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走進大商場的手表櫃台,大牌的名表已不稀奇、而進入小的批發城手表也是随處可見,甚至兒童也有各種樣式奇特的手表可戴。女士有項鍊的手镯的戒指的,兒童是各種動物形狀的,電子的,機械的,各式各樣花樣繁多。但在六七十年代手表那可是稀罕物,手表曾是結婚時的四大件之一,尤其是瑞士名表那更是低薪族望塵莫及的。那年,姐姐要結婚了,還沒有手表,姐姐通過單位抓阄得到了一張表票,買了塊上海手表。而過了一年哥哥通過找人又買了塊日本的西鐵城表,看到他們帶上手表的樣子,我真的是很羨慕呀,有時就趁他們洗臉摘下手表時,就趕快過去帶一下,對着鏡子照一照,還想哪天能有一塊屬于我自己的表呢?
七六年的冬天,畢業三年沒找到工作的我,被派去臨時賣冬儲大白菜,工資是每天一塊錢,晚上有時再加班三毛錢。這樣一個月下來能拿到三十多塊錢,比學徒工多一倍呢。當我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就跑去跟媽媽商量,能不能給您二十元錢剩下的歸我呀,我要存起來。沒想到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就這樣當我幹了整一年時,攢夠了一百二十元時,我拿着積攢的錢來到了位于西花市大街的花市百貨商場二樓的手表櫃台、那時上海牌手表還買不到、就買了一塊北京産的三菱牌大表、像浪琴、歐米茄、雪鐵納這些瑞士表尤其是坤表、我是想買也買不起的。當我手捧着心愛的手表時,此刻的心情那真是無以言表的,想到以後每天看着表準時上班,不用連跑帶颠的了,也不用遲到挨批了,心情就無比的興奮。當秋天到了,天都涼了,而我還要挽起袖子露出心愛的手表,這塊雙菱手表成了我當時炫耀的一種物件,有時還借給别人帶一帶,有的同事還羨慕的說,你帶上手表以後的樣子顯得很美。
改革開放後手表就已不用票了,一些緊俏的商品也已放開,手表就不那麼被大家所重視了,外國的品牌也都進入了中國,随着收入的提高,我也買了塊瑞士名表,花了好幾個月的工資,但那種心情卻怎麼也和買第一塊表無法比拟。如今我們再進入商場,各種名牌大牌比比皆是眼花缭亂的,幾萬的十幾萬的甚至上百萬的都不稀奇。也沒有人再摞胳臂挽袖子的讓人看了。
現在我已經進入了花甲之年了,孩子們一出國還是會給買塊表,雖說我愛慕虛榮的年齡已過,也覺得沒有必要非買名牌,可那是孩子的心意,我隻好收藏,胳膊上仍然會帶着本國的手表周遊各地。中國的手表尤其是北京的手表在我的心裡那是一種情節。北京雙菱必定是人生中我的第一塊手表,已留在了我記憶的長河裡。
(作者:趙鳳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