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重生後感悟人生

重生後感悟人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13:01:19

重生後感悟人生(重生随筆說獨立)1

( 新竹翠欲滴 王玉山 作)

吳重生/文

本文所說的獨立,是指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

獨者,孤獨也;立者,成也。老子曰:“大道屹立于地”。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追求“三十而立”。“立”是狀态,“立”是過程,“立”是目标。

修身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一個人唯有确立人生的價值取向,才能心之所向,步之所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有選擇的權利,但每個人都是社會人,不可能将自己從紛繁複雜的社會關系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個“萬事不求人”的“自然人”。就像這個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絕對的自由一樣,所有的社會人都應當遵循社會規則。假如大家各行其事,為所欲為,那麼,社會秩序一定會亂,你想在芸芸衆生中實現“獨立”豈非異想天開?

陳寅恪先生1929年在為王國維先生作紀念碑銘時提出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今已成為中國人共同追求的精神與價值取向。年輕人追求思想獨立是好事,但應該有相應的技能作支撐。獨立不是停留在想象中,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假如經濟上無法自立,必然想“獨立”而不可得,猶如空中樓閣,隻可臆想而不可登臨也。

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造物主“獨一份”的創造。隻要你擁有獨立的思想,不人雲亦雲,随波逐流,那麼,沒有人能夠阻止你人格的獨立。獨立生活能力,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前提。

人無信不立。信從何來?從道德修養中來,從一點一滴的為人處事中來。古人所倡導的“君子慎獨”,就是要嚴格包括時間管理、道德約束在内的自我要求,真正做到外人在與不在一個樣。

沒有思想的深度,就沒有獨立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從學習中來。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長輩學。長輩豐富的人生閱曆是一座寶庫,要學會分享。古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并非虛言。

獨立獨立,獨在前,而立在後,沒有“獨”何以“立”? 獨是一種與他人和社會隔離的生存狀态,是一種超越現實的心靈體驗。能夠直面、忍受和消解孤獨,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慎獨,是一種品質,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操守。

《莊子》有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莊子的“獨”是一種大境界,李白的“獨”是一種大潇灑。

人生百年,要學會享受孤獨。馬爾克斯之所以将他的書取名為《百年孤獨》,是因為他認為:“無論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生命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思想獨立,應該成為人終其一生的追求。

2022年5月17日晨6時寫于北京儲雲樓北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