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村很多地方都能看見燕子的身影,燕子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鳥類。燕子其實是一種候鳥,在候鳥這個大家庭中為了更好的适應環境和繁衍後代,他們不得不前往溫度較為高的地方過冬,到了夏天它們又會返回溫度較低的高維度地區過一個清涼的夏天。夏天至秋天這段時間,正是這些候鳥前往溫暖地方遷徙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經常能在天空中看到候鳥集體遷徙的壯觀場景。
其實燕子并不是一種鳥類,而是一類鳥類的總稱,其中就包括了家燕、雨燕、樓燕等74種燕類。其中和人類最為親近且最不懼怕人的就是家燕,這些燕子喜歡在我們的屋檐下築巢繁衍後代,每年春天都會上演“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美好景象。
燕子為何要遷徙?
大多數候鳥遷徙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抗寒能力比較差,到了冬天它們就必須往南方溫暖的地方過冬,如果掉落遷徙大隊的候鳥當冬天來臨之際它們就被凍死。對于燕子來說它們每年遷徙的原因和大多數候鳥是不同的,因為燕子身體上有足夠讓它熬過冬天的羽毛,冬天到來就算不遷徙也能讓它們扛過冬天的寒冷。
燕子之所以要遷徙還是因為到了冬天燕子的食物量将周健,燕子屬于食肉類鳥類,它們的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到了冬天我國大多數地方的氣溫都比較低,昆蟲要麼進入休眠要麼在寒冷的天氣裡死去,剩餘活着的飛蟲則會鑽入到土壤之中越冬。
燕子的飛行能力極強,所以它們的狩獵場所主要集中在空中,而燕子的腿部較為細弱無法進行撓食,所以我們很少看到在地上蹦蹦跳跳的燕子,它們的喙也比較短,無法深入到土壤,所以就很難捕捉到地底的昆蟲,燕子為了活命就不得不遷徙到食物豐沛且溫暖的南方。
燕子的南方究竟在哪裡?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燕子有遷徙的習性,但由于當時科學技術的不發達,根本無法對燕子的遷徙路線進行精确的跟蹤和了解,所以人們普遍認為燕子遷徙的南方也就隻是中國的方南地區。
地理上我國南北方劃分的界限主要指的是秦嶺淮河一線,在這條線以南的省份都被看成我國南方。現在随着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科學家也發現燕子冬季遷徙的目的地,并不是我們認為的秦嶺淮河以南,而是赤道附近,甚至是南半球。
之所以燕子會飛這麼遠而不再就近的熱帶地區過冬,一是因為熱帶地區本身面積也不是很大,當地的鳥類種群也已經很多,食物競争壓力很大。熱帶地區的鳥兒們也幾乎不遷徙,它們常年在這裡生活,使得這裡的鳥群數量趨于飽和,導緻燕子即使留在這裡過冬,仍舊會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
事實上,燕子小小的身子裡蘊含着我們難以想象的力量。為了研究家燕遷徙的路徑,北京愛鳥協會等組織和來自英國一所大學的鳥類學家合作曾為燕子裝上了衛星定位系統。結果顯示被标記的燕子從北京出發一路向西飛行,在經過中東地區以後,再轉向南飛行,最終穿過大半個非洲以後抵達南非,整個遷徙路徑長達上萬公裡。
燕子遷徙過程遇到的困難
其實燕子是把赤道當成了劃分南北的标志,而這剛好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标準,當南半球處于寒冷狀态時,而北半球的氣溫就相對較稿,随着南半球步入夏季,它們又開始長途跋涉回到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每年都這樣循環往複。
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的過程中,燕子要跨越海洋,海洋的面積比陸地的面積還要大,燕子想要飛過海洋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幸運的是海洋中有許多大大小小島嶼,燕子們可以在這些島嶼上休息和覓食。但是有些島嶼上會有專門以鳥為食的蛇類,它們島嶼上專門以遷徙的候鳥為食。還有一些島嶼上有捕鳥類的猛禽,它們也會抓捕遷徙的候鳥。
除了捕食者對燕子威脅之外,另一個更到的危險便是海洋中的氣流和天氣。海洋中的氣流非常的強,隻要燕子卷入其中基本上難逃死亡的命運。大海中的天氣更是飄忽不定,在海上遇到暴風雨,就如同遇見“死神”,别說燕子,就算是人類的輪船都不一定挺得過,所以燕子的數量在它們遷徙過程中會急劇減少。
總結燕子并不會在南半球進行繁殖,而是在返回北半球之後在北半球繁衍生息,因此在燕子的思維裡南半球主要是它們的越冬地,而北半球則是繁衍地。它們每年可以繁殖兩窩,繁殖期主要集中在5-7月,此時北半球昆蟲較為活躍,在這個季節繁殖後代能夠保證後代出生在食物豐富的季節。
燕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鳥類,它們會一起建築巢穴,不像其他鳥類隻會用樹枝搭巢,燕子會使用泥巴,茅草等築巢,燕子很聰明,它們築巢時會夾帶着一根樹枝作為骨架,泥巴填滿空隙,因為這樣會使巢穴更堅固安全。燕子都會在房屋下搭巢,因為這樣可以遮擋風雨,并且還會避開天敵的攻擊。
老一輩人認為“燕子不進苦寒門”,其實并不是燕子嫌貧愛富,而是燕子搭窩時對材料是會進行選擇的,過去大多數人都比較窮,修建的房屋并不符合燕子對築巢點的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底色畫法。
,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