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壓藥普萘洛爾(心得安),出現低血糖 65歲的退休教師老劉,去年被發現患有2型糖尿病。但在醫生指導下,他按時服用降糖藥物優降糖(格列本脲),注意監測血糖變化,一年來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
但禍不單行,今年夏天,他偶感有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
社區新分來的小李醫生給他一測血壓吓了一跳:血壓175/108mmHg,老劉又患上了高血壓,而且已屬2級高血壓(中度)。
小李醫生給他開了一種非常便宜的降壓藥物,名叫普萘洛爾,讓他服用。老劉一天三次,早晚各1片,中午服2片,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老劉的血壓終算穩定了。老劉心裡暗喜:小李醫生技術還真不賴,開的藥即管用又便宜,如今這樣的醫生實在是太少了。
但好景不長,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一下子暈倒了,幸虧家人及時發現将他送進市醫院,經醫護人員搶救才脫離危險。
老劉納悶:自己一直服用的優降糖和普萘洛爾都是常規劑量,沒有超量呀,怎麼自己一下子突然就出現了低血糖?
事後市醫院裡的醫生分析認為,他這是由于同時服用了降糖藥物和β受體阻滞劑類降壓藥物普萘洛爾,由于配伍不當引起了低血糖昏迷,如果不是發現及時,是有危險的。
研究證明,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2倍 ;而在高血壓患者中,糖尿病的發病率是非高血壓患者的3倍。因此,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到底應首選哪類降壓藥是衆多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首選哪類降壓藥? 目前認為,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應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普利類”)。
研究證明,這類藥物既能降壓,又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且不影響糖和脂肪的代謝。
具有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延緩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輕或逆轉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還可保護腎功能,對早期糖尿病合并腎病者,降低微量蛋白尿效果明顯。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能不能用β受體阻滞劑(洛爾類)?β受體阻滞劑到底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不少醫學科普文章中指出,β受體阻滞劑能抑制胰島分泌胰島素,最終可能導緻患者出現低血糖。這讓不少患者甚至醫務人員感到很不理解:既然抑制胰島分泌胰島素,怎麼還會出現低血糖?
其實,β受體阻滞劑對血糖的影響比較複雜,總之是幹擾血糖的調節,導緻低血糖。
目前已知,β受體阻滞劑如普萘洛爾(心得安)對血糖的影響最少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可抑制胰島分泌胰島素,并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耐量下降--------結果應是産生血糖升高;
二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這就減少了血糖的來源-------産生低血糖。
加上它影響脂質代謝,最終多是加重降糖藥引起的低血糖反應。單用β受體阻滞劑,不服降糖藥一般很少産生低血糖反應。
正因為如此,一般認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不宜應用β受體阻滞劑來降壓。但國外最新觀點認為,如果患者有明确的β受體阻滞劑用藥指征,例如存在有症狀的心絞痛或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則不應停用β受體阻滞劑。
目前大部分醫生認為β受體阻滞劑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發生嚴重低血糖的危險,但是這些患者也能從β受體阻滞劑獲得更大收益。
國外兩家研究均證明急性心梗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滞劑美托洛爾(倍他樂克)能分别降低早期死亡率36%、12%和15%,而對伴有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更顯著,早期死亡率分别降低58%、50%和22%。
其中一家研究機構進一步證實急性心梗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滞劑使長期死亡的危險降低22%,使伴有糖尿病患者長期死亡的危險降低35%。
結論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降壓藥最好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類降壓藥物,一般不宜選用β受體阻滞劑。但是如果确有β受體阻滞劑用藥指征,也要及時應用,但應小心監測患者血糖變化,必要時降低降糖藥物的劑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