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們一起學習五行的相生相克;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并叫它們為“五行”。
後來通過考古發現,早在《尚書·洪範》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中,是這樣描述五行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穑。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書·洪範》
《尚書·洪範》是記錄從堯、舜開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資料,記載了一些治理之道,可以說是古代的管理學。
後來人們根據對五行屬性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
五行學說認為:生與克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也是陰陽的兩個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規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生克是相對的,沒有生,就無所謂克;沒有克,也就無所謂生。有生無克,事物就會無休止的發展而走向極端,造成物極必反,由好變壞;有克無生,事物就會因被壓制過分,而喪失元氣走向衰敗。
這裡的金生水有點難理解,我整理出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是:理解為金屬被火焰熔化後形成了液體(火克金、金生水);第二種看法:則理解成把金子放到水中,使水更好看了。
再補充一個相克的過程,讓我們來想象一下:現在我們的眼前有一棵小樹,通過雨水陽光的滋潤,這棵小樹慢慢長大了,直到成為了一棵參天大樹;可是,因為環境的變化,這棵大樹開始慢慢地枯萎,突然間,這棵樹着火了,枯萎的大樹抵禦不了火焰的焚燒,直到化成一團灰燼,與大地融為一體。
我想,通過把事物進行五行的定性分析,是會造成思維固化的,與《周易》裡講究的“變易”是互相矛盾的,是不能支撐起整個易學體系的。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沒有學好嗎?還是因為知識在流傳之中被遺忘了呢?有同樣疑惑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讨論。
在下一期我會對于思維的固化與變化來說說自己的看法,這裡是鑫哲讀書,關注我,為學習和思考點贊~
五行山:三千多年前箕子活動的栖息地,箕子在那裡通過觀測天象從而發明了圍棋(人工智能一戰成名的遊戲)。
上一篇:《易經》筆記丨8.五行的微觀與宏觀
下一篇:《易經》筆記丨10.思維的固化與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