰場之一,同時也提示着這座城市,曾經有過的榮光。這大概是合肥面對南京最揚眉吐氣的曆史時刻。
但是,這也是它面對南京為數不多的風光。
二 相比較漢武帝元狩元年便始見縣名的合肥,“南京”的“成名”算是比較晚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它或者因吳王夫差為了鑄造兵器在今天的南京市朝天宮的後山建設城池,而被稱之為“治山”,也叫“治城山”;或者因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殺越王無疆,盡取越國所奪吳國地域,而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城,稱之為金陵邑……到三國孫吳時,南京又稱之為建業,意為建立帝王大業。
盡管這個帝王大業,最終還是為合肥所阻,但是,南京在曆史上的地位卻自此開啟: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西晉滅亡,司馬睿以南京為都建立了東晉政權,此時其名建康;東晉以後,宋、齊、梁、陳先後在這裡建都,史稱“南朝”。它和吳、晉,合為“六朝”。
在這之後,徐知诰于公元937年于此代吳稱帝建立南唐,其名江甯府;北宋後,江甯府先為升州,繼為建康府,到了1277年,改名為集慶路——此名一直延續到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軍攻入集慶路,改名應天府後,将其當成争霸天下的大本營。
又十二年,朱元璋蕩滅群雄,正式于此稱帝建國,國号大明,年号洪武,以開封府為北京,應天府為南京——這大概就是南京之名的由來了。
盡管此名隻用了十年,便因“北京”開封府被廢而廢,改稱京師,但是随着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之後登上皇位,并“天子守國門”而遷都其就藩之地——此前為北平府的順天府,原京師應天府遂成了老都城。應天府與順天府一南一北,南京與北京的說法開始産生。
有時我常想,為什麼曆史中會有那麼多大牛選擇南京建都,去過南京便知,大概在于南京北有大江,東接豐饒的長江三角洲,既扼長江之險,又自古經濟繁榮。此外,南京周圍又低山盤曲,城東鐘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踞,是“龍蟠虎踞”之地。所以在中山先生在文章中便褒獎南京是漢民族的耶路撒冷,每當漢民族遭受滅頂之災時,都會選擇南京作為首都來修養生息,保全漢文明。
【龍蟠虎踞的南京|來自網絡】
相反,四周開闊,即使有大蜀山,海拔也隻有284米的合肥,盡管也是處于山區向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但是如果沒有出像張遼、滿寵那樣的猛人,實在是易攻難守。
這也讓合肥在與南京的對比中,逐漸落入下風。随着元明的統一以及頻繁的災荒,合肥也逐漸失去了其軍事價值和經濟價值。
相反,東晉時衣冠南渡,尤其是南宋偏安江南,讓中國的經濟中心南移,沿海和長江流域遂取代黃淮成了中國的經濟“基本盤”,和戰略要地。
在合肥“泯然于衆人”時,日後的安徽曆史文化名城——安慶卻依托長江脫胎而出。
三 作為“長江萬裡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州”,是萬裡長江進入下遊的一個重要節點,安慶的軍事戰略地位在長江時代尤為突出。
其新城于南宋創建的初衷,是阻敵(金兵)南下,同時也可以保護長江下遊的安全。曆史也從反面來印證了這一設想。
1275年,因襄樊失守被貶為安慶知府的範文虎以城降元,導緻這座“江上一巨屏”向元軍徹底敞開,最終斷送南宋江山。到1860年,曾國荃用圍堵戰術,攻下“英王”陳玉成占領的安慶,讓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就此門戶大開,四年後,為清軍攻陷。
【安慶因軍事而興|來自網絡】
盡管因戰争而建,不是自然經濟發展的結果,但安慶還是因為俱佳的地位位置,成為了長江中下遊商品交流的大碼頭和中轉站。而且,它還是漢口至南通近千裡間在長江北岸的唯一的重要港口城市。此時的蕪湖還龜縮在太平府,馬鞍山銅陵還僅僅是村鎮,江南還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個小小的池州府……這也讓安慶的名聲隆隆日上,逐漸蓋過了合肥。更重要的是,财運和人氣的積聚,讓安慶像是突然打通了自己在文化上的任督二脈,明清兩代,不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狀元趙文楷等,文人、作家更是數不勝數。
某種意義上,安慶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在安徽設省時成為其首任省會,與長江上下遊的關聯尤其是作為南京門戶至關重要。
這種門戶在明朝以後更為突出。盡管南京作為這一朝首都隻維持了區區數年,但是以其為中心,南京卻“經營”起了一個更廣大的地盤——南直隸。
明初,朱元璋将帝都南京應天府,以及周邊蘇州府、鳳陽府、揚州府等14個府級地區,确立為直屬地區(和日後北京周邊相對應,稱之為南直隸),其中也包括安慶府,以及以合肥為府城的廬州府。面積為20萬多平方公裡。
當我們對南直隸稍加觀察,就不難發現,這個包含了今天皖蘇以及上海兩省一市的版圖,是以明初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鳳陽為南北圓心劃出的一個橢圓。某種意義上,朱元璋通過此舉,提升自己老家淮西的地位,同時也讓首都直轄區得以“跨江(長江)跨淮(淮河)”,進取中原,彌補了南京隻能憋在長江南岸,控北不力的遺憾。
【南直隸大緻範圍|來自網絡】
更重要的是,在北方經過遼、金、元的四百多年的統治,“胡化”嚴重,不利統治,深耕南方和穩定南方可以保證帝國擁有自己的大後方。有文提及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南北方的夏稅秋糧第一分别是山西和南直隸,山西收取了2800937石,南直隸高達7234820石,前者僅占後者的38.71%。不僅如此,比較南方地區的賦稅,南直隸是第二名浙江的2.63倍,其賦稅總額占全國賦稅的1/3,足見經濟實力之強。
所以,遷都雖讓南京元氣大傷,但是在南直隸的“加持”之下,依舊水漲船高,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今天,我們總是習慣于将南京稱之為“徽京”,這不是戲谑,而是曆史的事實。它的源頭,正是這個巨無霸式存在的南直隸。
在這樣的南京面前,無論合肥還是安慶,都是無可挑剔的小弟,根本就不曾想到,自己也會有南京并駕齊驅的一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