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這是記載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裡的一句話。這是項羽身邊人勸說項羽:關中具備阻山帶河、四面關塞、土地肥沃的地利優勢,是稱霸的基石。對關中的戰略優勢有如此見地的人,在史記裡卻未明确姓啥名誰,但可以肯定,絕不是楚國人。
關中四塞,具體是哪四塞。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晉末宋初徐廣的話,認同四塞是指關中四座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即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因此,關中就有“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之說。
兩千多年來,關中的畛域,即有紙制記載的兩關之間,更有口頭相傳的四塞之内。針對關中的四關之中的口頭說法,流傳較廣有兩類。這兩類說法,都一緻以散關、武關、蕭關為關中的西、南、北三面的界線,隻是東面是以函谷關為界,還是以潼關為界存有争議。
第一類,以函谷關為東界。
函谷關,有新、舊之分。舊函谷關,又稱秦函谷關,戰國時期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置在今河南靈寶市東北三十裡北坡頭鄉(1993年11月撤銷,設立函谷關鎮)王垛村。函谷關得名,是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匣子)。函,象形字,本義是“裝箭的袋子”,引申義為“信函”、“信封”、“匣子”等。函谷的意思:以山谷為匣,遏其要沖。函谷關東面瀕臨是深險如函的絕澗,西面據守是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南面連接是險峻峭壁的崤山(秦嶺東段的支脈),北面緊鄰是順流湍急的黃河。《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關函守峣,山東道窮。(出自杜笃《論都賦》)因此,舊函谷關是掐住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函谷古道東段咽喉,自古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之說。新函谷關,也稱漢函谷關,漢武帝元鼎三年 (前114年)冬東移三百裡外至今河南新安縣東一裡的城關鎮東關村(社區)。新函谷關,不僅有四面環山(東有八徒山、西有奎樓山、南有青龍山、北有鳳凰山),還有兩邊繞河(南橫洛水、北屬黃河)。因而,新函谷關是鉗住東達河洛,逐鹿中原的函谷古道北段關隘,素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第二類,以潼關為東界。
潼關,有漢、隋、唐之分。漢潼關,東漢建安年間(196年-220年)設在今潼關縣港口鎮(2002年1月,與秦東鎮合并為秦東鎮)楊家莊附近。潼關得名,因臨近潼(又名潼谷水,黃河支流)。《水經注·河水四》:河在關内,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唐朝李吉甫纂修《元和郡縣圖志·卷2·華州華陰縣》:關西一裡有潼水,因以名關。潼關南靠有禁溝深谷之險的秦嶺,北依有渭洛彙合之要的黃河,西偎有險峻陡峭之屏的華山,東連有谷深崖絕之障的崤函。為此,漢潼關是占據西出關中,東入中原的函谷古道西端起點,向來有“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之譽。隋潼關,隋大業七年(611 年)移關城于今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與漢潼關南北夾峙;唐潼關,唐天授二年(691年)移關城至今秦東鎮黃、渭河交彙處南岸。隋、唐潼關周邊情況就不在本文中詳細叙述。
總而言之,口頭相傳中的關中地界,東面不管以函谷關,還是以潼關為限,總之西、南、北三面分别是以散關、武關、蕭關為界線。故四關之中,關中的範圍是一片寬度不一的平面。
注:秦函谷關、漢函谷關、潼關的位置圖
注:漢潼關、隋潼關、唐潼關的位置圖
注:蕭關、散關、武關及潼關、函谷關的位置圖
筆者按:界線,不同地域分界的邊線。秦漢時期,關中因得天獨厚的環境、人文條件而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明确關中的區位優勢,是探尋東漢三國一系列人物軌迹及事件本質的關鍵。正所謂:此所千裡,天府之國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