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八寶茶,很多人會聯想起八寶粥或八寶飯,确實,八寶茶的名頭可能沒有八寶粥、八寶飯大,經常品嘗者更少。
何來八寶茶,何屬八珍寶,何謂八寶味?一下問倒了我自己。甯夏同行張兄發來很多文字資料,大緻意思八寶茶源于“絲綢之路”,興于盛唐,盛于明清。甯夏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有絲路“明珠”之稱,來往商人用各地的幹果、茶葉等特産熬煮多味,用以解乏除困,也是當地回族同胞本有的幹果煮泡待客習俗,後來演變成響亮而喜慶的必備飲品,曆史給甯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八寶茶文化。當然,張兄還有句話則有點意思:“不刮一碗蓋碗茶,怎能算到過甯夏!”不知各位認同否?
四川成都的湛兄雖性格内斂,但話語中顯然不認定八寶茶某地的專屬性。老兄,還記得十數年前我們調研大邑安仁鎮新農村時喝蓋碗茶的情景?是啊,那天這位新農人用他自制的八寶茶讓我們品嘗,确實與西北茶館飯店的有所不同,味純而不膩,湯清而果真,掀開茶蓋,幾片竹葉青漂浮在碗上,羅漢果、桃仁、枸杞子、紅棗片、杏仁幹、青橄榄和冰糖粒可一一細分出來。湛兄意下的八味茶之“八寶”非有限定品類,“寶”可以多樣性,比如,四川一些茶館供應的八寶茶,有用茉莉花茶盈香、有用甘草薄荷調味、有用玫瑰枸杞提色、有用羅漢果桂圓增效;同樣,“八”也非确定數量,“九、十”甚至可更多。如此豐富多彩的八寶茶,彰顯的是不同地域、不同特色,但都可以用“八寶”來命名,這正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當然,要論印象最為深刻的八寶茶還數在重慶涮火鍋。那天趙兄帶着我們一幫來自上海的文友,在嘉陵江邊上一家頗有詩意的飯店談天說地。須臾間,一根金黃而細長的管子從你的右肩或左肩空當伸過來,管内沖出的燙水,在你眼前飛舞起來。原來是茶水沖泡工他們或“蘇秦背劍”或“反彈琵琶”,動作十分誇張,但見一米見長的壺嘴對準蓋碗約五厘米距離一低頭,一股清流既快又準地直射下去,茶蓋非常順從地被撥開一條縫,瞬間可令八寶茶品在碗内翻江倒海,尖尖的壺嘴之水剛剛離開,碗蓋也會迅即閉合,這等沖泡茶水的操作,簡直就是一門“絕技”,至今難以忘懷!
說起八寶茶,又往往與蓋碗茶相提并論,确實我也曾這樣“模棱兩可”過。那麼是否等同八寶茶?闵行區西子國際中心經營茶室的青雲老弟說,蓋碗茶是中國傳統的飲茶器皿,它由三件套組成,茶蓋、茶碗和茶盤,用蓋碗茶沖泡茶品,不僅是茶品泡發溫度之需,更是茶品聚氣提味之要,用蓋碗方式飲用的八寶茶,是有慢泡慢品之意,故有“三泡茶”之稱。
八寶茶曆史悠久,而藥用與養生最為民間推崇,無論是唐宋還是元明,都有藥茶驗方的記載,清朝以後八寶茶更有了健體強身式的發展。當然,八寶茶之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追逐鮮、爽、活而可口,追尋康、營、醫養生作用,追求性價比服用簡便最為重要。
冬日餘晖橫瀉下,商圈街角一隅,約上幾位好友,沖泡一碗DIY的“八寶茶”,今天“洗涮”膏脂,明天或克陰虛,後天又補陽剛……暖陽中,用茶蓋輕輕地撥開漂浮的葉茶果片,輕輕地抿上一撮,輕輕地滑入咽喉食道,品味着湯水、飽覽着五色、咀嚼着幹果、體味着茶香,這是一幅十分惬意的圖畫,但它确是一種生活方式,你也應該可以!(陳甬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