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協助客戶投保,發生了一個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事情。
客戶一家三口投的意外險,居然一個都投不進去!全部都提示“根據你填寫的信息暫時不能購買本産品,建議降低保額嘗試購買“。
雖然也知道是什麼回事,但鑒于客戶說除了先生是司機,自己是個體,女兒都是辦公室類的職業,買個意外險應該是不涉及風險問題,所以還是不死心的問了一遍助理,結果還是這個答複。
沒錯,他們遇到保險公司風控了,所以被“拒保”了
以前我們聽的最多的都是誰誰誰因為什麼疾病,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沒想到現在居然連個沒有健康要求的意外險都要歧視人?
那這個讓投保人碰上了之後,再不可理喻也隻能無可奈何的風控,到底是什麼呢?到底又是什麼引起這個風控?
1.
什麼是大數據風控?
由于現在的産品定價低,害怕出現逆選擇(帶病投保或者騙保),這幾年,各家公司已經逐漸悄咪咪的跟大數據公司聯姻,引入大數據風控。
這個大數據,通俗點說就是我們生活中留下的各種痕迹,比如就醫行為,借貸行為,消費習慣,出行記錄,付款記錄等。。。
方方面面加起來,已經可以拼湊起一個具體畫像,這個畫像除了可以分析出我們刷抖音,刷淘寶的時候愛好什麼,還能用在分析買保險是不是高風險人群。
在以前,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大病,或者騙保之類的風險,傳統手段是,如果這個人買保險的時候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也隻能等到理賠的時候,查詢醫療記錄,走訪當地醫院或者費勁巴拉地在被保人本人,單位,親戚朋友面談打探獲取信息。
但是如今,就算真的沒有任何醫療記錄,保險公司也已經能夠提前通過合規手段獲得和分析個人健康、職業、行為、财務、信用等數據來綜合判斷這個人的風險系數高不高。
比如經常半夜刷手機,淩晨點宵夜的,就有可能就會被認為有健康風險。
比如收入不高,但債務過高,還經常逾期,信用不好,也有可能會被認為有道德風險。
在買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隻需要通過智能化算法,在各個方面給用戶打分,綜合分數過低的,就會被系統直接攔截在外,不管是有健康告知但是核保通過了,還是沒有健康告可以直接投保的,都直接不讓投保了。
2
被風控了,一般都是什麼原因呢?
這兩三年,大數據風控逐漸上了之後,被攔截在外”喊冤“的客戶真不少,翻了一下同業的交流群,就能發現各種被莫名其妙就風控了的。
比如買個百萬醫療也被風控的:
買個意外險被風控的:
之前沒買過也不給投的:
收入不錯,債務普通的公務員也被拒之門外的:
職業身高體重健康達标也被攔在外的:
就算征信好的,買個定壽還是被風控的
3
被風控了,能查到什麼原因嗎?
還真不一定能,早兩三年前,保險公司開始引入風控系統的時候,被風控了,找渠道溝通具體原因,得到的回複都是無法查詢,
沒有人知道裡面到底是些什麼數據,但能看到的就是,客戶的被拒絕率不斷的在提升,
保險公司的風控标準是不能公開的,不過我們找了一家數據公司的功能截圖,也大概能看出來裡面涉及到健康,财務,職業,行為,征信等。。。
也就是說,就是自己的征信、過往疾病史、是否理賠過、醫保卡消費記錄,甚至平時的消費習慣或者互聯網浏覽記錄,都有可能會被保險公司查出來,并且納入風控系統裡面,作為判斷能不能買保險的一個理由
而今年開始,個别保險公司就開通了申訴渠道,畢竟大數據風控系統還不算太成熟,也不排除會出現”誤判“的可能性
雖然這個申訴還是比較麻煩的,提供個人信息,填各種申訴表,找保險公司要求的資料,還有可能會消耗不少時間
不過至少,一些被風控的具體原因也能窺探一二了,雖然知道被風控有可能是各種原因造成,但是翻了一下同業交流遇到過的風控原因,還是震驚到了
比如因為過往理賠記錄被風控的:
因為信用卡逾期被風控的:
因為地域原因和短期住院行為被風控的
闌尾炎手術被風控的
門診看過眼睛,有點玻璃體渾濁被風控的
體檢報告導緻風控的
甚至半夜刷手機被風控的
查出什麼疾病原因不過也不明白為什麼風控的
這些風控理由,有些簡直都不可理喻,但是遇到了,卻又無可奈何。
這些年,買個保險還真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4
被風控了,要怎麼辦呢?
先給大家吃個定心丸,雖然風控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是被風控了,并不等于”拒保“,它隻是這家保險公司設置的一個投保”門檻“,就算邁不過去,也不會留有記錄,
所以,就算被風控了,也不用過于擔心,我們還有救,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被風控了,我們可以申訴,目前個别公司是開通了申訴渠道的,比如橫琴,光大等,通過跟渠道溝通查詢具體原因後,按照保險公司的要求,提供個人信息和相關資料進行申訴,是有機會投保的,但是這種方法手續比較繁瑣,而且耗時比較長,
所以建議如果不是特别必要,還是直接用第二個辦法,也就是換一個産品投保。
不同的保險公司的風控系統是不一樣的,引入的算法也有可能有出入,有的公司甚至還沒有開通,所以這個産品不過,不代表其它産品也不能過,過去我們很多客戶,投保定壽或者意外被風控了,換一家公司,就能過了.
5
寫在最後
其實保險搞這些大數據、風控模型風控的建立不是為了刁難大家,而是為了防止各類帶病投保、保險詐騙案件的發生。
據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估計,全球每年有20%-30%的保險理賠涉嫌詐騙,而且随着保險市場規模的擴大,保險詐騙也越來越頻繁,且手段呈多樣化、專業化,讓保險公司防不勝防。
有了大數據風控,不但可以節省調查的人力物力精力,還可以讓保險公司少賠點冤枉錢
“利用科技手段解決保險行業的風險防控問題”,已經是大勢所趨。
對于誠信投保,如實告知的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保險公司是按照理賠的經驗數據來計算保費的,運用大數據篩掉風險高的或者騙保人群,可以讓正常投保的群體,享受更優惠的價格。而在運用到理賠的時候,也能縮短理賠周期,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
當然,對于抱着饒幸心理不投保或者晚投保的朋友們來說,大數據時代,能鑽的漏洞已經越來越少了,什麼都逃不過保險公司的眼睛,趁着年輕,健康狀況還好的時候,早買保障,方是良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