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和我媽聊起藝術,她說“哦”》
開卷迷思
人生的旅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藝術是藝術家和普通人都可以用來把自己的人生畫卷鋪開,給人生謎題以答案的一個途徑。它是一個很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01 此書一些觀點
藝術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超現實的。它可以附着在實用用品上的應用藝術,也可以獨立存在的“自由”創作。
藝術并無知識門檻,隻是體驗、領悟的路可能是曲折的,需要同時用左腦和右腦——即感覺和理解,才能get到這個仿佛隻是感覺的東西。
藝術敏感性的提高,量變導緻質變的情況下,可以改變人看世界的視角。
建築設計院和建築事務所的區别,大概就是工程師和藝術創作的區别。工程師也可以是藝術家,需求可以激發智慧,創作可以創作出垃圾。
藝術家在芸芸衆生之中,芸芸衆生都可以是藝術家。
内涵——“呈現什麼”才是永恒的:厭惡、愛慕、喜悅、悲傷、挫敗、痛苦、孤獨、嫉妒、死亡、生命、領悟。
安迪沃霍爾,Pop art,一切都是藝術。在精英階層壟斷藝術解釋權的現實上瘋狂嘲諷這個世界。
達利,企圖把潛意識和非理性帶到現實世界。
02 外推與映照
推及建築藝術:就好像巴洛克和洛可可,就是建築藝術中比較典型的糟粕,“過度裝飾”和油膩在我看來是最适合它們的形容詞,就仿佛全民吃不飽時代對肥胖的向往。它是反映家族與王朝百年以上經濟實力的東西,就像中世紀裡城堡前的巨大草坪,傲慢得毫無意義與内涵。
後現代藝術和抽象派裡,有很多看不懂的。有一些藝術家緻力于對抗時代踐行自己的人生哲學,但更多的時候的藝術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隻是簡單的挑選了一個自己做得到的或者喜歡的,草率的略去背後的一切。
然而看似什麼都不是的希臘柱式,斯多亞學派,其實包含着太多理解、秩序和理性的光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